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都在努力讨好武则天的宋之问,后来下场有多惨?

一生都在努力讨好武则天的宋之问,后来下场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0 更新时间:2024/1/21 19:53:55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唐朝有个叫宋令文的人,史书记载他:“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宋令文有三个儿子,他便将“三绝”倾囊相授给儿子们,每人继承一样。其中宋之问专攻文词、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而今天要说的,就是老大宋之问。

宋之问继承了父亲“文章”这一绝,慢慢成为唐朝颇有名气的诗人。但宋令文只顾着教儿子文化,却忽略了其他方面,这也间接“害”了宋之问。因为宋之问从小就专注于文学,专注到什么程度呢?他不顾个人卫生,将自己刷牙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写诗了。

由于长期不刷牙,宋之问患上了一种牙疾,导致口臭。不过宋之问认为,自己是诗人,就要不拘小节,只要作品得到大家重视就行了。况且宋之问“伟仪貌”,他觉得自己既有才华,长得又帅,口臭不臭根本就无关紧要。

宋之问成名的时候,正值女皇武则天执政,武则天最欣赏两种男人,一种是有才华的,一种是长得帅的。正好宋之问两样都具备了,于是他很顺利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成为崇文馆学士。

学士的主要工作,就是陪武则天游玩,没事一起吃吃饭、写写诗之类的,这份工作对宋之问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他本人也觉得十分荣幸,所以抓住这个机会,极力讨好武则天。

有一次众人陪女皇到洛阳龙门游玩,武则天兴致极好,就让大家当场作诗,谁作得好就赐锦袍一件。当东方虬写完之后,武则天很是满意,随即将锦袍赏赐给他。接着宋之问又写了一首《龙门应制》,没想到“左右莫不称善”,就连上官婉儿都忍不住夸赞“文理兼美”。于是武则天又把锦袍收回来,然后赏赐给宋之问,这就是著名的“龙门夺袍”。

宋之问常常陪武则天游玩,又多次得到女皇称赞,他有些忘乎所以,便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学士了,他想获得更多权力。武则天的“后宫”叫奉宸府,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管理,宋之问想方设法将自己送了进去。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靠着巴结张氏兄弟上位,不仅给他们当枪手写文章,还为他们提鞋,甚至提夜壶。时间一长,他认为张氏兄弟论才华、相貌都比不上自己,所以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之后,宋之问字斟句酌,给武则天写了一首情诗:“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这首诗写得相当直白,就是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身侍奉武则天。

武则天看后对他的文采连连称赞,但紧接着摇了摇头说:“此人的确颇具才华,只可惜口臭熏人,这让我怎么受得了呢?”宋之问得到真相后悔不当初,没想到自己才华、颜值都有了,最后却因一坏习惯毁掉前程。

不过宋之问仍然没有死心,他希望能让武则天改变看法,于是每天上班嘴里都含着鸡舌香。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洛阳城,大家都知道女皇原来喜欢口气清新的男子,导致洛阳城的鸡舌香都卖断货了。

然而还没等到武则天改变看法,“神龙政变”爆发了,之后唐中宗李显登基,宋之问只好又开始讨好李显。谁知没过多久,太平公主就揭发他贪污受贿,宋之问便被流放到越州。

作为一个诗人来说,被流放不一定是坏事,毕竟诗与远方是相辅相成的。宋之问趁此机会开阔了眼界,写出不少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既然不能纵横于朝堂之上,那么寄情于山水之间也不错,可老天就是不给宋之问机会。

当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开始清算宋之问的历史问题。唐玄宗认为此人善于投机取巧,个人品质很成问题,大唐的诗人多了去了,少他一个不少,于是下令将其赐死。

就这样,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人生的最后旅程。好在他还有作品流传后世,也算没有辜负自己的才名。

标签: 宋之问唐朝

更多文章

  • 那位努力讨好武则天的诗人宋之问,骆宾王曾帮他改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以前的时候,有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叫宋之问,他曾经考上官了,当过员外郎,但是却因为很多的事情和意外很多次遭到了排挤,失去官职。后来有一次他又被贬了,在换地方的时候路过了途中经过江南那个地方,就到了当地很出名的一个寺庙去逛了逛。有一天

  • 骆宾王的结局是什么?宋之问在哪里巧遇骆宾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骆宾王,宋之问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摄政,杀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敬业等人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投到其部下,并为其写了有名的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的多项罪状。后来讨武一方兵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不知去向

  • 宋之问:大唐人品最差的诗人,揭秘他与武则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宋之问的故事。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两句诗,可以把每一个游子弄得泪水盈盈。可惜,宋之问算得上是大唐第一品行不端正诗人。宋之问长得挺拔英俊,偏偏又文采绚烂。有个词语叫赋诗夺袍,就出自宋之问。宋之问与一帮文人在武则天面前写应

  • 唐代宋之问之渡汉江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渡汉江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 唐诗题大庾岭北驿如何赏析,宋之问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

  •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揭秘李子通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子通,隋朝

    李子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子通攻占江都后,只过了三个月,杜伏威就任命他的行台左仆射辅公祏为征讨大主帅,将军阚棱和王雄诞为副帅,率领几千兵马进攻江都的李子通。辅公祏和杜伏威,早年还是江淮一带有名的两个小混混。杜伏威是个惯贼,常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辅公祏数次

  • 李重俊学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结果悲剧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重俊的故事。谈到大唐帝都长安的玄武门,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在这里,一代英主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而后成为了伟大的天可汗。然而玄武门前,发动政变想要夺取政权的皇子绝不止秦

  • 李重俊:唐朝历史上最可怜的太子,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重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太子,估计很多人都难掩羡慕的情绪:在家锦衣玉食,出门前呼后拥的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以后可以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而且由于自己的身份已然确定,再没有必要因为上位的问题而担惊受怕。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历史证明很多的

  • 皇太子李重俊为什么会被韦氏猜忌?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重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中宗有个三儿子叫李重俊,曾有幸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他却无福消受皇帝宝座的福利,最终没等坐上皇帝位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的生母是谁,想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那为什么会轮到他来当太子呢?这是因为他的大哥李重

  • 唐朝著名文学大家杜审言的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审言

    杜审言是今天的河南巩义人,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然而杜审言简介中他为人非常高傲,常常看不起周围的人。杜审言图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他得意地走出来,然后对周围人说:“苏味道一定被气死。”听到此话的人感到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