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兴:朱元璋的岳飞兼恩人,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郭子兴:朱元璋的岳飞兼恩人,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4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49

在历史长河中,郭子兴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朱元璋的发家史,那真是可以用来激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的年轻人了。朱元璋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人的一生,怕的就是你不敢想,怕的就是你畏手畏脚,怕的就是你已经山穷水尽了,你还不知道那就是你的机会,不敢放手一搏。

回顾朱元璋的前半生,小时候家境一贫如洗,整天放牛放羊,后来父母去世,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之后遇到饥荒,年纪轻轻,便只身一人外出闯荡,迫于生活的压力,朱元璋做了和尚。无奈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寺庙也吃不饱饭,没做多久和尚的朱元璋就离开了寺庙,几经周折,辗转多个地方,几乎都是在靠着别人的施舍得以苟活。

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的生活已经很窘迫了,他必须为自己找一条活路,后来他接受了小时候的同伴汤和的建议,参与到了农民阶级的反斗争运动中,恰逢当时郭子兴成立白莲会,朱元璋便正式参加了元末农民的起义运动。

参军后的朱元璋不再接受别人的救济,相反,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他会帮助战友,也会体恤到百姓生活的不易。因为他和那些百姓一样,在流浪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太平,社会稳定,大家互帮互助。

朱元璋在流浪的时候见识到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生活状态,在每一次起义的过程中,朱元璋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的帮助下,有好几次的起义才可以化险为夷,他也因此得到了领导一定的关注。

入伍后的朱元璋非常注重加强对自己的训练,训练场上,他汗如雨下,战场上,他敢于舍生取义,敢于尽力厮杀,所以朱元璋的智慧、勇敢也是越来越被人熟知。

郭子兴很欣赏朱元璋,也越来越器重朱元璋,不仅是因为军中战友亲如兄弟,他和朱元璋交好,更重要的是觉得朱元璋能力出众,可以成事。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便做媒,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这让朱元璋久违的感受到了温暖。

按理来说,后来朱元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理应多多照顾郭子兴的后人,以报郭子兴的知遇之恩,但是郭子兴的后人结局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郭子兴一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养女。养女马氏在朱元璋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朱元璋的正妻,后来的鼎鼎有名的马皇后。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氏,也是嫁给了朱元璋,她为朱元璋生下了三男两女,后来封为郭惠妃。郭子兴的女儿们的结局算是不错的,但是郭子兴的儿子们,却无一不死。

郭子兴在濠州起义的时候,他的长子不幸死于战争之中。当时郭子兴的长子也有三十多岁了,郭子兴很看重这个长子,而且郭子兴几乎是把长子当作继承人来培养,不过世事难料,长子去世了,甚至留给郭子兴悲伤的时间也没有,迫在眉睫的战争,让郭子兴只能强撑着丧子之痛,着眼于眼前的战争。

当年朱元璋和郭子兴也存在内在矛盾,主要就是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就和这位姐夫不和。郭天叙觉得父亲很器重朱元璋,关于每一场的战争的走势、局面,郭子兴都会询问朱元璋的意见,还经常拿这位姐夫和自己做对比。所以郭天叙明里暗里给朱元璋上了很多的眼药,郭子兴心中对朱元璋也有了一些芥蒂。

聪明如朱元璋,他不会不知道郭子兴的想法,所以朱元璋便打算离开郭子兴的势力范围,他想要离开濠州。于是朱元璋便带着几个心腹攻下滁州,在当地找到了不错的兵源,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势力。

只是郭子兴在滁州受到了统治当局的排挤,他便带着队伍到了滁州。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在郭子兴到了滁州之后,朱元璋便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自己去镇守和州了。

后来,郭子兴去世了,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继承问题了。其实按照贡献程度来说,朱元璋一定是能继承的,但是郭子兴毕竟是有儿子的,所以当权者就让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继承了,而朱元璋却要悉心辅佐郭天叙,这不禁让人唏嘘。

朱元璋和郭天叙两人心中一直都对对方有诸多不满,一山更容不得二虎,两人势必有一场权力的斗争,在两虎相争的这场斗争中,朱元璋算是大获全胜。

郭天叙在领兵攻打集庆路之时,由于间谍反水,最终导致郭天叙在这场战争中败下阵来。据说当时朱元璋知道这个间谍想要反水,但是朱元璋对郭天叙隐瞒了,导致郭天叙战死。

而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在得知二哥郭天叙是死于朱元璋的阴谋之后,便想要谋反,杀掉朱元璋,不料被朱元璋事前觉察到了,所以郭天爵也是难逃一死。

