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

一代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4 21:43:25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辛弃疾一生的悲歌、忧愤、抑郁和哀乐。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北宋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宋高宗绍兴十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当时北方已沦陷,他自小饱读诗书表现杰出,在祖父辛赞教以“不忘故国”的忠义之心陶冶下,“恢复中原”早已成为他生命的抱负。因此,辛弃疾初出茅庐之际,就给人以传奇式英雄的不凡印象,有“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赞誉!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自立,并大举南侵,进军长江北岸,后因金军内部大乱,完颜亮被杀。当时山东沦陷区志士多乘机而起,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就带领二千余人投奔势力强大的耿京,协同作战,并劝耿京奉表归宋。不料,耿京却遭到张安国杀害,辛弃疾悲痛地集合少数的忠义军,直驱张安国军营将其生擒,并号召上万士兵起而反正,直奔南方。

辛弃疾生长于沦陷区,洞悉金人一统南北的野心,他屡次上书,主张以武力对抗金人,并且表明愿意为国家效力。他曾积极提出对金人作战的重要议论如:“美芹十论”、“九议”等,还平定乱事,安定华中一带,为百姓带来安全的生活,树立朝廷的威望,然而南宋君臣多采取偏安政策,辛弃疾官小言轻,未被重视。

辛弃疾为人秉性耿直负责,却屡遭人进谗,现实政治让他渐渐明白举朝上下人人恃和茍安,讳言抗金,举凡主战者皆遭贬谪,辛弃疾只得将满腔无法实现的壮志情怀寄托在“词”的文学创作中。如《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流水何其有幸而能流过群山,自己何其无辜而饱受谗阻,壮志难伸。

第一次的罢官的他,归隐江西上饶带湖,自号“稼轩居士”。隐退带湖十年时间,博涉群籍,致使他胸有万卷,议论宏肆。而置身水光山色之间的辛弃疾,并不能忘怀正处于飘摇危难的国家,他所做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句中流露出英雄悲壮激越,慷慨奋发之情可见一斑。

第二次出仕仍未受到重用,不到三年又被罢退,这一退又是八年,不久,他的上饶住所遭回禄之灾,于是卜居铅山期思市之瓜山下,展开另一番人间桃源的退隐生活。他常以杜甫与陶潜自比,也喜爱庄子而兴物外逍遥之趣,甚至将住所的重要建筑命名秋水观等。这心境在《丑奴儿》中含蓄而深刻地表达出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第三次被用的辛弃疾当时年事已高,但是他还是积极进取,想创立一番伟业,一偿报仇恢复夙愿,甚至还以年老思为赵用的廉颇自比。于《永遇乐》中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壮语,真可说是“烈士暮年,壮心未已。”最终一代词人却是抑郁而终。

基本上,南宋当时的政治环境,自然不可能不影响词的思想与艺术,甚至词的发展道路也改变了。南宋词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是辛弃疾为代表的主要词派,一是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利雄厚。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旷词风,而又有所发展,以文为词,扩大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沈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说镕铸百家,自由挥洒,多采多姿,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稼轩词》余有六百二十余首,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独创“稼轩体”,可谓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在他的影响下,当代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大体相同的爱国词派,并绵延至南宋后期而余波不绝。

在南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他不仅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在整个词史上也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辛词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是备受肯定的。

标签: 辛弃疾

更多文章

  • 辛弃疾为什么被称为“词中之龙”?25首诗词中见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为什么被称为“词中之龙”?25首诗词中见真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是词人,也是将领;他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他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与苏轼合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他致力于收复故土,恢复山河,一生未休,他是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他的作品

  • 大宋诗人辛弃疾,无论是用剑还是用笔他一直在战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辛弃疾

    大宋诗人辛弃疾,无论是用剑还是用笔他一直在战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词有婉约之美,有豪迈之壮。他以词赋闻名于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精忠大义,与岳飞齐名。论文采词作,与苏东坡不相上下。他写杀敌报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看

  • 岳飞和辛弃疾: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将”形象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宋朝

    你真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将”形象的人,舍此两位,更有其谁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起"儒将"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觉得他文采飞扬,而且还能出谋划策,率兵打仗,但是严格的来说诸葛亮只能叫做文臣或是谋士,儒则儒之,没有将的成分,毕竟整天摇鹅扇的诸葛亮不会武功,虽

  •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率50人怒闯金军5万人大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疾,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辛弃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于“战狼”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两年来由于电影《战狼》的火热,我国军人英勇无畏,敢于只身深入虎穴拯救同胞的举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震撼,为之倾倒,实乃当之无愧的“战狼”。然而,像这样的“战狼”,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这非

  • 临终时大呼“杀贼!杀贼!”,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是与苏东坡双峰并峙的豪放派词人,被人称为“词中之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他不仅词写得好,还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谋略过人,胆识惊人,在万马军中来去自如,与“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的李白一样,都是能文能武、尚义任侠、快意恩仇的人。若单论武功谋略,辛弃疾是要强过李白的,毕竟

  •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疾,南宋

    在历史长河中,辛弃疾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有很多,每个时期都有指定的代表人物。比如说汉朝初年的萧何,张良,唐朝初期的魏征,房玄龄等。著名的武将也有很多,我们熟悉汉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卫青,霍去病能力在中国古代名将里面都可以排进前

  • 重用辛弃疾的权相韩侂胄,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侂胄,南宋

    关于韩侂胄究竟是善是恶,其实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在这里也不敢妄下论断。《宋史》中将他与蔡京、黄潜善等人同挂名于奸臣之列,批判他大权独揽、打压道学、燃起战火导致民不聊生等等一堆罪状。然而,当我们平静下来审视他这一生所为,却又发现他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个胸有大才的政治高手,也是个给大宋背锅的可怜人。韩侂

  • 带50骑兵勇闯5万敌营,辛弃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疾,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辛弃疾,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辛弃疾,中国历史上被诗歌隐藏的伟大军事家,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辛弃疾的一生:收复失地,忠君爱国。辛弃疾名气很大,和苏轼,李清照同一等级。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控制的北方,他的父辈们虽然在金人的朝廷担任官职,但是事实上辛弃疾祖上是被金人劫掠过去

  •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及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整体赏

  •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及词作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