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代顺时秀是哪里人?顺时秀籍贯生平考

元代顺时秀是哪里人?顺时秀籍贯生平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4/1/1 23:38:29

在我国元代戏曲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涌现出一批才艺双全、容貌美丽的杂剧女艺人。这些著名的杂剧女伶们,按照当时的梨园习俗,其艺名往往冠以“秀”字,诸如顺时秀、珠帘秀、天然秀、忠都秀、大都秀等等。她们犹如大元帝国蓝色夜幕中,一颗颗耀眼夺目的明星,一粒粒璀璨生辉的宝珠,成为有元一代大众娱乐文化的主角,粉丝崇拜的偶像,成为文人笔下描绘歌咏的对象,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民族记忆。这些扮相俊美、歌喉婉转、演技精湛、风华绝代的杂剧女演员,可谓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著名戏曲演员,第一代表演艺术家。

然而,令后世人深感遗憾的是,由于古代艺人、女伶的社会地位的极端低下,她们成为正史记载上的空白点,即使传留有记载她们个人信息的有关野史笔记,也往往是只言片语,以至于这些才貌双全的杂剧女伶们的故里籍贯几乎都湮没失记,绝大多数无从考证出来。有的杂剧演员的籍贯,戏曲学术界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例如著名女伶珠帘秀的籍贯,有人说是大都人,有人说是洛阳人,还有人说是扬州人,几乎一团乱麻,难以理清。在这种情形下,根据千百年来流传的来自于广大乡村街坊的民间传说故事、奇闻异事,来尝试性的考证一些元代女伶的祖籍之地、生平事迹,就是一个下而求其次的办法了。这种考据,虽说不一定达到历史真实,但或许能接近真相。至少,能为我们的戏曲史学术界对于这些女伶们籍贯的研究,提供一点参照。

在其中,关于元代著名女伶顺时秀郭芳卿的祖籍,就是既无正史记载,也无野史传流的典型例证。本文谨根据在笔者故乡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故事,来考察郭芳卿的籍贯以及生平。

(一)

在河北省沧州地区东南部,有一条发源于山东省德州地区,并在海兴县注入渤海湾的泄洪、灌溉之用的大河,名唤宣惠河。这条河流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朝廷拨款疏通大禹治水治理过的九河之二的胡苏河和釜覆河的残留河道而凿挖形成了一条河流,并取名“宣惠河”,取其“宣泄水患,惠及黎民”之意。宣惠河,就像一张“西北望,射天狼”的强弓硬弩,在沧州东南部茫茫大平原上划了一道美丽而劲挺的弧线。在东光县与南皮县交界处,在宣惠河弓背的背弯东南四五里之处,在元代的时候,有一条自西南流向东北方向的宣惠河的支流“流口河”。此河年久淤积失于疏通,现在一部分河道已经湮没无迹可寻,一部分旧河道在文革期间被利用来开挖了现在的宣惠河支流“大黄沟”。流口河在河水泛滥的年份,在沿岸地势低洼处冲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流口”沟坑。明朝朱棣皇帝永乐二年(1404年)的大移民潮中,有来自山东青岛市即墨县的两户移民姜姓和丁姓曾经在一处很大的流口河的流口处的西北方,择地建村定居,形成了现今的“流口姜”和“流口丁”两个东西毗邻的村庄。

在流口姜村西南三里处,在元代的时候,在流口河的南岸,曾经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小王庄,河上架有一条拱形的砖砌小桥连通北岸。由于元朝末年的战乱,尤其是在打着“清君侧”旗号造反的燕王朱棣的军队与明惠帝朱允炆的平叛的皇家部队在沧州地区进行的三年的惨绝人寰的拉锯战期间,以及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在河北进行的报复性的丧心病狂的烧杀抢光式的“燕王扫北”大屠杀事件中,河北居民,或被杀,或逃亡,几乎十室九空,人烟稀少。

(二)

