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为何说没有吕端赵恒可能就当不上皇帝?

揭秘:为何说没有吕端赵恒可能就当不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3/12/9 5:40:06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吕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成了之后的一句至理名言。

赵光义临危之际欲将皇位传给赵恒,当时掌权的太监继恩与太后想拥立原来的皇太子赵元佐,王继恩在赵光义即位时就立有“大功”,如今又是皇位交接之际,如果拥立成功又是一件大功,又可以继续掌权了。

赵光义不行了,赵恒还没进宫,王继恩行动了,他首先去见李太后商议。但是他们不能做决定,必须要宰执大臣们同意才能替换未来的皇帝。这时吕端来了,他一看最应该在场的人赵恒竟然没有在,于是吕端悄悄地退了出去。

当王继恩看到吕端不见了他很抓狂,于是赶紧去找吕端,他说要立赵元佐,这时吕端没有反对很认真地说:“立谁不立谁我们说了不算,太后说了也不算,只有先帝的遗诏才算。”

于是王继恩问遗诏在哪?吕端说还能在哪,中书省政事堂的诏书阁,咱俩一起去拿。“这时王继恩跑了诏书阁,拿到诏书自己就可以随便改了,立谁不立谁还不是自己说了算。王继恩领先吕端冲进了诏书阁,他却不知道他的一生就此落幕。

诏书阁里没有人鸦雀无声,他身后突然门关了,然后是落锁的声音,他猛地回头,一切都晚了。他和吕端只隔着一扇门,他突然明白他被吕端算计了,是他自己跳到人家的牢笼里,他只能看着吕端那个胖子,一晃一晃地走了,留下无数悔恨。

然后吕端来到了万岁殿,这时李太后好像是底气不足了,或许是自己的助手王继恩不见了。她问:”今将奈何“?废话不说吕端直接说:”先帝立太子,为的就是今天,怎么能有异议呢?“李太后沉默了,从这时起阻挡赵恒登基继位的势力没有了。

吕端以一人的智慧与能力避免了一场政治风波,如果没有吕端,赵恒不可能顺利即位。

标签: 吕端北宋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向敏中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向敏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向敏中,宰相,北宋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

  • 北宋大臣向敏中的故事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向敏中,宰相,北宋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

  • 向敏中:北宋时期公认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向敏中,北宋

    你们知道向敏中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宋朝的清官,我们肯定都会想起包青天,没办法,此人实在太有名了,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清官。实际上,北宋清官很多,不止包青天,下面这位也是,他就是向敏中。向敏中可以说是北宋公认的廉政模范,公认的清官,连包青天和海瑞都崇拜,是其崇敬的偶像。向敏中出

  • 为啥功冠群臣的寇凖会遭贬谪,最终客死雷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钦若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凖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寇凖对北

  • 宋宰相王旦为官清白 为防子孙争财不买房置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官员,王旦,

    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可以说他终其一生都为真宗皇帝所敬重。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做官清白,不慕财富。据司马光记载,王旦居相位时,有人于街衢售卖玉带。王旦儿子认为玉带精致,就拿给王旦看,并试图购买。王旦看后,让其子系玉带于腰间,并问道:“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儿子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能看得

  • 北宋名相王旦大度量 以直报怨其政敌从不党同伐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名臣,王旦,

    北宋名相王旦是个很正直也很有度量的人。宋真宗的时候,有一年北方发生蝗灾,宋真宗为之忧愁。有一天上朝,有位大臣用袖子装了几只死蝗虫,上呈给皇帝和同僚们看,说:蝗虫其实已经死了,不用担心。大臣们都纷纷表示祝贺,只有王旦不表态。结果过了几天,大家正在朝堂上议事,蝗虫纷纷飞临,“飞蝗蔽天”,宋真宗由此对王旦

  • 北宋名相王旦生平简介 北宋名相王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北宋王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的故事 王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有多少子女 王旦的子女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王旦晚年屡请逊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