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有两个孔明 一个活到88岁一个只活54岁

三国有两个孔明 一个活到88岁一个只活54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3/12/9 2:45:09

核心提示: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叫人送来一套女式衣服,想用羞辱之法激他出战。司马懿问来使,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几许米?

网络配图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一个是诸葛亮,字孔明,54岁时去世;另一个是胡昭,字孔明,卒年88岁。同样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两人的寿命却不同。诸葛亮于公元234年,在伐魏的前线去世。关于他的死,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晋人王沈所写的《魏书》说:诸葛亮敌不过司马懿,是在逃跑的路上愁死的,王沈是晋朝的官员,为了奉承司马皇帝,可能说了一些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话(不可信)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在渭南前线与司马懿相持一百天,劳累过度,生病而死。临终前,对蜀军的安全撤退,作了精心的安排。蜀军退后,司马懿观察其营垒,日:“天下奇才”(客观)

《三国演义》载: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叫人送一套女式衣服他,想用羞辱之法激他出战。司马懿问来使,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

使者曰: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司马懿笑曰:诸葛孔明吃得很少,事情却没少操劳,难道能够活得久吗?(较客观)

网络配图

诸葛亮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可嘉的,但这种包办代替的作风是不可取的。大事小事一把抓,忙得晚睡早起,累得汗流侠背,食不甘味,睡不安席。总是担心别人办不好事情,事事都要亲管,其下属没有机会去锻炼,就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

三国中还有一个孔明,《三国志·胡昭传》载,胡昭,字孔明,河南许昌人。太祖(曹操)曾招他入朝做官,胡昭曰:我是一个山野村夫,没有治军之才,请准许我离开。太祖曰:“人各有志,不可勉强”

胡昭爱好读书,经常阅读《史记》等古书及一些史料,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地里休息,只要有空闲,就读起书来,并把读经书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读书使人聪明,胸怀坦荡,即使有了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网络配图

胡孔明长期生活在农村,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而且他酷爱劳动,耕田犁地、担水挑粪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长期劳动的磨炼,大自然风雨阳光的洗礼,活动了他的筋骨,对他老年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起了重要的作用。

胡孔明能长寿,还得益于他练字静心。书法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劳动,胡孔明从小喜爱书法,他把练字作为静心养性的一种高尚艺术享受。练字时,要用手、腕、肘臂,集一身之力于笔端,还要呼吸配合,就像打太极拳一样,能平衡大脑兴奋,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在军阀称雄、天下大乱的年代里,胡孔明能活到88岁高龄,可谓长寿老人。

标签: 孔明

更多文章

  • 巧退孔明50万大军的孟获 最后被赵云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明,孟获,赵云

    核心提示:诸葛亮一面派人与东吴重新议和;一面加紧训练兵马。直到公元225年才率领甲兵50万前往平叛。网络配图一公元223年,益州名门大族雍闿[kǎi]借刘备夷陵大败,白帝城病逝,国力衰弱,政局动荡之机,在东吴的唆使下,还骗取深被南中彝[yí]族、土著和汉人信服的孟获支持,并让孟去游说各部族酋[qiú

  • 刘禅继位孔明如何辅佐 彼此配合得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

  • 阿斗对孔明自请免去丞相之职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斗,刘禅

    孔明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这一军,不折一人一骑,盛赞“真将军也”,赠兴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赵云请寄库存,要用时再拿,令大家倍觉钦敬!网络配图马谡和王平来见,孔明先唤王平入帐,责骂他不尽劝谏的责任。王平说明马谡固执已见,坚持不听。孔明叫他出去,再唤马谡入帐。马谡把自己捆绑起来,跪于帐前。孔明说依军法

  • 刘备最初为何不看好诸葛孔明 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

  • 孔明死前最后一计 迷惑世人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绝顶聪明的风云人物。孔明早期为了维持生计在田间种地,后来结识黄月英并与之婚配。黄月英相貌极其丑陋但是聪慧过人,这也许就是孔明娶他的原因吧。黄月英和他的父亲都是绝顶聪敏之人,据说孔明的智慧都是拜这二人所赐。网络配图随后才有了三顾茅庐、隆中对

  • 揭秘三国:诸葛孔明和刘备真的是“一条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之德近乎伪,诸葛亮之智近乎妖”,刘备诸葛亮这对主仆在历史风云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以蜀国的成败为主线的《三国演义》明显的讨好分不开。然而世人皆知,刘备集团的大脑诸葛亮几乎左右了整部小说的前进摇摆。刘备之所以能够赢,与诸葛亮的智慧密不可分。得到诸葛亮的他,胜战连连。所以对诸葛亮也不仅仅是君臣

  • 刘禅继位时孔明如何辅佐 彼此能配合得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

  • 他是魏国后期名将 斩杀孔明之子生擒刘备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

    邓艾上书司马昭,要把刘禅留在成都,以招降吴主孙休。司马昭在接到上书之后非常不满,而邓艾竟回信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邓艾是魏国后期的名将,一出场,就表现出他们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在伐蜀中立了盖世奇功,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取得灭蜀的辉煌胜利之后,却以身败名裂的悲剧结束了一生。网络配图邓艾幼年丧父,

  • 一生不敌孔明 司马懿屡败屡战的背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孔明

    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网络配图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

  • 他是刘表之子竟用一把梯子将孔明逼入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表

    军事谋略中有许多诱敌之计,其中“上屋抽梯”就是非常高明的一招。想要用小利诱骗敌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事先给他搭一个梯子,引诱他一步步登高,爬上屋顶。这时,你再猛然把梯子撤走,把敌人逼上绝路,才能使其束手就擒。这一招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安放梯子,诱使敌人上当。网络配图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