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豫王李旦龙凤配合的爱情传说故事是什么

豫王李旦龙凤配合的爱情传说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23 13:03:23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身份高贵,所以从出生的当年就被分封为殷王,其后又加封了许多的头衔。在他长到十九岁的时候,改名叫李旦,徙封为豫王。

在高宗去世的第二年,即李旦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取代了自己的长兄李显登基做了皇帝。因为李旦的母亲武则天想要自己做皇帝,因此选择了年幼好控制的李旦做了皇帝。在李旦做了六年皇帝的时候,终于被迫让位给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武则天——后来的则天大帝。这时候李旦被皇储。

在公元六百九十八年,李旦又有一次机会登上皇帝的大位,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哥哥李显,因此李旦非常开明大度的让位于自己的兄长,也就是中宗李显。之后不长时间,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旦又一次的被推上了皇帝的大位。而这一次能够登基,完全是靠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以及三儿子李隆基的功劳。因此在朝政决断的过程中,李旦处处受到自己妹妹和儿子的掣肘,最终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李旦让黄位于自己的儿子李隆基。自己做一个太上皇,不过李旦还保留了一部分的权利。

后来在李隆基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之后,李显才真正放手让李隆基做了皇帝。在退位后五年,李旦在太极宫因病去世,才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李旦龙凤配合

在历史上,李旦曾经把皇位让给母亲武则天,而自己降为了皇嗣。不过在民间传说里,李旦是被武则天废黜了皇位,而且后来被贬为庶民,因为被追杀从而流落民间,甚至沦为乞丐。

后来,李旦流落来到通州,在当地一个胡姓的有钱人家里为奴。期间,他遇到了这家人的侄女胡凤娇。传说,两人的手上还各有半个印记,是出生就有的,两个印记可以合二为一。因此两人相爱,并订下婚约结为夫妇。苦尽甘来,等到李旦重新登基为帝,他也封胡凤娇为皇后。这个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改编成戏剧被搬上了舞台,一般名叫《李旦探凤娇》。李旦与胡凤娇的爱情和婚姻,被后世传为佳话,因为李旦是皇帝,是龙,胡凤娇成为皇后,则是凤,因此他们的结合可以说是龙凤配合。

此外,“李旦龙凤配合”还是观音签中第21签中的一句话。签上写的是“阴阳道合总由天,女嫁男婚岂偶然;但看龙蛇堪运动,熊罴叶梦喜团圆。解:营谋皆遂,婚姻孕男,资财积聚,更吉田果,此签阴阳道合之象,凡事和合大吉。”就是说,婚姻不是偶然,是上天阴阳和合决定的,等到龙和蛇交会,就要恭喜生个男儿了。

这是一支上签,求得此签的人,如果求的是婚姻,那么婚姻会变得美满;如果求子嗣,那么会有儿子降生;如果求财运,那么接下去事业发展不错。

李旦都叫过什么

李旦是唐朝皇帝,但他一生中从未做过什么丰功伟绩,这不仅因为他在位时间非常有限,还因为他没有做皇帝的魄力与胆识,也许是因为他一直都没有野心,所以也就没有培养自己在皇权方面的能力。当他出生之后,父母原本为他取名旭轮,后来又多次更名,而“旦”这个名字的知名度最高,因而人们通常都称他为李旦。

李旦曾经被多次封王,而且在朝廷中也担任了一些职务,但他对于书法文字等学问更感兴趣,而不像其他王爷那样醉心权力,因此在做皇帝前都过得很逍遥自在。在他诞生之初,便得到了一个封号,即殷王,并且领了几个虚职。几年之后,李旦又被赐予另一个封号,即豫王。又过了两三年,他再一次被赐予新封号,即翼王。

几年之后,李旦的爵位又一次发生变化,此时被赐予的封号是为相王。在他的爵位不断变化的时候,他的名字也有多次变化,由最初的名字变成一个“轮”字,而后又改为“旦”字,并且在这两个字之间又多次更改。其实,他之所以频繁地改名,是为了转运,当他运气不佳时,便称为“轮”,之后如果发生了好转的情况,便会称为“旦”。

