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虎妈往事:孟母严厉地管束孟子使其成才

古代的虎妈往事:孟母严厉地管束孟子使其成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3/12/8 3:50:29

现代社会和“狼爸”相对应的,自然是“虎妈”。根据词条,大概指“恨子不成钢,采用咒骂、威胁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自己为其量身定做的道路努力”一类女性。而且,在当代,此类女性不在少数。至于她们所供奉的榜样,自然是孟子他妈。因此,孟母被标榜为古代最著名的“虎妈”,应该不为过。

孟母之所以留名千古,主要还是孟子。这孟子可是相当牛气的人物,媒体认证大概是一代儒家宗师,历史地位仅次于孔子如神一般存在的男人,或称“亚圣”。孟子的人生为何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除却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诸多史学研究者们还搬出了他妈的教育理论。于是就有了一个典故:孟母三迁。

这个典故非常出名,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

孟子他妈年轻时就守了寡,和年幼的孟子住在坟地附近的房子。这样的地段,肯定是不行的。门外成天敲锣打鼓哭天喊地的,孟子自然静心不下,也学了一些坏习惯。后来孟母一狠心,把房子套了现,在市区首付了一套房产,但在市场附近。可过了不久,孟母又不满意了,这市场市侩气毕竟太浓,按现代话讲即插队、吐痰、大声喧哗者随处可见。这肯定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于是孟母又一狠心,索性再把房产卖了,在学校旁边租了个小户型。如是,才有了后来我们熟知的孟圣人。

有意思的是,孟母榜样的力量,流转今日,衍生出了诸多热点名词,如“择校生”、“学区房”等,还间接推高了房价。不过,光搬家还是不够,我们这位“虎妈”的言传身教,或许才是孟子出人头地的主要因素。这里,又有了个典故,叫做“孟母断机”。

经过大致是这样:某日,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孟母考查儿子的家庭诵读作业,孟子毕竟当时还是小屁孩,贪玩是难免,大概也支支吾吾背不全。这下,孟母发飙了,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看着一旁惊呆了的孟子,“虎妈”厉色道:“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罢,呜咽地哭了。孟子很受触动,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古代流芳后世的“虎妈”,绝不止孟母。譬如,岳母也可上榜。当然,这岳母可不是现代俗套称呼里的“丈母娘”,而是南宋大名鼎鼎的岳飞将军的母亲。她的故事也很出名,叫做“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时候,岳飞正直年轻气盛之际。当时南宋的国际形势比较糟糕,北面金国有事没事老在骚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岳飞决定从军,当然,岳母是支持的。但当时军中风气不太好,大家也都是领着军饷混日子,打仗跟演大戏一样,敲锣打鼓很热闹,可真正金兵来了,倒是争相跑路。怕岳飞在军中染上坏风气,岳母祷告了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古代纹身技术本就粗糙,而且不太人道(宋代囚犯、逃兵有在脸上刺字的传统),还得力求不掉色。想想,这得多疼啦,恐怕也只有这位“虎妈”才下得了狠手。

不过,尽管古时“虎妈”对孩子要求严苛,但母子之间的互动,表现更多的是温情脉脉。其中最为温馨而又伤感的,莫过于《说苑》里的一个记载。记载的主人公,名叫韩伯俞。这位韩伯俞,家中有位“虎妈”。偶然有了小小的过失,“虎妈”即会杖责他,韩伯俞的姿势,总也是跪着,好不怨言。从小到大,倒也一如既然。可终于有一天,“虎妈”又祭起“法器”,一通毒打,韩伯俞趴在地上,大哭起来。“虎妈”觉得奇怪,问道,我儿,从前打你,你是和颜悦色地受了,今日为何?韩伯俞道,从前儿有过失,母亲打我,觉得很痛,晓得母亲身体很康健,今日打我,母亲的力量已不如前,晓得母亲的精力已衰,恐怕后来的日子不多,所以不觉得悲伤着哭起来了。