纵观郭子兴的后人,除了他的女儿得到了善终,其他人都是难逃一死。可见朱元璋的手腕绝对不是常人能比的,他能够坐上皇位,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骁勇善战,在很大程度上,他也算是一位政治家了,而且是一位有智慧的政治家了。

标签: 郭子兴明朝

更多文章

  • 岳父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算是千古一帝,25岁时投奔郭子兴,并娶其养女,16年后,朱元璋称帝。可以说朱元璋早期是靠郭子兴才起家的,然而他对郭子兴的后人,却做出了令世人不解的行为。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他的马皇后就是郭子兴的养女。郭子兴在世之前,把朱

  • 郭子兴:朱元璋的岳父,他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子兴,明朝

    对郭子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从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奋斗历程,成为很多人的楷模。然而朱元璋能够建立明朝,当上皇帝,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此人便是郭子兴,因此郭子兴也被称为朱元璋能够崛起的关键人物。郭

  • 为什么说郭天叙和张天佑不死,估计就没有朱元璋当皇帝的事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天叙,元朝

    郭天叙就是郭子兴的儿子,郭子兴是朱元璋的岳父,张天佑是郭子兴的妻弟。通过这个事,由此可见,裙带关系是多麼重要!其实,郭、张二人基本没有实力跟朱元璋抗衡,朱元璋才是军队的实践掌权者。由此可见,再有裙带关系,没有才能又能怎样?元末起义军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令元朝统治者目不暇接,疲于应付。假如没有朱元璋,

  • 郭子兴之子郭天叙,是如何死的?他是否死于朱元璋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天叙,元朝

    郭子兴,是朱元璋发家的伯乐,也是朱元璋掌握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支力量,连清人写的《明史》都这样写:“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将明朝的基业始建于郭子兴所率领的滁濠红巾军。郭子兴死后,这支队伍的指挥权由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继承,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辅佐,可见,郭子兴十分不放心朱元璋,所以寄希望于儿子和

  • 郭天叙在郭子兴死后的结局如何?真相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天叙,元朝

    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又是郭子兴的得力助手,所以深受器重,这就让郭子兴的亲生儿子郭天叙、郭天爵有危机感了,他们害怕郭子兴将来把基业传给女婿,所以不断在郭子兴面前进谗言,郭子兴耳根子软,加上朱元璋只不过是他的养女马秀英的夫婿,听得多了就真的相信朱元璋想篡权,一度软禁了朱元璋,郭天叙等人更是抓住机会,断

  • 刘琏见到了朱棣说了什么?朱棣确大怒道:拖出去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我们的历史上唐和明,这两朝代的开初有点雷同。这两个王朝的开创者都是造反户,赶走了上一代的统治者,建立起新政府以后,当初跟自己闯天涯走四方的那群兄弟们,都是恐惧多于信任,然后狠下杀手。而在第一任皇帝老了,选下一任继承者的时候,又都出现了亲兄弟干起来的局面。李世民干掉了哥哥李建成,朱棣逼死了自己的外甥朱

  • 刘琏是谁?刘琏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父辈关系好,不代表子辈关系好。没办法,父辈是两个人的事,到了子辈,枝叶较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个问题上,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是例子。刘氏,在历史上是大族,不仅出了刘邦、刘彻、刘秀、刘备等诸多能君,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能臣,最让世人佩服的就是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不次于诸葛亮。他的军事战略,他

  • 刘伯温死之前,让刘琏交给皇帝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刘伯温61岁的时候写了一封辞职信,朱元璋明白他去意已决,于是便风风光光的让他告老还乡了。乡下生活也算惬意,但毕竟是肉体凡胎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几年之后,年过半百的刘伯温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时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比较简短,主要是一些关于治国之道的建议,末尾还写了自己时日不多,不能为

  • 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朝代?明玉珍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明玉珍

    明玉珍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明太祖实录》中评价明玉珍:为人颇尚节俭, 好文学, 蜀人经李喜喜残暴之后,赖以粗安。说起明玉珍这个人,或许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他曾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朝代,并且其势力甚至压过了同时期的朱元璋。并且,他所建立的朝代,竟然是在元朝和明朝之间,还

  • 明玉珍:他是元末义军领袖,也是乱世中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玉珍,元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玉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受蒙古政权压迫许久的汉人民族,在中原大地上,揭竿而起,纷纷发动农民军起义,而在众多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中,有一个优秀的农民军领袖,他虽出身低微,却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了一个最好的国家,受到后世大学者的盛赞。他就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