总之,李旦的人生经历是非常丰富的,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而且其身份变化也同样非常丰富,他的名字似乎也在配合这种变化,多次进行更改,并且与运气配合得非常紧密。如果他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反复更名的情况。

标签: 豫王李旦

更多文章

  •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 有大度能容“宰相风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寇准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他总是对己严,待人宽,时时把别人放在内心最重的位置,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历史上,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王旦当上了宰相,亲朋好友都很高兴,都觉得沾光的机会来了,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自己有点儿一厢情愿了

  • 宋真宗封禅王旦极为反对 宋真宗是如何堵住王旦的嘴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真宗,王旦

    宋真宗封禅是如何堵住王旦的嘴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到宋真宗赵恒,人们总是对宋真宗赵恒和刘娥之间的爱情故事津津有味的,有可能还是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桥段,不过宋真宗赵恒真的是一位好皇帝。在宋真宗赵恒统治的前期,他勤于政事,任命李沆等人为相,减少赋

  • 揭秘:宋真宗为什么要贿赂宰相王旦一坛子珍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真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真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澶渊之盟之后,虽说和北面的辽国已经相安无事,但是皇帝在面子上总是过不去。尤其是当时的宋真宗,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北宋每年还是要向辽国送岁币和其他东西,虽然不多,但是面子上不好看。为了这个面子问题,当

  • 宋真宗为什么要送酒给王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真宗,宋朝

    你们知道宋真宗为什么要送酒给王旦,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北宋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的治理下已经变得非常稳定繁荣了,到了北宋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上台时,宋朝正处在欣欣向荣的局面。说到宋真宗可能大家很不熟悉,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句话相信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这边出自宋

  • 王旦是什么人?论一个宰相的自我修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宋朝

    说到北宋名臣王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北宋的众多名臣中,有一个人似乎与很多人都不同。他没有寇准的犀利,没有王安石的激进,没有范仲淹那样有名的仁人节操。但是官至宰相的他,却亲自向我们解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真正含义。他就是王旦,“柄用十八载,为相十二年”,他以自己宽阔的胸襟为北宋培育出了众多人才,他

  • 李及明明是个庸才,为何王旦仍然力保他上任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李及

    宋真宗时,泰州知州曹玮锐意改革,州富民安,政绩卓著,成为全国州县治理的先进典型。后来,曹玮因年事已高,屡次上书请求辞职,宋真宗只得同意,并就新知州人选征求枢密使王旦的意见,王旦推荐李及出任。消息传出,举朝哗然,大家一致认为李及尽管品行端正,但属庸才之列,因为他既无文凭(非科班出身),又无地方任职经验

  •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王旦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市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

  • 王旦是北宋的名臣,为何却经常被仆人欺负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王旦

    北宋名臣王旦胸襟宽广,从来没人见过他发脾气。家中几个仆人想试试宰相到底有没有脾气,就悄悄把锅底灰放到肉汤当中。王旦什么都没说,就只吃白饭,没动肉汤。后来,仆人又把锅底灰放到米饭里。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提出,今天不想吃米饭,改喝粥吧。后来,家人告状说厨子经常克扣钱粮,每天一斤的定额最多只能吃到半斤。

  • 北宋李迪生平简介 北宋宰相李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迪,宰相,北宋

    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 ),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举进士第一,历通判。后来两度官至宰相。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卒,年七十七。谥文定。《全宋诗》录其诗两首。北宋宰相李迪生平简介李迪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其家族先世居赵郡,

  • 北宋宰相李迪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迪,宰相,北宋

    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 ),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举进士第一,历通判。后来两度官至宰相。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卒,年七十七。谥文定。《全宋诗》录其诗两首。历史如何评价李迪柳开:公辅材也。赵恒:真所谓颇、牧在禁中矣。张方平:侍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