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高宗李治爱了一个不应该去爱的人

揭秘:唐高宗李治爱了一个不应该去爱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83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49

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气场很弱的老好人,却爱上了史上最强势的女人武则天。也许正是性格反差产生的引力,或者是当年的武媚娘还未曾蜕变成后来的武则天。总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的丈夫,李治一生都很无奈。若非他的软弱善良,步步忍让,历史上或许也不会出现一代女皇武则天了。

永徽之治

因为李治本性善良,又有些优柔寡断,所以并不是皇帝的理想人选,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幸好他的父亲唐太宗为他留下了丰厚的基业,又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得力忠臣辅佐,才在即位初期维持住了太宗留下的局面,使得朝野上下呈现出一片治世的光景,因为高宗在位前六年年号为“永徽”,所以也称其为“永徽之治”。

唐太宗是一位非常具有开拓精神的英主,在位时期创建了各种制度,完善了唐王朝的官僚体制。而李治虽然才能远不及其父,却并不是暴虐无道之君,虽然见识不高,做一个守成的君主倒也可以胜任。

网络配图

即位之初,高宗李治和那一班臣子谨守太宗遗训,继续执行太宗制定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并且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关心民生疾苦,广开言路,在即位时便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每天,高宗都要接见刺史,向他们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政策,并且以身作则,崇尚简朴。高宗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癖好,既不经常外出围猎,也不到处搜罗珍奇异宝。为了防止手下官员进献宝物,他还特意下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所以,李治统治初期,天下一直太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据史书记载,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了三百八十万户。

唐高宗在位时期,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权分立。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打新罗,新罗便派人向唐高宗乞援。于是,唐高宗先后两次发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到了龙朔三年(663),唐朝的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打败了日本与百济的联军,并且一举灭了百济国,迫使百济的国王逃向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唐军和新罗联军一起又攻占平壤,高句丽随之灭亡。朝鲜半岛至此全部臣服于唐王朝。

除此之外,在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655),唐太宗派大将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开始向西域用兵,直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本想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结果在途中被擒,西突厥灭亡。唐高宗遂在当地设置了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所以,唐代的版图,在高宗统治期间达到了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邻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一直维持了三十二年。所以,如果说唐高宗一生都了无作为,也是不公正的,只不过高宗统治后期的局面,政局大都是靠武则天主持的。

爱上一个不该去爱的人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爱情,严格意义上讲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因为论辈分,李治应该喊武则天一声庶母,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比李治要长一辈。那么,李治怎么会爱上父亲的妃子呢?这就要从唐太宗生病说起。

武则天进宫的时候,唐太宗已经垂垂老矣。加之朝廷中风传“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谣言,使得唐太宗想除掉武则天,幸好武则天聪明,以苦肉计博取了唐太宗的信任,逃过了一劫。但之后,唐太宗对她一直敬而远之,所以武则天一直不受宠,只是个小小的才人。

网络配图

在唐太宗晚年病重的时候,孝顺的李治经常侍奉床榻,偶然的机会便结识了武则天,并且一见钟情,不能忘怀。武则天本来以为没有出头之日了,无意间邂逅了太子李治,看到他眉目之间流露出的温情,便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两个人正值情窦初开的年龄,一来二去,便擦出了火花。李治也不管父亲怎么想了,直接和武则天私通起来。但是,唐太宗驾崩之后,按照规定,武则天没有生子,就要被发往感业寺做尼姑。武则天不甘接受如此的命运,一生默默无闻,天天与青灯古佛相伴。于是,她便频频向李治暗示,李治本来就心软,早已坠入了武则天的温柔乡,便不顾外界的风言风语,三天两头地跑去感业寺与武则天幽会。每次总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武则天一定会拉着他的衣袖哭得梨花带雨,甚惹人怜。但是要将先帝的遗孀娶回家,这可是违反祖制的,肯定会召来一片反对声。

正当李治为此苦恼的时候,王皇后知道了这段艳遇。她本来正在与萧淑妃争宠争得不可开交,便想到了一招借刀杀人之计,主动提出将武则天接回宫,以此来对付萧淑妃,自己坐山观虎斗,等到她俩两败俱伤之际,便坐收渔人之利。可是她太低估了武则天的手腕,反而引火上身。武则天回到后宫之后,很快就博得了高宗李治的专宠,并且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来构陷王皇后,加上巫蛊之术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都送进了冷宫。

后来,高宗念及旧情,曾想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放出来,却被得知消息的武则天提前一步斩去四肢,泡在酒中,称之为“骨醉”,可怜两个千金之躯的弱女子就这样被活活折磨而死了。此事之后,高宗对于武则天的阴毒也有些忌惮了,想起当初那个楚楚可怜的武媚娘,高宗只能感叹自己识人不明了。

剪除了后宫中的两大强敌之后,武则天顺利登上了后位,但是,后宫的天地已经不能满足她的野心。武则天从小被当男孩子养大,饱读诗书,博通经史,对于朝政非常关心。起初她常向高宗提出一些施政建议,高宗觉得这个女子颇有见识,还很乐意听取她的意见。渐渐地,他发现这个女人野心十足,回想起父亲在世时那个谣言,他有些害怕了,便一度产生了废后的念头。

