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最后死在了什么地方

郭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最后死在了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4/1/2 2:22:25

郭宝玉(生卒年不详),字玉臣,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人,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代。成吉思汗时期的著名大将。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朝末年,他被封为“汾阳郡公”兼猛安(猛安:金初期女真族军队组织名称,辖3000户。金军南下中原时,有些猛安迁移于河北、山东一带,授田定居,相当于地方组织),领兵驻扎于定州(今河北定县)。1201年,金将独吉思忠领兵三十余万筑乌沙堡(今河北张北县西北)以防御蒙古军。1211年,蒙古汗国太师木华黎率军南下,打败了独吉思忠,郭宝玉以其所部投降蒙古军。

郭宝玉,字玉臣,华州郑县人,唐中书令子仪之裔也。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末,封汾阳郡公,兼猛安,引军屯定州。岁庚午,童谣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既而太白经天,宝玉叹曰:“北军南,汴梁即降,天改姓矣。”金人以独吉思忠、仆散揆行中书省,领兵筑乌沙堡,会太师木华黎军忽至,败其兵三十余万,思忠等走,宝玉举军降。木华黎引见太祖,问取中原之策,宝玉对曰:“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图金,必得志焉。”又言:“建国之初,宜颁新令。”帝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其余杂犯量情笞决;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汉人有田四顷、人三丁者签一军;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户与军户同;民匠限地一顷;僧道无益于国、有损于民者悉行禁止之类:皆宝玉所陈也。主:“帝将伐西番,患其城多依山险,问宝玉攻取之策,对曰:“使其城在天上,则不可取,如不在天上,至则取矣。”帝壮之,授抄马都镇抚。癸酉,从木华黎取永清,破高州,降北京、龙山,复帅抄马从锦州出燕南,破太原、平阳诸州县。甲戌,从帝讨契丹遗族,历古徐鬼国讹夷朵等城,破其兵三十余万。宝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顷,乃苏。寻复战,收别失八里、别失兰等城。次忽章河,西人列两阵迎拒,战方酣,宝玉望其众,疾呼曰:“西阵走矣!”其兵果走,追杀几尽。进兵下挦思干城。次暗木河,敌筑十余垒,陈船河中,俄风涛暴起,宝玉令发火箭射其船,一时延烧,乘胜直前,破护岸兵五万,斩大将佐里,遂屠诸垒,收马里四城。辛巳,可弗叉国唯算端罕破乃满国,引兵据挦思干,闻帝将至,弃城南走,入铁门,屯大雪山,宝玉追之,遂奔印度。帝驻大雪山前,时谷中雪深二丈,宝玉请封山川神。壬午三月,封昆仑山为玄极王,大盐池为惠济王。从柘柏、速不台二先锋收契丹、渤海等诸国,有功,累迁断事官,卒于贺兰山。

木华黎将郭宝玉引见于元太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向郭宝玉询问攻取中原的策略。郭宝玉说,中原地区金朝的势力仍很雄厚,不可轻视。应先征服西南地区的吐蕃、南诏国等,然后利用这些力量攻击金朝,必可统一中原。他还向太祖献策说:建国之初,一制定颁布新的法令。成吉思汗吸收他的意见,发布了五项命令,如:行军作战,不得枉杀无辜;除对有重罪的囚犯可处死刑外,其他犯人可量情处以杖责,凡无益于国,有损于民的寺院道观禁止活动等等。

成吉思汗准备西征,授郭宝玉抄马都镇抚之职。公元1213年郭宝玉随木华黎领兵南下,取永清,破高州(故治今内蒙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降龙山(在今大凌河上游),攻占了今辽西地区。接着,从锦州入山海关,经过燕南,攻占了太原、临汾一带。1219年,他随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打败了西辽的残余力量,占领了今新疆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继而越过忽章河(即今锡尔河),进至咸海以东,打败了花刺子模的军队,控制了阿姆河上游地区。1222年,蒙古军全歼花刺子模新王的军队,1224年占领花刺子模全境(东至印度河,西南至底格里斯河下游)。郭宝玉征战有功,被任为断事官(断事官:蒙古汗国管理政务的官职)。由于战线过长,加之气候不适应,蒙古军队东撤。东还途中,1226年郭宝玉因病卒于贺兰山军营中。

