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什么要把徐茂公掘墓?仅仅是为了泄愤吗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徐茂公掘墓?仅仅是为了泄愤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4/1/20 3:26:03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则天为什么要把徐茂公掘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高宗李治有心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曾与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大臣商议,结果却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

为此,李治左右摇摆,难以定夺。

一日,李治偶与徐茂公谈及此时,徐茂公则表示:“这是皇上的家事,自己做主即可,没有必要征求他人的意见。”

徐茂公话音刚落,李治便一拍脑袋,欣喜道:“爱卿所言及时,此事联自己做主即可。”

接着,武则天便顺利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显然,武则天能够顺利上位,徐茂公功不可没。但是,后来武则天不但将徐茂公的坟墓挖开泄愤,还要戮其尸体。不知二人间,究竟结下了怎么的难解仇怨?

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因军功被唐高祖李渊封为英国公,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赐皇族李姓,即:名为“李世绩”。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为了避讳相同的“世”名,随改名为李绩。

徐茂公生前,先后辅佐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及唐高宗李治,可谓“三朝老臣”。公元669年12月31日,享年76岁的徐茂公死后,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公元684年,得以配享高宗庙受祭。

当时,徐茂公的丧事由李治亲自主持,停朝七天,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为贞武,赐给棺木。下葬那天,李治登上未央古城的城楼,望着徐茂公渐渐远去的灵车痛哭难止。同时,命令百官护送其灵柩到旧城西北,以卫青霍去病的建墓为例,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革建山,用来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可以说,徐茂公的一生称得上“生荣死哀”,算得上“人生完美”。但是,由于孙子徐敬业的“拥李反武”之举,却在徐茂公原本

“完美的人生”上狠狠地砍了一刀。可谓,历史上孙子坑爷爷的典型代表。

公元684年,武后临朝专政,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为此,徐敬业、徐敬猷(徐敬业的弟弟)、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人,树起“拥李反武”的大旗,徐敬业自称匡复府大将军,聚集10万大军,在扬州举兵起事。

结果,3个月后,徐敬业的军队便被武则天任命的平叛大元帅李孝逸(左玉铃大将军)的30万军队平定,自己不但死于战乱,全族也被武则天诛杀。

只是,由于徐敬业带头起兵反武,并引发了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在博州(今山东聊城)起兵、琅邪王李冲父子在豫州(今河南汝南)起兵。因此,武则天怒火难熄,随下令

“追削李敬业祖考官爵,发冢斫棺,复姓徐氏。”(《资治通鉴》)。

只是,当徐茂公的坟墓被挖开后,发现其尸体保存完好,陪葬品仅有朝服及十个木人。虽然,朝服能够彰徐茂公对朝廷的忠心,十个木人则能体现他的清廉。但是,武则天为了能够“杀鸡骇猴”,威慑不臣之人,反而大骂徐茂公“老奸巨猾”,并命人将其尸体从棺椁中拉出,剁碎后丢于泥水中踩踏。同时,又下诏剥夺其爵位和李氏皇姓。

其实,不要说古代,就算是后世,一人犯罪,都会影响后代在许多岗位的入职。因此,可以说有大功于武则天的徐茂公,本该有个更加完美的人生,却因孙子的不智之举,而被挖坟戮尸,实在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功臣徐茂公为什么会被开棺戮尸,灭全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茂公,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功臣徐茂公为什么会被开棺戮尸,灭全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不少人眼中,武则天都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一代"毒妇"。她毒杀子女,打压异己,通过窜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而她为了夺权,竟然连徐茂公这样的死者都不放过。徐茂公,即我们熟悉的李唐开国功臣

  • 立下无数战功的徐茂公,晚年为何会深感抑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茂公,唐朝

    徐茂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徐茂公历经了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三朝,受到诸位君王的重用。他一生中立下无数战功,辉煌无限,活到了七十六岁。在旁人眼中徐茂公应当会幸福地度过余生,但实际上他在晚年却深感抑郁,病中更是失去求生的意志,把死视为解脱,甚至让家人把唐高

  • 李世民为什么不顾徐茂公等人的求情,坚决杀了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单雄信,隋唐

    单雄信为何被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正史中的单雄信,事迹很简单,远没有《隋唐演义》里那么形象饱满。所以,很多事情的逻辑关系出现断裂,我们只能寻找旁证还原证据链。比如单雄信的死,就充满谜团。在《隋唐演义》中,单雄信与李唐势不两立。单雄信的哥哥死于李渊之手,所

  • 王勃《长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柳,王勃,云关,新月,歌

    《长柳》年代:唐作者: 王勃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长柳》的赏析:把羁旅思归之情和伤春之情结合起来,愈显其游子在外思归之情的浓烈,诗歌意境清新可喜,简直就是一幅幽美的春郊晚归图。《长柳》的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唐代诗人

  • 王勃《焦岸早行和陆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焦岸早行和陆四,王勃,旅馆,山,故人

    《焦岸早行和陆四》——五言律诗年代:唐作者: 王勃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焦岸早行和陆四》的赏析:译文——我们头顶上戴着星星离开了旅馆,很早地上路了。路很难走,我们在月色之下彼此对同行的伙伴发出要小心的告诫。那重重叠叠的悬崖峭

  • 王勃《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王勃,披风,织女,秋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年代:唐作者: 王勃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的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

  • 王勃《观佛迹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观佛迹寺,王勃,地,谷,城

    《观佛迹寺》年代:唐作者: 王勃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 王勃《深湾夜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深湾夜宿,王勃,女,夜,心

    《深湾夜宿》年代:唐作者: 王勃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深湾夜宿》的赏析:《深湾夜宿》这首诗写的虽是作者王勃的思乡之情,但其中有两句很值得重视: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在“理楫”和“调砧”之前加上“暮”和“夜”字,这不是诗人信

  • 王勃《相和歌辞·江南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相和歌辞·江南弄,王勃,山,烟

    《相和歌辞·江南弄》年代:唐作者: 王勃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眇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 王勃《送卢主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送卢主簿,王勃,恨,竹,归

    《送卢主簿》年代:唐作者: 王勃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送卢主簿》的赏析:《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