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僖宗为什么对黄巢家眷和姬妾下手 仅仅是为了打击报复那么简单吗

唐僖宗为什么对黄巢家眷和姬妾下手 仅仅是为了打击报复那么简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3/13 1:01:1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僖宗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末的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对黄巢的女仆和家眷下手,打击报复。

那时有人把唐缴获的黄巢敌党和家眷姬妾一同进奉给僖宗。僖宗在大元楼接纳,问道:“你们都是国家重臣的后代,世代受国恩之赠,怎么还要造反呢”,为首的说:“逆贼蜂起,国家重要地方又失守,迁到了巴蜀之地,现在陛下因为不能抗贼,而责备一个女人,不知道会怎么处置那些大臣将帅呢”这言外之意,就是你这个皇帝连女人都不放过,心胸也太狭窄了吧,对女人都这样苛刻,那些打战的大将军不是要被你弄得更惨。

显然,作为一个皇帝,被一个女人这样对待,他是火冒三丈的,其实他也不是针对一个女人,实质是“醉温之意不在酒”,他是想借这些女眷来惩罚那些背后的男人,让他们不好过,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僖宗听完这话,便没有再和这些女眷多废话,将把他们在集市上斩首示众,人们都争着给他们酒,大都含泪喝醉了,

只有那个当头的,不喝酒也不哭,直到用刑之时,也神不改色。

这里面,有几处疑点,第一,他们是否真的如僖宗所说,是贼,如果是贼,为什么那么多贼,而唐末,已经是国家处于混乱的时候,国政已经在倾斜中如残烛,随风摇摆,忽明忽暗了,那些贼很可能是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失利后,被僖宗戏弄,连女眷也不放过,还在大元楼上

羞辱他们,可见僖宗对这些起义军的憎恨已经到了极点。

其实僖宗作为一国之君,本可以不这么做,既然已经失利了,本可以关押在一处,随你处置,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弃,必把人看得这样一文不值呢,失利了,也是人,本可以对这些俘虏更人性一点,他们也只是想谋一条生路,不管跟着谁,可能不会所以人都这么想,但从历代被俘虏的人有很多都投了降的史实来看,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对待这些没有任何能力反击的俘虏,比如这些女仆和妻妾。虽然当时女人的地位很低,但出于仁慈和宽厚的角度来讲,僖宗皇帝的这一做法似乎有点不念人情了。

第二,僖宗的为人到底怎样。从他对女眷的做法来看,这不是一个大国之君的所为,那我们可以从这一点看出,僖宗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我抓到了男人,也要你这些女人尝遍苦头,实际上,这些女人又懂得什么呢,只不过生来出生在一个宅院里,就侍奉那里的主子,至于恩怨情仇,国家大事,怕是他们想管也管不了,这未免有失帝风范了。

第三,唐末的社会已经很黑暗。

在各路起义蜂起的时代,可定国家是不安定的,而这时唐朝的国力已经衰弱,无力镇压,才导致那么多起义军的造反,而没什么雄才大略的僖宗,也只能抓几个女眷出出气,反正人家不会刀枪棍棒,随你打随你骂,其实,你要是有能耐,去平那些各路的起义军嘛,抓着几个女人不放还真是给后人留了笑柄。

一个唐朝的末代皇帝,那女人试问,有失体统,也有失身份,所以,有什么事找男人,对女人还是高抬贵手吧,以前那个时代,还是讲究男尊女卑的,自然卑也有卑的好处,不然呢?

标签: 唐朝唐僖宗

更多文章

  • 唐朝为什么和黄巢死磕到底 唐朝就没有对黄巢招安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黄巢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僖宗和黄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巢有被唐朝招安过,公元878年的时候,黄巢的多路兵马被唐军打败之后,就向唐朝请求投降了,唐朝就封黄巢为右卫将军,但是黄巢没多久,就觉得唐朝有那么多的藩镇,唐朝无法制约他们,也就无法制约自己,所以又反叛了。由此可见,唐

  • 黄巢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落第的书生又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黄巢

    你真的了解黄巢造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前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赋菊》,由于它的作者而流传千古,它既是一个不第书生愤怒的感慨,也是唐王朝的送葬曲。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巢,黄巢是古代起义军的领袖之一,他在唐朝末年领导的

  • 揭秘:唐代女诗人薛涛和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涛,元稹,诗人,唐朝

    薛涛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薛涛简介。薛涛出生于公元768年的长安,字洪度。后人都说她是堪比卓文君的才女,与刘采春、鱼玄机还有李冶一起被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流传到现在的诗作大概还有90余首。薛涛的父亲薛郧入朝为官,学识渊博,从小就教导薛涛读书、写诗。薛涛从小也是十分的聪慧,在八

  • 唐诗四大家之元稹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稹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

  • 白居易曾勾引朋友之妻 还写诗向元稹“二奶”求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属于少年得意的代表,他在十八岁之时即以诗名为人所知。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赢得了长安知识界的普遍赞誉。二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再接再厉,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后来,白居易不无得意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然而,白居易更是唐代诗人--也

  • 揭秘元稹千年的冤屈:“勾结宦官”之说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稹

    元稹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以及《莺莺传》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极大影响,因其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史称“元白”。网络配图由于历史原因,元稹形象被后世曲解玷污,江苏省学者吴伟斌经28年求索考证,著作出版了《元稹考论》和《元稹评传》,成为第一位为元稹翻案并颠覆其

  • 唐代召妓趣闻:白居易与元稹竟然同嫖一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

    日前,在媒体上爆出的“美国特勤局特工海外召妓”丑闻越闹越大。该详细内幕是这样的:美国国土安全检察长经过调查发现,美国总统特勤局特工不止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召妓,他们在此前多次执行海外任务时存在召妓前科,涉及的国家包括萨尔瓦多、巴拿马、罗马尼亚和中国。因此,美国媒体纷纷怀疑,特勤局或许存在着一种“召妓文

  • 细说唐代女诗人薛涛与元稹无果而终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薛涛,元稹

    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

  • 元稹一代风流,为官品性却毋庸置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稹,唐朝

    元稹的诗,千古流传;元稹这人,万家歌咏。虽说元稹颇受争议,人品或好或坏,风流多情也罢。但其诗歌可贵,其为官之心也可贵!贤母郑氏,教出个好儿子公元779年,元稹出生于洛阳,家境相对殷实。八岁那年,元稹的老爹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母亲郑氏颇有才情,文笔功底不浅,纯粹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许因家道中落,郑氏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有多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白居易,唐朝

    文人之情,莫甚于元稹与宝具一。不同于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的友情,子期伯牙的是知己之情——这世间只有你理解我,所以我愿意为你不再抚琴,所谓心心相惜是也。而元稹与白居易,的确是以志同道合为始,却以更为真挚深刻感情结束,“君埋泉下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元稹死后,白居易看书忆他,喝酒忆他,做梦忆他……“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