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满天下的陈子昂,最后为何被一县令逼死?

名满天下的陈子昂,最后为何被一县令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49 更新时间:2024/1/15 20:25:57

在历史长河中,陈子昂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一说到陈子昂,人们总能想到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这位和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的大诗人,其诗作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风靡一时。

不过,也许是天妒英才,这位出类拔萃,有着鲜明个性的传奇诗人,仅仅活过42年,就匆忙间悄然陨落了。

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陈子昂死于卑鄙贪婪的小小县令段简之手。

关于这个死因,史籍中有多处记载。《旧唐书》中记载:“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逮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

《新唐书》中记载稍微详细些:“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另外还有一处对陈子昂的死因记载十分详细,那就是他生前挚友卢藏用所撰的《陈氏别传》。

结合这三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武则天圣历元年,陈子昂以父亲年迈体弱为由,请求退职归隐,回到老家四川射洪。武则天下诏允许他带职返乡,仍领右拾遗薪俸。

回到故乡的陈子昂,在西山盖起了数十间茅屋,一边种树采药为生,一边准备编撰《后史记》。

第二年7月,陈子昂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停止手中的编写工作,着手操办父亲丧事。10月,陈子昂将父亲埋在老家,为之撰碑守丧。此后,悲痛欲绝的陈子昂整日哀哭不止,气息欲绝。以致于到了身瘦如柴,羸弱不堪的程度。

就在此时,当地县令段简觊觎陈家的财产,于是罗织罪名,加害陈子昂。

陈子昂慑于段简的淫威,不得不让家人凑齐了20 万缗钱送给段简。但贪婪的段简,仍然不放过陈子昂,还是将他逮捕下狱。

陈子昂在狱中受尽酷刑,“杖不能起”,自知性命难保。于是自己占卜算命,卦象显示他命不久也,乃仰天长叹说:“天命不祐,吾其死矣!”

不过,上述说法遭到另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提出两个疑问。

一是陈子昂一生刚直不阿,名垂朝廷。连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都不怕,凭什么害怕一个小小的县令段简?二是即便陈子昂已退隐家乡,但仍然是京城命官,而且在地方上很有名望,足以和段简抗衡。为什么在受到段简的敲诈后,就急急忙忙地双手奉上钱财,最终导致人财两蚀?

显然,这些疑问不无道理。

陈子昂为官期间素来直言敢谏,刚直不阿。曾因“逆党”反对武则天,而受株连下狱。

其后,在随武攸宜征讨契丹,担任军事参谋一职时,又屡次批评武攸宜用兵不当,并提出了很多破敌良策。但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认为他“素是书生,谢而不纳”,而且一怒之下,把陈子昂贬为军曹。

而且,陈氏家族在射洪是名门望族,声名显赫。从陈子昂的祖父开始,“邦人驯致,如众鸟之从凤也。”到了其父陈元敬时,其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众相邻有官司纠纷,都不听郡守县令的判决,反而去找陈元敬决断。

也就是说,陈子昂连武氏集团都不惧怕,而且在地方上威望极高,断没有理由害怕一个小小的县令。

因此,有人提出陈子昂的第二个死因,那就是死于当权者武氏的陷害。是武氏借贪官段简之手,害死了他。

那么,上述两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呢?陈子昂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陈子昂应该是被贪婪的县令段简害死的。

确实,陈子昂和武氏当权者有矛盾。例如,和武攸宜在战争期间的争执,又或者上书反对武则天的政见等等。

但这种矛盾,只是政见上的不同和军事策略上的争论,并没有触及到武氏政权的底线,不至于让武氏动杀机。

更何况陈子昂已退隐归乡。一个已经归隐山林的八品右拾遗,能翻起什么大浪呢?即便陈子昂在射洪期间,有一些反对武周朝的文字或言语,对于如日中天的武氏集团来说,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武氏自可以视而不见。而且在所有的史籍中,都没有查到有关陈子昂反抗武则天的任何记载。

而作为地头蛇的段简,已在当地横行霸道多年,早已见不惯在射洪深孚众望的陈氏家族。正是因为陈氏家族威望太高,难免和地方政权产生矛盾,甚至凌驾于他这个县令之上。这对段简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而且,段简确实是一个无耻小人,他为了巴结来俊臣,居然公开将自己的妻妾奉送给这位当朝酷吏。这样的一个无耻之徒,有什么事是干不出来的呢?

虽然陈子昂也是京官,也曾深受武则天器重。但一来他已经隐退了,俗话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强龙不压地头蛇”,没有权力的陈子昂,在段简眼里就是一个平头百姓,不值得他惧怕。二来陈子昂最高官衔也不过就是八品,还不如他这个七品芝麻官呢。

所以,在钱财的巨大诱惑下,段简精心设计了一场图财害命的冤案,把年仅42岁的诗坛巨星逼上了绝路。

标签: 陈子昂唐朝

更多文章

  • 看上去前程似锦的陈子昂,为何得不到武则天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子昂,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子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24岁时考中进士,就得到武则天的召见,因文采出众受到赏识,被提升为麟台正字。看上去陈子昂前程似锦,然而没想到的是,在此之后,他的仕途却在原地踏步。两

  • 陈子昂有哪些诗词?陈子昂为什么叫诗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子昂,诗骨

    陈子昂都有哪些诗词?陈子昂为什么叫诗骨?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子昂诗词。陈子昂简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

  • 陈子昂两次科举落榜后,是怎么在长安城声名鹊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之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陈之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陈之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初唐著名的诗人,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开初唐一代诗风,在唐代诗歌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并迎得了后世名人的交口称赞,比如,韩愈夸奖他说:“国朝盛文章,子

  • 张旭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张旭书法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张旭像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

  • 因为字“潦草”被称圣,“草圣”张旭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张旭

    大书法家张旭生活在中唐时期,史称“草圣”。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他的作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唐文宗曾正式下诏全国,把“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御封为“唐代三绝”;当代艺术大家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指出:“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

  • 张旭:本是元朝重臣,朱元璋为何非常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张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本是一介布衣,在元末那个动乱的年代,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并且铲除了各地诸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明王朝。因为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所以他对皇权十分迷恋,对于皇权有威胁的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杀

  • 唐代书法家张旭生平简介,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草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张旭

    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

  • 张旭:唐代三绝之一,也是个醉酒成书的行为艺术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唐朝

    一说到大唐,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盛世。不同于宋朝的重文轻武现象,唐朝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好。在开元、天宝年间,唐文宗李昂曾经向全国发了一道诏书,御封“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和“张旭草书”为唐代三绝,由此可见这三人造诣之高。三绝之中,李白的名声是最响的,他的诗词气势磅礴、

  • 桃花溪之唐代诗词鉴赏,张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桃花溪

    桃花溪,唐代张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

  • 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观薛稷少保书画壁,杜甫

    古诗《观薛稷少保书画壁》年代:唐作者:杜甫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作品赏析【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