打是亲、骂是爱,“虎妈”棍棒出孝子,看来,也是有道理。

标签: 古代虎妈孟母三迁

更多文章

  • 岳飞的妈妈为何被评为孟母式的“三八红旗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母亲

    中国历史向来不吝惜笔墨美化帝王将相、忠臣孝子;对反面角色做得更绝情,那些倒霉的家伙被推推搡搡地押解到史册的审判台上,“叛臣列传”、“贰臣列传”、“奸佞列传”等专门的牢房将幽囚他们千秋万代,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原因,这些历史上的灰色人物或者反面角色,翻案的机会便微乎其微。历史在为这些丑恶的角色盖棺论定的

  • 孔夫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樊迟 樊迟问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迟

    樊迟是谁?樊迟是孔夫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继承了孔子的理念创办了私学,在各朝各代都得到了尊敬,被赐予了爵位。樊迟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须,他小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聪颖好学,读书刻苦,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弟子。因为幼年的辛劳,樊迟和普通学子不同,他还会种田。樊迟画像(网络图)樊迟没有成为孔圣人的学生

  • 揭秘:孔子的弟子樊迟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子路,樊迟

    相传孔子前后招收过三千多名弟子,其中被认为品学优秀的,有七十多人(有说七十七人,有说七十二人);孔子自己列过一个后来被称为“四科十哲”的弟子排行榜,榜中十人可谓优中之优。樊须,字子迟,也叫樊迟,因为是在孔子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投到他门下的,因此未能跻身“四科十哲”行列。但从《论语》所载他跟孔子的亲

  • 邓子龙是谁?抗倭名将邓子龙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邓子龙,李如松,李舜臣

    邓子龙(1528年—1598年,一说1531年—1598年),江西丰城(今江西丰城新庄镇邓家村)人,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名将、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邓子龙先于福建、广东沿海抗倭,由小校升至把总。后又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农民起义军。万历年间,又平定了金道侣起义和五开卫兵变

  • 揭秘:抗倭将领邓子龙与李舜臣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邓子龙,李舜臣,明朝

    邓子龙,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邓子龙文武俱全,不仅于抗击倭寇上立下赫赫战功,还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等,书房匾额上自题的“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文学修养。公元1558年,邓子龙中武举,江西强盗肆虐,他在讨平

  • 邓子龙真救过努尔哈赤吗?邓子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子龙,努尔哈赤,明朝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江西丰城人,是明朝著名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邓子龙文武俱全,在明朝抗击倭寇上作出重要贡献,死后被明神宗朱翊钧追赠邓子龙为都督佥事。那么这位抗倭英雄是怎么死的呢?说到邓子龙的死,就不得不提中朝两国的一场著名的海战—露梁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后向朝鲜发动战争

  • 周幽王的妃子 揭秘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褒姒

    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西周的第十二代君王,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典故,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能让作为一国之君的周幽王甘愿如此呢?褒姒(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据称夏朝末年有两条龙来到王宫,自称“褒之二君”,通过占卜得“藏之吉”,后来龙离去前遗留的口水唾液装在木匣子里收

  • 褒姒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褒姒,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平日看惯了群妃的奴颜媚骨软壳态。对于这样一个冷艳无匹的妙龄女子,周幽王感到格外新鲜,不但没有怒从心头起,反而涌起怜香惜玉之意。周幽王乐呵呵地走回宝座,正了正朝服,道:“褒姒,我封你为妃,你以后就和孤王享福,别回褒国了。今晚就进内宫好好持服侍孤王。呵呵。”褒姒听周幽王此言,知道自己已入虎穴狼穴,

  • 褒姒:强大的西周帝国的覆灭原因在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覆灭,褒姒

    中国男人最爱把祸乱国家的历史罪责往女人身上推,于是,“红颜祸水”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男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中国男人更爱祭起这一法宝,让女人们来为自己顶罪,男人们则拍一拍屁股,摇身一变就成了历史的功臣或是指点未来祸福的预言家。据说商朝是妲己祸乱灭亡的;周朝的天下是因褒姒的一次微笑而丢掉的;

  • 周文王姬昌之后:魏王魏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文王,姬昌,魏豹

    魏豹,本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先祖以封地魏为姓,建都安邑,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浚仪)。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决黄河灌大梁虏魏王假以后,魏豹从其兄宁陵君魏咎,隐迹为庶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在安徽宿县起义后,魏豹从其兄魏咎往投,陈胜着魏氏兄弟偕同故魏将领周市率兵3000,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