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中蜀汉的主将是谁?为何是马谡

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中蜀汉的主将是谁?为何是马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3/12/26 19:19:42

马谡,字幼常,侍中马良之弟,蒋琬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在街亭之战之前,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主将,至于禆将军王平,则被诸葛亮指派去协助马谡,也即可以说是马谡的副将。在街亭之战中,主将马谡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池,导致街亭被曹魏大将张郃攻破。与此相对应的是,王平则指出了马谡的错误,可惜马谡固执己见。那么,问题来了,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为何以马谡为主将,而不是王平呢?对于王平来说,因为擅长防守,显然是镇守街亭的最佳人选。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王平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派遣马谡守街亭。此战,主将马谡舍水上山,举动失宜,对此,擅长防守的副将王平,自然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于是连连规劝马谡,马谡不听,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随后马谡军惨遭大败,士卒离散。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街亭之战中,如果马谡可以听从王平的劝谏,完全有机会守住街亭。一旦街亭可以守住,蜀汉丞相诸葛亮显然可以继续扩大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战果。由此,在很多人看来,王平可谓镇守街亭的最佳人选,为何没有成为此战的蜀军主将呢?

一方面,这显然是王平的出身存在直接的关系。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王平被曹操任命为一名代理校尉,也即王平曾经是曹操的手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手下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不仅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战,还获得了王平这位降将。对于出自曹魏的王平,刘备将其晋升为牙门将、裨将军。但是,在此之后,《三国志》等史料并没有王平的记载,换而言之,在汉中之战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间,王平很可能没有立下什么战功。而这,显然和王平的出身存在直接的关系。

对于王平来说,至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前,并没有获得蜀汉的完全信任。所以,蜀汉也没有对王平委以重任。在此基础上,即便王平善于防守,也只能在街亭之战中担任马谡的副将,而无法喧宾夺主,毕竟,马谡一开始就是跟随刘备。另一方面,虽然诸葛亮一心为公,但是,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显然犯了用人唯亲的错误。众所周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叮嘱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不过,诸葛亮不但没有放在心上,反而继续重用马谡。

最后,等到夷陵之战前,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是,诸葛亮又一次“力排众议”,选择让缺乏经验的马谡来镇守街亭,至于善于防守的王平,则被大材小用,也即只是用来给马谡当副将。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马谡和王平的位置颠倒,也即王平为主将的话,街亭很可能不会丢失。不过,诸葛亮对于马谡的过分器重,也即希望锻炼马谡的心态,成为街亭之败的原因之一。此外,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街亭之战崭露头角之后,王平在蜀汉终于获得重用。等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王平凭借3万兵马镇守汉中之地,居然打退了曹爽10多万大军的进攻,而这,无疑表明王平才是当年镇守街亭的最佳人选。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周朝的井田制是怎样的?它对周朝的统治有哪些利与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的井田制既是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是控制庶民的计算单位。因此,朝廷规定井田制度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而且耕种井田的农业庶世也会随着土地同属于领主阶级所有,终生不得离开土地,更不准转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

  • 皇太极在丁卯之役后为什么还要出兵朝鲜?用意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丁卯之役,明朝,战史风云

    后金建国的时候,可以说是四面环敌了。周围一共受到明朝、朝鲜、蒙古的三面夹击。明朝为了对抗后金,积极笼络蒙古,赏赐给他们大量商品和钱财。除了这个威胁之外,他们面临最大的危险就是,朝鲜和明朝结成了同盟,以及明朝极勇猛的将军毛文龙,不断带兵袭击骚扰后金的军队。明朝与朝鲜的关系,是藩属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

  • 王莽是怎么做到大权在握进而篡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王莽的篡汉之路。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于是纷纷举荐王莽,只有前将军何

  • 一条玉带造就了一个滥杀无辜的皇帝!唐德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唐德宗,野史秘闻

    唐太宗爱系玉带,他有一幅画像,其穿赭黄袍、蹬皂靴、手握玉带,一派玉树临风的样子,是那时帝王的标准工作照。大概是遗传吧,唐朝的皇帝,人人都爱系玉带,做出一种玉树临风状,尤以德宗为甚。德宗不是个好皇帝,甚至还较为糊涂,就是他和他老爸代宗、爷爷肃宗,造成了百年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但是,糊涂不能

  • 朱祐樘: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三次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祐樘,明朝,风云人物

    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有着极大作为的皇帝,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很难看出他明显的缺点,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好皇帝,而后代史学家对他评价也颇高,万历年间的首辅朱国祯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其中孝宗指的就是朱祐樘。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朱祐樘继

  • 白居易的思想充满了什么观念,隐逸生活也随之幸运而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成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所处时代正处于唐朝由盛极而衰的一个转变过程,所以,这时期一批诗人也由盛唐极度自信转变为失望而羡慕隐逸自由生活。朝廷上的互相倾轧使得他们厌倦你争我夺环境,但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使

  •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有哪些失误之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率二

  • 伏寿曹丕确有私情?伏寿之谋被曹操揭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伏寿伏皇后是汉献帝刘协的王后,山东人,约于公年180年生,214年过世,现年34岁。汉朝大上官伏蘸八世孙,爸爸伏完,母阳安长公主刘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君王就是说汉献帝刘协。而伏寿那时候还并不是王后,仅仅一名贵人相助,兴平2年被立为王后。那时候她15岁,汉献帝14岁。伏寿曹丕确实有私情吗?曹操的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由来!张献忠逼迫和尚吃肉破戒!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张献忠,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佛教当中禁杀生,所以在深山的寺庙之中,里面的和尚是不会吃肉的,平日只吃素和馒头,然而历史上就出了一些喜欢恶作剧之人,比如说张献忠,此人就逼迫和尚吃肉破戒,是什么原因让张献忠逼和尚吃肉的?和尚吃完之后又说了什么?在1606年出生在陕西省的张献忠。尽管家里从小就十分的贫穷,但是张献忠却是十分的

  • 北宋大臣冯京简介: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冯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