标签: 元朝郭子仪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时期的著名大将郭宝玉都做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人物事迹率蒙军横扫花剌子模郭宝玉,字玉臣,是金元之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为唐朝名将郭子仪后裔。郭宝玉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末时被封为汾阳郡公,屯兵定州(今河北定县)。1210年,郭宝玉投降蒙古,由木华黎引见给成吉思汗,并献定中原之策,因此颇受成吉思汗器重,被视为心腹。成吉思汗知郭宝玉足智多谋,

  • 成吉思汗心心念念的女子是谁?合答安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合答安,元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合答安的故事。元朝是蒙古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成吉思汗的功绩远超一般的皇帝,由于他的高瞻远瞩,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王朝,这样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身边总有美女环绕,但他却对一个年过四十、当过奴隶的女

  • 合答安出身不高贵相貌又不出众 成吉思汗为什么还对她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合答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合答安和成吉思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吉思汗念念不忘的这个女人名叫合答安,是奴隶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合答安并不是很漂亮,可成吉思汗崛起后,身边早已美女云集,为何却会对出身不高贵,相貌不出众的合答安念念不忘呢?(合答安剧照)事情还要从成吉思汗和合答安的相遇说起

  • 合答安的一生有多传奇?年过四十做过奴隶,依旧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合答安,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答安的一生有多传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元朝是蒙古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成吉思汗的功绩远超一般的皇帝,由于他的高瞻远瞩,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王朝,这样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身边总有美女环绕,但他却对一个年过四十、当过奴隶的女人念念不忘,

  • 合答安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她与铁木真有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合答安,宋朝

    合答安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和许许多多的皇帝一样,成吉思汗的后宫也是嫔妃众多。而且,随着蒙古帝国版图的扩大,臣服的国家越来越多,数不尽的年轻貌美女子更是纷至沓来。然而,在他的事业上升阶段,他却娶了一个并无过多才貌,年过四十的女子为妻,还封为皇后。事

  • 【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刘燕歌,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燕歌

    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刘燕哥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娥眉远山。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①阳关:泛指送别之地。②锁雕鞍:意谓留住。评解这首送别小词,表现了作者无限惜别之情。上片写别离之难。无计留君住,只得送君去。临别依依,眷恋之情,溢于言外。下

  • 刘燕歌是什么人,元代歌妓刘燕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刘燕歌,生平事迹不详,相传为元代歌妓,现今存小令一首,即这首《太常引》。人物简介刘燕歌,又作刘燕哥,生活于宋末元初,生平已无考,只知其为歌妓。《青泥莲花记》云:刘燕歌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刘赋《太常引》以饯,至今脍炙人口。又《古今词话》亦云:刘燕歌有饯行太常引词,传唱一时。《全元散曲》未载刘曲,从《

  • 元代顺时秀是哪里人?顺时秀籍贯生平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顺时秀

    在我国元代戏曲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涌现出一批才艺双全、容貌美丽的杂剧女艺人。这些著名的杂剧女伶们,按照当时的梨园习俗,其艺名往往冠以“秀”字,诸如顺时秀、珠帘秀、天然秀、忠都秀、大都秀等等。她们犹如大元帝国蓝色夜幕中,一颗颗耀眼夺目的明星,一粒粒璀璨生辉的宝珠,成为有元一代大众娱乐文化的主角,粉丝崇拜

  • 《卖花声·怀古》作者张可久,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可久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两曲都采用对比手法,前曲以凄清景象和繁华盛事对比,后曲以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对比。语言凝炼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前曲典雅工巧,代表了张可久散曲

  •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所写的一首散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

    《人月圆·山中书事》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所写的一首散曲。此曲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