据故老代代口耳相传,在元朝的时候,小王庄的一户郭姓人家曾经出了一个红透半个京城的非常有名的歌女,小名叫小卿,成名以后大号叫芳卿。这郭小卿不仅容貌美丽非凡,人长的漂亮,而且有一副歌喉婉转的好嗓子,歌声悠扬圆润,戏也演的出神入化,什么角色都能演的活灵活现。郭小卿的父母生有五个姑娘,没有儿子,她在姐妹行里排第二。郭小卿的爹娘因为家里孩子多,生计艰难,养不起,又一门心思想生个儿子,接续香火,因此上从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进了一个来小王庄耍杂技的戏班。后来,郭小卿几经辗转,去了当时元朝的京城大都城的教坊司唱杂剧。在小王庄的村北三里之处,有一片方圆数百亩的低洼之地,蒲草芦苇丛生,荆榛遍布,柳林蓊郁。这里有几十座十米高低的土岗高岭,据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攻打盘踞在宣惠河两岸的属于狄人部族的孤竹国的军队时修筑的,俗称齐桓公“射雉台”。据说郭小卿的爷爷略懂风水之术,认为某处岗岭隐有龙脉,风水绝佳,临终前便告诉郭小卿的父亲等他去世后将其埋在此处,将来家里会出一个皇上,一个娘娘。郭小卿的父亲对此半信半疑,心想自家至今还没有生出儿子,怎么出个皇上呢;自家属于世代农门、寒门,怎么会出娘娘呢,难道自家祖坟上真的会冒青烟吗?但是不忍拂逆老父的愿望,于是将老父埋葬在指定的地点。郭小卿的爷爷年轻时因故得罪了村内一王姓土财主,两家也可算是世仇了。有道是纸里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郭小卿家祖坟会冒青烟,将出皇上与娘娘的风声很快就传到了王财主耳朵里。王财主闻听此事之后,非常害怕,如坐针毡,坐卧不安,茶饭不香,认为郭小卿家无论是出了皇上还是娘娘,都会找他报复的,于是日夜愁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小王庄内有一观音寺,后世俗称为“南大寺”。寺内供奉的是观音菩萨,香火颇为旺盛。有一年,来了一个善看风水的南蛮子寄宿在南大寺内。王财主知道了欢喜非常,手拿重金去观音寺里找那个风水先生讨求破解郭小卿家祖坟龙脉风水的方法。这位风水先生明白王财主的来意后,跟着王财主到村北郭小卿家祖坟所在之地转了一圈,于是告诉王财主只要派人将某处岗岭从中间挖断即可破坏此处的风水,郭小卿家就不会出皇上与娘娘了。王财主闻听此言,不由得心中暗喜,过了些时日就雇人到那处岗岭取土垫宅基地,几乎将这一处岗岭铲为平地。而且,令人好奇的是,挖土的人是竟然在这处岗岭低下挖出一个陶制的土龙器物来。后来,郭小卿家要出皇上与娘娘的也算应验了。因为若干年后,郭小卿在大都的戏台上唱戏时真的既扮演过皇上,也扮演过娘娘;并且还多次进宫,为真的元朝的皇帝元文宗及其皇后演出过杂剧。

(三)

民间传言,郭小卿曾嫁给一个官宦人家做小妾,备受那位大官的凶悍霸道嫉妒成性的大老婆的虐待凌辱;年老色衰以后,又被那位大官赶出家门;为了生计,重新登台献艺演出歌唱;老年后,流落江湖,沿街乞讨,返回故里东光小王庄。据说,郭小卿去世后,被族人安葬在村北的某处高岗土包之下。后世的当地人将其坟墓俗称为“歌女坟”。数十代后,当地村民给说走了字,又唤作此处田地为“鸽子坟”地,或者“小坟”地。(这种地理名称被说走音、读白了音的事例,可谓随手可找。例如,东光县境内有一条宣惠河的很大的支流“沙河”,也叫“王莽河”,据传是王莽当皇帝时给挖凿疏通的。当地人说走了音以后也唤作“王八河”。)

这些几十座十余米高低不一的土包岗岭,也即传说中的齐桓公“射雉台”,在上个世纪的文革期间大搞“平整土地”时,以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地村民不断挖土垫宅基地、修房盖屋的过程中,逐渐被铲平,有的如今只剩下不足两米的土堆了。

令人不无唏嘘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换,郭小卿的坟墓如今也湮没在星罗棋布的农田沟渠之下,或者茫茫荆榛蒲草之中,已无踪迹可寻了。殊为叹叹!

