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稷的传说:“农神”后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稷的传说:“农神”后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97 更新时间:2024/1/14 7:22:24

后稷之所以被称之为“农神”,是因为他在农业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得当时的社会向前进了一大步,更使得人们的生活从生存的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后稷铜像

后稷从小便喜欢研究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做了很多实验,研究出了很多比较好的方法。他也没有藏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其他人,在他的帮助下,农民的收成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附近的农民对他的贡献也非常感激。

后稷也没有因此而停住脚步,甚至走遍天下遍尝百草,只是为了尝试新的品种,改善人们的生活,而他之所以是农神,也和他遍尝百草的事迹离不开关系。据说他遍尝百草,感动了天帝,天帝特意派人给他送了百谷的种子和种植的方法,后稷用天帝给的种子播种,果然获得了大丰收,随即他又将这样的方法教给了各地的农民,所以农民将改善他们生活的后稷奉为神明,这也是后稷为什么是农神的原因。

当然,农民们之所以将后稷奉为神明和他们自己本身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希望神明眷顾的美好愿景息息相关,毕竟那个时候,百姓对于神明还是非常信仰的。

后稷一生为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苦于钻研的精神,和他乐于奉献的品德,都是他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神的原因,如果他藏私,仅仅只是将成果运用在自己的身上,估计他也就是一个钻研家,而不是人人都尊崇的农神了。

后稷的传说

关于后稷的传说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他的出生,相传他是黄帝的第五代子孙,他的母亲是帝喾的嫡长女姜嫄。

后稷雕塑

有一天,他的母亲姜嫄在郊外散步时,看到了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巨人脚印,心中非常震惊,也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么大的一双脚。在姜嫄的震惊中,她突然觉得有一股暖流从身体的各处流过,让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这种舒服还夹杂着一丝欲望,那就是踩到那个巨大的脚印上去。

她在这一丝欲望的引导下,将脚套在了巨大脚印的大拇指上,随即她便感觉自己的肚子里面有轻微的动,就像胎动一般。姜嫄虽然很惊怕,但却又无能为力,随即怀胎十月将孩子生了下来,即后稷。姜嫄一直都以为自己的儿子肯定是个妖怪,便生了想要把后稷丢弃杀掉的心思。她将后稷丢在狭隘的巷子里,但从巷子经过的牛马都自觉绕开了后稷,根本就没踩到过婴儿身上,哪怕是一次失误也没有。

后来姜嫄又将后稷丢弃在山林里,但碰巧人太多,便没有丢成功。再后来,姜嫄愈发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个平凡的人,她就将孩子直接扔到了冰河上,只是还未等她走远,忽然飞来了一只大鸟,用自己的羽翼将后稷护住,姜嫄以为这是神的旨意,便将后稷抱了回来。

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他为人们稼穑,他尝遍各种野生植物,找到了人们能够食用的植物食材。而后又想办法将野生植物变成自己种植的农作物,让人们不再长途跋涉的寻找食物。

后稷教民稼穑

稼穑的意思就是种庄稼、收庄稼。

后稷像

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只能茹饮血,对于吃的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的,并且在自然界中,可供人们食用的食物并不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情常有发生,后稷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生了,他看着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经常为了吃的发愁,就决心想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够使得人们有充足的食物食用,保证他们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他上山尝遍了各种野生植物,来确定哪些野生植物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不能够食用的,哪些能够食用的野生植物吃起来会比较好吃,哪些能够食用的野生植物不好吃,经过了重重磨难,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大量可供生存的食物。

可是,后稷没有因为找到大量的食物而感到满足,而是看到了人们为了找到这些能够食用的野生植物很辛苦,他便开始思考着如何能让人们不这样辛辛苦苦的走好远好远的路去找吃的,如何让人们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找到食物,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食物能够长到人们生活的地方。后稷便开始细心的观察自然界中所有能够使得植物生长的细节,比如从飞鸟口中掉落的种子,再比如人们吃完的果核,它们在掉落在地上之后,来年就会长出新芽,长出新的果实。他更细心的发现这些植物的开花结果与天气和土壤也有关系,于是他利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土壤来指导人们开始有计划的耕种。相传后稷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遂将百谷种子派人送给了后稷,人们自此之后的生活不再是茹毛饮血,而是丰衣足食。

后稷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稷,相传是黄帝的第五代子孙,是舜时期专管农业的农官,教人们如何耕种和收获庄稼,原名叫姬弃,被认为是稷和麦的最开始种植者。

后稷雕塑

首先后稷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面对人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他想要改变;面对人们长途跋涉的辛苦找食物,他想要改变。

