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介书生虞允文是怎么赢得采石一役的?

揭秘:一介书生虞允文是怎么赢得采石一役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58 更新时间:2024/1/10 20:14:54

你们知道虞允文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金皇统九年十二月(1150年1月), 金熙宗完颜亶 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 所弑,终年31岁。

完颜亮遂即位为皇帝,时年27岁,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未几,诛杀反对自己的宗室勋贵数百人,众多宗室大臣被满门除绝,甚至连其嫡母徒单氏也被处死。完颜亮在位十二年,为人残暴狂傲,淫恶不堪,杀人无数。金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遂发大军南征宋朝,这个残暴狂傲的帝王将在采石之战最终兵败身死,而获得采石之役胜利的正是南宋名臣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当时宰相秦桧当权,虞允文等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秦桧死后,虞允文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公元1160年正月,虞允文作为使者出使金朝,在出使的沿途中,他看到金人在不断的运输粮草、建造战船,并且听金人说起皇帝完颜亮非常仰慕南朝的繁华,回到临安之后,他连忙汇报了出使的见闻,他大胆判断金朝正在准备南侵,因此建议宋高宗加强淮、海两地的防御力量。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征调大军,兵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完颜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并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

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帅,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奉命督促李显忠赴任,并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就这样,一介文弱书生虞允文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虞允文命令把战船分作五队,一队埋伏主力精兵,停驻在长江中间,准备交战,两队停泊在岸边两侧作为接应,另外两队作为预备队隐藏在山后的港湾里。完颜亮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宋军用强弩劲射,又使用霹雳炮轰击,金军无法抵挡,许多敌船被撞沉,有的翻覆在江面。接连败北的完颜亮见采石无懈可击,只得退回和州,接着逃往扬州。

而采石矶大战后,虞允文估计金兵会转战扬州,随之到镇江防守,并在江边演习水军造势,以震慑金军,金兵打了几次败仗,都害怕作战,有些将士甚至暗地里商量逃走。隔岸的宋军刚打了胜仗,士气高涨,严阵以待,金军强渡无望,而完颜亮一贯用法苛严,使金军将士进退两难。完颜亮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命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南侵,否则一律处死。完颜亮的这一举动立即就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与其子王祥等联兵反叛,缢杀了完颜亮,十二月初,金军退走,宋军乘机收复两淮地区。之后,金世宗为了稳定内部,派人到南宋议和,宋金战争又暂时停了下来。

虞允文一介书生,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此战大胜保了南宋100年,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据说,我们的毛主席在看完他的事迹后,曾赞叹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允文到镇江探望病中的老将刘锜时,刘锜拉着他的手说:“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我辈愧死矣!”次年,虞允文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大力提拔贤良之士。乾道八年(1172年),再任四川宣抚使。淳熙元年(1174年)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1177年),追赠太傅,谥号“忠肃”。虞允文有三个儿子,直秘阁虞公亮、知开州虞公著、武宁守虞杭孙。一共有十二个孙子,其中虞刚简最有名,官至利州路提刑。

标签: 虞允文南宋

更多文章

  • 虞允文曾让金国损失60万大军,为何在历史上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允文,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虞允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金国出雄主众所周知,纵观两宋历史,历代君王莫不以文制武。以致终两宋朝祚,武事荒殆,边防废弛,外强环伺。甚至到了北宋末年竟被仅有几百万人口的金国攻陷国都,从此神州陆沉,偏安一隅。然而,即便如此,于北宋一脉相

  • 虞允文:一个文臣一站就成了万人敬仰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允文,南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虞允文。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自幼聪敏,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如此智力,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自然是走上了读书学文的道路,兵家武艺这些“下贱”东西,那是碰都不能碰的。宋朝讲究补荫,虞允文也因为父亲为官的缘故

  • 抗金儒将虞允文,他为南宋做过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允文,南宋

    说到虞允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提起宋朝,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是一个失去血性的王朝,面对敌人只知道妥协,然而事实宋朝并不缺乏敢于反抗的人,武将有岳飞,文臣有虞允文。岳飞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讲讲虞允文。他是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出生于公元

  • 李庭芝简介:李庭芝成就以及历史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网络配图1219年,李庭芝生于随

  • 真实的李庭芝是什么样的?死守孤城屡挫强敌,气节不输文天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他死守孤城屡挫强敌,气节不输文天祥,名气却差了十万八千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将领,一生忠心为国,山河动荡之时勇挑重担,以大智大勇与强敌抗衡,战功卓著。他受奸臣陷害,虽冤屈遭贬,但国难当头仍不计前嫌浴血奋战,最终慷慨殉节。他和名臣文天祥

  • 李庭芝为什么会拒绝忽必烈和降帝九次招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宋朝

    对南宋悍将拒绝忽必烈和降帝九次招降,扬州保卫战怒怼元军至死方休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一片幅员辽阔的土地,既是南宋统治的物质基础,也是保卫南宋政权的屏障。扬州(今江苏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也是淮南的军事重镇

  • 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刘锜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锜是将门虎子,他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儿子。刘锜长得很帅,估计遗传他老爹的。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军队中,让他耳晕目染,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长大后的刘锜更是勇猛无敌,箭法了得。据说,有一次,西夏派使者来议和,

  • 刘锜一个和岳飞比肩的名将,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岳飞比肩的名将刘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北宋被覆灭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不过金兵依旧派出大军进行攻打江南地区,但随着赵构对武将的重用,军民们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加,几年下来金军的损失很大,特别是在1135年时,金军只能和伪齐军进行联合攻打宋军。按理说在岳飞、

  •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一生战功赫赫,晚年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刘锜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锜,乃是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长相俊美,声如洪钟。在年少之时,他便跟随父亲刘仲武一起四处征战。有一次,兵营门前的大缸中盛满了水,刘锜对着水缸挽弓射箭,正中水缸,将箭矢拔出后,水便从箭孔中喷涌而出。接着刘

  • 率领1万大军打败金军10万铁骑,刘锜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北宋被覆灭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不过金兵依旧派出大军进行攻打江南地区,但随着赵构对武将的重用,军民们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加,几年下来金军的损失很大,特别是在1135年时,金军只能和伪齐军进行联合攻打宋军。按理说在岳飞、刘光世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