武则天本来就不受关陇贵族集团喜欢,宰相上官仪便帮助高宗一起拟定废后的旨意,结果墨迹还未干,消息灵通的武则天便闻讯赶来,阻止了他们的计划,并且设计将上官仪一族灭门。这件事后,高宗更加知道了武则天的手段狠毒,便不敢再压制她了。因为他素来有眼疾,不便长期批阅奏章,就干脆将政事交给了热衷政治的武则天,看到武则天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高宗觉得也不错,干脆想,就这样吧,我也乐得清闲。

被架空的皇帝

对于丈夫的忍让包容,武则天则是得寸进尺,野心进一步膨胀了。她不满足于当个能干的贤内助,而是希望像真正的皇帝一样君临天下,让整个唐朝臣服于她,承认她的能力。不过,当时她还没有公然称帝之心,便撺掇唐高宗和自己一起封禅泰山,借机给百官赐爵加阶,笼络人心。当时,因为武则天经常陪伴高宗一起处理政务,朝廷官员便将二人并称为“二圣”。

网络配图

后来,高宗得了头风病,常常头晕目眩,不能外出接见官员,眼疾也进一步加重,几近失明。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实在难以操持政务,高宗便有了让皇后摄政的想法。武则天早就等这句话了,可是宰相郝处俊坚决反对,并向高宗进谏道:“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不肖子孙,难道要把祖宗基业拱手让与别人吗?这迎头棒喝似乎让高宗清醒了不少,便收回了这个念头。

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对这个碍手碍脚的宰相恨得牙痒痒,便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共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不久,高宗下诏:“朕方欲传位皇太子,而疾速不起,它申往命,加以等名,可兹为孝敬皇帝”。并且诏谕天下,由武后摄政。于是,在676年十二月,武则天正式统领国政,改元仪凤,布施大赦天下。由此直至高宗驾崩,朝政一直掌握在武则天手中。而唐高宗只是空有皇帝之名,虽然在位三十多年,但后来的朝政都是由武则天代为主持的。作为一个女性,武则天在治国上表现出来的才能并不亚于男人,甚至比很多男人更为英明。

在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对自己的几个亲生儿子都不甚满意,便干脆自己当起了皇帝。最终,她用自己的文治武功和一代盛世证明了女人也可以做皇帝,而且比很多男人要更圣明,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的强势和对家庭亲情的漠视,则让丈夫李治非常不满而又无可奈何。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被妻女毒杀的皇帝李显:一生被三个女人掌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显

    李重润死后,韦氏一直不肯让中宗册立最后一个庶子李重茂为太子,她和安乐公主一起,竭力要求中宗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但这个打算遭到了朝廷内外的一致 反对。不过,母女二人不会因为众人反对就停止,她们反而加快了脚步。为了讨好母亲,安乐公主竟不惜让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武延秀去做其情夫。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之死:免死金牌都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善长

    李善长,明朝时期朱元璋身边的一大谋士,被其称之为“明朝的萧何”,据悉,朱元璋开国明朝之后分封有功的诸臣,李善长高居百官之首,成为明朝的丞相。朱元璋甚至赐给其免死铁卷并许免二死,子免一死,只可惜,李善长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公元1390年,因胡惟庸一案,拥有免死金牌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网络配图当年

  • 历史上唐德宗李适一生中子女竟多达22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德宗李适

    李适(kuò)是唐代宗李豫长子,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对唐朝边疆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李适的少年时代,正处于唐朝最繁荣的时候。可以说,他有一个美好的少年时光。不幸地是,就在李适14岁的十一月,爆发了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紧接着唐玄宗逃到四川,李适不得不随之逃亡。就在这

  • 著名的昏君唐懿宗李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著名的昏君唐懿宗李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唐宣宗病死之后,他的儿子李漼即位,史称唐懿宗。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著名的昏君之一,继位后并不关心朝政,反而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历史记载的关于他的荒唐事非常的多。与国家大事和天下民生相比,唐懿宗李漼对饮酒作乐更感兴趣,在位十几年期间,宫中几乎每天一小宴,几天一大宴。不是宴请文武百官,就是将那些宫人们搜

  • 唐宣宗李忱 一傻36年的人 却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宣宗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丞相李蔡:古代第一因贪腐竟被公开处罚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丞相

    现代的贪官,一旦贪腐败露,新闻报道便上了头条。在中国古代,信息技术没有现在这样的发达,对于那些腐败贪官被查处,很少有人知道。最多是地方的传言,那么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贪腐被公开查处的人是谁?汉武帝时期丞相李蔡“盗取”贪占墓地三顷“畏罪自杀”网络配图据北宋真宗时编修的《册府元龟》上的记载,从封建社会第一个

  •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

  • 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 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说到武安君,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白起。其实,历史上获封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人有四个,一个是白起,一个是项燕,一个是苏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李牧。武安君这个封号的内涵是:武安,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由此可见,真正当得起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便只有白起和李牧两个。网络配图李牧,战国末期柏仁(今天的河北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最后的结局是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李牧的一生,他的确有太多遗憾了,又有太多的光辉,爱国惜民,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率领二十万赵军击退强秦的将军,也是在军中与士兵一同吃喝的普通将领,更是抚恤边民、爱民如子的一代名将。只可惜,一切都定格在李牧自刎的画面,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个抉择的是竟是他挚

  • 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哪吒,李靖

    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那么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托着塔呢?难道仅仅是个武器这么简单吗?其实托塔李天王一直要托着塔跟他的儿子哪吒有关系,别看电视剧西游记中,李天王和哪吒关系很好,其实自从封神以来,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去原著中去看看:《西游记》第八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