其次,后稷是一个踏实干活的人。他并不是一个只想不做的人,他上山尝遍各种野生植物,能吃的、不能吃的,好吃的、难吃的,只为能够为人们找到更多吃的,以能够生存;他细心观察着野生植物,看它们如何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再次,后稷是个有志向、能吃苦且聪慧的人,他的志向便是能让人们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所以他毕生都在为之奋斗着,最后被人们尊称为“农神”。后稷尝遍各种野生植物,经历了层层磨难为人们找到可以维系生命的植物食材,这样的苦即使是今日的你我已经有了知识的前提下,也未必能走遍山野做得到。不是每个苹果的掉落都能砸到爱迪生的头上,更不是任何一个人随便的看两眼,食物就能轻而易举的种出来,这需要智慧的思考,更需要一次又一次耐下性子来的尝试。

最后,后稷是个不断进取的人。在找到野生植物作为食用素材后,他并没有得到满足,他开始思虑如何种,如何能够种出来好的农作品。

标签: 后稷的传说

更多文章

  • 周朝始祖农神后稷 后稷为何被母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稷,

    在上古神话中,除了神农,还有一位在农业上造诣颇深的即为后稷,后稷是黄帝玄孙,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周朝始祖农神后稷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后稷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后稷被尧举为“农师”,被舜

  • 周朝始祖后稷系农业专家:曾遭母亲狠心丢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朝,后稷,先祖,

    刘黎平说《诗经》之中华民族是个务实的民族,因此缺乏像《伊利亚特》、《奥德修斯》那样的长篇叙事神话史诗,即使有神话故事,也大多是单个片段或单个人物,不像古希腊那样演变成诸神的宏伟战争。当然,任何一个民族在描述自己的祖先时,总难免会添加些神话因素,即神化了的先祖故事,中国也不例外,只不过没有像古希腊、古

  • 解密三国:曹操杀掉大功臣许攸为何没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许攸

    曹操的一生有几个重要转折点,最重要的莫过于官渡之战,这一仗能打赢许攸的功劳最大,甚至可以说是他扭转了整个战局,是他帮助曹操从被动转为主动,最后大获全胜。许攸原来是袁绍的主要智囊之一,相当于袁军参谋长一类的角色,袁绍对十分仰仗。官渡之战进入到焦着阶段,曹操眼看顶不住了,许攸却出人意料地临阵反叛,来到了

  • 许攸与曹操:三国历史上试探与反试探的烟幕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操,许攸

    沙场之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对决,比的是武力和谋略。放下武器,转入面对面的和谈,这谈话的内容,当然不是说说天气、谈谈物价,大家的目的,不外是通过一番言谈,摸清对方的底细和动向,争取在下一步的行动中占据主动。同时,为了迷惑对方,又会极力掩饰己方的真实状况,混淆视听、浑水摸鱼。许攸是东汉著名的谋士,他与

  • 许攸为何在袁绍关键的时候投奔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就在袁绍和曹操都在关键的时候,为自己的事业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袁绍的部队开始起了变化。因为袁绍这个人尽管表面上对人彬彬有礼,可是骨子里却非常虚伪。他拒绝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时候一旦倔脾气上来,反而对给他提意见的人来个下马威。这一点和曹操不一样,曹操越到危险的时候,头脑就越清醒。你看,当自己感到困难

  • 许攸是怎么死的?三国谋士许攸为何被许褚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攸,曹操

    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投曹操,并献计帮曹操打败袁绍,但最终也没落个善终,那么历史上许攸是怎么死的呢?许攸(?-204)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

  • 许攸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许攸被杀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许攸,三国,三国人物

    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4年,出生于河南南阳。许攸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后来因官渡之战时家人犯法而被一起抓捕而背弃了袁绍而投奔于曹操,并且为曹操设计了偷袭袁绍的囤粮地点的计策,使得袁绍因此在官渡大败。许攸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许攸是怎么死的。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

  • 曹操为什么杀许攸?曹操为何纵容部下杀许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许攸

    曹操杀许攸的原因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许攸介绍许攸,字子远,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

  • 商均的父亲外公那么出名?为什么自己一点名气也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均,上古

    都说背景雄厚,都不会太差,尧帝是他外公,尧帝三皇五帝之一,功绩累累。舜帝是他老爸,舜帝治理国家也是功勋不低。为何到了第三代,名气没有,功绩也平平。难道是应了——富不过三代么?哈哈,今天介绍下舜帝之子——商均。商均,原名义均,因出生于商(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被封于商,又被称为"商均"。 商均后来成为夏

  • 商均是商氏先祖吗?商氏先祖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均,上古

    有人说商氏是商均之后,事实真的如此吗?商均,是帝舜与女英(帝尧次女、娥皇之妹)所生嫡子,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山西蒲坂,初名义均。舜帝在垂暮之年,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义均继承帝位,而是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夏禹为感恩舜禅位于他,就将义均从山西蒲坂封到有虞氏部落为国君,义均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因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