今夜星光灿烂,此时已经是“南斗阑干北斗斜”,夜色阑珊。推窗望向正月里那春寒料峭的夜空,我仿佛看到夜幕中悬挂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戏剧之星,那或许就是大元帝国时代杂剧舞台上曾经最为耀眼的女伶郭小卿吧。

谨以此拙文深深缅怀、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代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的杂剧演员——顺时秀郭芳卿!

标签: 顺时秀

更多文章

  • 《卖花声·怀古》作者张可久,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可久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两曲都采用对比手法,前曲以凄清景象和繁华盛事对比,后曲以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对比。语言凝炼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前曲典雅工巧,代表了张可久散曲

  •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所写的一首散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

    《人月圆·山中书事》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所写的一首散曲。此曲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

  • 张可久是什么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张可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

  • 兀良合台做出的成就都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云南

    主要成就忽必烈北归后,大将兀良合台担负起平定尚未臣服大理国东部地区的重任。云南地区在南诏崛起以前,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长期都在东部的滇池和曲靖地区,也就是古滇国和古夜郎国的首邑所在地。南诏崛起于洱海附近后,南诏国及其后的大理国长期以洱海边的城邑作为自己的都城,使得洱海地区超越滇池地区成为云南的中

  • 元朝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 蒙古帝国名将兀良合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1201—1272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人物生平随军西征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东城子山)。1235

  • 元朝统一作出极大贡献的将军 蒙古帝国猛将兀良合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东城子山)。1235年随诸王拔都征钦察、兀鲁思、阿速、孛烈儿诸部,分兵后随拜答尔深入孛烈儿(波兰)﹑捏迷思(德意志)等部,攻陷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后又在莱格尼察战役中大败波德联军。1248年,贵由汗去世,汗位空缺三年,兀良合台因是蒙哥身边一怯薛

  • 博尔术到底是何许人 他和成吉思汗的到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看过明大的人都应该记得其中有一期,讲的是成吉思汗陵墓的陪葬品,其中有说魏大勋所饰演的保安是博尔术的铠甲重生而来的。那么这个博尔术到底是何许人?他和成吉思汗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博尔术从以智勇闻名,在他他13岁那年,草原上有一个部族要偷走成吉思汗的宝马还将成吉思汗重伤,幸好遇见博尔术领众追夺,谁知追上后寡

  • 有关于博尔术的轶事有哪些 他的后代子女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轶事典故相传也速该巴特死后,乞颜部族的人多跟随泰赤乌部离去,没过多久,少数留下的人也纷纷离开。当时的乞颜部族仅剩8个人(也速该正妻:柯额伦夫人 别妻 长子铁木真及其同父同母兄妹 铁木格 铁木伦 合撒儿 同父异母弟弟别勒古台 老奴“踢不走”) 和八匹马。有一群盗马贼偷走了这八匹马,铁木真在追寻途中遇见

  •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折桂令·春情》

    《折桂令·春情》写得真挚自然,纯乎天籁。题目为春情,写的是少女的恋情。下面是这首元曲的赏析,欢迎参考!折桂令·春情元代: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译文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

  • 《水仙子·夜雨》元代曲作家徐再思,风格自然清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不但写伤秋的情怀,也包含了羁旅的哀怨,更有对父母的挂念。作者先写秋叶和秋雨勾起了心里的烦愁。梧桐落叶声声似乎提醒人秋天来了,雨点打在芭蕉叶上也仿佛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三更才勉强入眠,不过三更就又醒了来,连一个好梦都没法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