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气卓然的诗人宋之问,为何被称为文中败类?

才气卓然的诗人宋之问,为何被称为文中败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0 更新时间:2024/1/15 20:46:12

唐朝诗人宋之问在后世名气不大,但在其生活的初唐时期却是盛名远播的大诗人,与沈佺期合称“沈宋”。他虽然才气卓然,但人品极其低下,是典型的文人中的败类。

宋之问是山西汾阳人,家里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哥仨分别继承了父亲宋令文的三样绝活:二弟宋之悌勇力过人,三弟宋之逊精于书法,宋之问则继承了父亲的文采,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仪表堂堂,能说会道,很招人喜欢。

唐朝诗人宋之问

宋之问是个学霸型人才,19岁时就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和“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一起在崇文馆当学士。武则天称帝后,两人又一起到洛阳西入阁当侍臣,经常陪着武则天巡游宴乐。

一次,武则天到龙门巡游时,让随行官员赋诗助兴。左史东方虬先把诗作完成了,武则天觉得不错,就赏赐了他一件锦袍。过了一会,宋之问的《龙门应制》诗呈上来了,写得文采靡丽、恭维动听,武则天看后满心欢喜,又把锦袍从东方虬手中要了回来,转赐给了宋之问。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有一次在昆明池举办诗歌大赛,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作难分高下。大才女上官婉儿做出最后评判:沈诗结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意气衰竭,而宋诗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生气盎然,宋之问略胜一筹。

唐朝大才女上官婉儿

宋之问虽然才气纵横、诗文功底深厚,但人品低下卑劣,令人不齿。武则天时期,张易之作为皇帝男宠颇有权势,宋之问就贴上去极力地讨好巴结,替人家写写诗、拍拍马屁。张易之内急上厕所,宋之问会立即拿上手纸,恭恭敬敬地在一旁侍候,毫无人格可言,成为朝野笑谈。

更可笑的是,宋之问后来觉得女皇的男宠这么吃香,自己长得帅,还有文采,干嘛不自己当男宠呀?!于是宋大文人便毛遂自荐想当女皇身边的北方学士,没有被批准。他不死心,就写了一首献媚的《洛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向武则天直抒爱意。可惜女皇以宋之问有“口臭”毛病一笑拒之,使他沦为更大的笑柄。

宋之问是棵典型的“墙头草”,善于投机钻营,先后做过张易之、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的马仔,不管是非曲直,谁得势就靠上谁。特别是他干过一件卖友求荣的事,令人发指。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了张易之后,宋之问因牵涉张案被贬外地,后来偷偷跑回洛阳,被朋友张仲之收留在家中。梁王武三思重新掌权后,张仲之与人密谋杀武三思,以维护李唐天下。不料,这一计划被宋之问无意听到,为了私利,他竟让侄子悄悄告发,结果张仲之被杀,宋之问却因此又升了官。

比这更无耻更歹毒的还有。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写了一首长篇歌行《代悲白头翁》,其中有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看到后非常喜欢,就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答应,宋之问便用装土的袋子将他压死,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因诗杀人”事件,凸显了宋之问的无耻和歹毒。

恶人有恶报。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因为跟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都有勾连,被李隆基赐死于家中,结束了他无耻卑劣的一生。

标签: 唐朝宋之问

更多文章

  • 一生都在努力讨好武则天的宋之问,后来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朝有个叫宋令文的人,史书记载他:“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宋令文有三个儿子,他便将“三绝”倾囊相授给儿子们,每人继承一样。其中宋之问专攻文词、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而今天要说的,就是老大宋之问。宋之问继承

  • 那位努力讨好武则天的诗人宋之问,骆宾王曾帮他改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以前的时候,有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叫宋之问,他曾经考上官了,当过员外郎,但是却因为很多的事情和意外很多次遭到了排挤,失去官职。后来有一次他又被贬了,在换地方的时候路过了途中经过江南那个地方,就到了当地很出名的一个寺庙去逛了逛。有一天

  • 骆宾王的结局是什么?宋之问在哪里巧遇骆宾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骆宾王,宋之问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摄政,杀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敬业等人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投到其部下,并为其写了有名的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的多项罪状。后来讨武一方兵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不知去向

  • 宋之问:大唐人品最差的诗人,揭秘他与武则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宋之问的故事。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两句诗,可以把每一个游子弄得泪水盈盈。可惜,宋之问算得上是大唐第一品行不端正诗人。宋之问长得挺拔英俊,偏偏又文采绚烂。有个词语叫赋诗夺袍,就出自宋之问。宋之问与一帮文人在武则天面前写应

  • 唐代宋之问之渡汉江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渡汉江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 唐诗题大庾岭北驿如何赏析,宋之问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

  •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揭秘李子通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子通,隋朝

    李子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子通攻占江都后,只过了三个月,杜伏威就任命他的行台左仆射辅公祏为征讨大主帅,将军阚棱和王雄诞为副帅,率领几千兵马进攻江都的李子通。辅公祏和杜伏威,早年还是江淮一带有名的两个小混混。杜伏威是个惯贼,常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辅公祏数次

  • 李重俊学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结果悲剧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重俊的故事。谈到大唐帝都长安的玄武门,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在这里,一代英主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而后成为了伟大的天可汗。然而玄武门前,发动政变想要夺取政权的皇子绝不止秦

  • 李重俊:唐朝历史上最可怜的太子,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重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太子,估计很多人都难掩羡慕的情绪:在家锦衣玉食,出门前呼后拥的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以后可以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而且由于自己的身份已然确定,再没有必要因为上位的问题而担惊受怕。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历史证明很多的

  • 皇太子李重俊为什么会被韦氏猜忌?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重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中宗有个三儿子叫李重俊,曾有幸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他却无福消受皇帝宝座的福利,最终没等坐上皇帝位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的生母是谁,想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那为什么会轮到他来当太子呢?这是因为他的大哥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