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与三村名有什么渊源吗?详解廉颇与三村名的渊源

廉颇与三村名有什么渊源吗?详解廉颇与三村名的渊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1/21 4:31:42

廉颇与三村名有什么渊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前262年,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迎战。廉颇认为,秦国想以快取胜,赵国军队应该高筑堡垒,尽量的和秦国对峙,才有可能赢得战争。

秦国攻打不得,急的是抓耳挠腮,结果赵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革职后,不放心赵括,给赵括提了一些建议,但赵括却全然不采纳。廉颇非气愤,大怒之下,交出帅印,骑马驰奔,要回邯郸。

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卸职,干脆走了吧;一会儿又觉得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万生灵乃赵国元气......,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

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真的能让店家上一盘熟牛肉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但现存刊本中却是署名施耐庵与罗贯中,其讲述的是在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被逼落草为寇、替天行道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真的能让店家上一盘熟牛肉吗?在《水浒传》的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

  • 中日甲午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末期,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东西方列强都将手伸向中国。日本早就对中国朝鲜窥视已久。中国对日本的野心也有所察觉,中法战争后也积极建立水师。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6月8日抵朝。日本以欺诈手段诱使清军

  • 贞观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的吗?司马光为什么要这么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贞观之治,历史解密

    贞观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的吗?司马光为什么要这么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

  • 同治帝神秘驾崩,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同治,清朝,野史秘闻

    皇室说他患天花而亡,非常好理解。自他们入关以来,皇室成员得天花是很经常的事情,甚至就连玄炫,他小的时候都曾出过天花,所幸大难不死。现在人们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是从关外来的,对于天花这种病毒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清朝的正统史书以及御医的相关诊治记录,都可以作为依据。当时的档案中,详细记载了同治自得病

  • 刘伯温死后 ,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手下可谓是能人辈出,文有李善长、.刘伯温、宋濂,武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在这些人中,又以刘伯温的名声最响,留下来的传奇故事最多,但就官职赏赐而言,刘伯温在这群人中甚至排倒数。明朝开国后大封功臣时,以刘伯温的定鼎之功,被封为诚意伯(伯爵),岁禄200石,官职是御史中丞,御

  • 窝阔台在任内有着哪些政绩?为何被忽必烈追尊为太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229年窝阔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

  • 为什么说垓下之战中,项羽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你们知道垓下之战,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对抗。影响着当时天下的时局。这场长达5年之久的对抗,最终以刘邦的胜利为结束。西楚霸王项羽一生战绩无数,打败过许多强大的对手,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消灭了十倍于己的敌人,不由让人扼腕叹息,为何垓下之战,最终项羽失败。有一种结论就是说,

  • 夷陵之战导致蜀汉走向衰落,为何诸葛亮没有劝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夷陵之战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一次关键的战役,它也被列入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刘备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东吴将领陆逊所败。这一次战役,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那么,当时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难道没有看到这场战役的危害吗?他为什么不去劝谏刘备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刘备

  • 孙殿英敢挖清陵,为何不敢盗挖明十三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近代,孙殿英,野史秘闻

    孙殿英敢挖清陵,为何不敢盗挖明十三陵?好汉孙殿英,挖了清东陵,盗了满清皇室的祖坟,为的是什么?对外,孙殿英还可以有这样的借口。孙殿英祖上是明朝的孙承宗,祖宗三代尽皆被满清给杀害了,孙殿英的这次盗墓之举,实际上是为了报仇。此外,孙殿英的这般举动,也相应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句口号,可以说,这表面功

  • 东吴大帝孙权长女孙鲁班简介:因谋划诛杀孙綝,被流放于豫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鲁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