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庆父的生平

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庆父的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4/1/2 2:51:43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异母弟。

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买,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般,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般。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般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般。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般,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且野心越来越大。鲁闵公二年,

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之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死庆父,拥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莒国,哀姜逃往邾国。

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庆父,将其杀死;哀姜是齐襄公之女,为齐桓公宗族之女。齐桓公素来以恪守礼仪自居,哀姜此举令其大失脸面,盛怒之下,将哀姜召回,杀死了。

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公子般和闵公,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大臣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鲁庄公同母弟公子友的支持下,公子般当了国君。鲁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另立闵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想要让公子鱼带他求情,公子鱼哭着回来了,庆父听到哭声后说:"这是奚斯(公子鱼)的哭声啊!"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标签: 庆父春秋

更多文章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导读: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国搅得不得安宁呢?难道一定要他死了,鲁国才会安宁吗?“

  • 西门庆父亲是怎样的人 西门庆母亲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门庆父亲

    西门庆父亲在水浒以及金瓶梅中并没有过多提及,不过香港出品的金瓶梅系列电影中却有详细介绍。西门庆的父亲叫西门达,在街上经营着一家药铺,收入尚可,维持着西门一家的生活费用。西门达的妻子生完西门庆几年后就去世了,西门达和妻子伉俪情深一直没有再娶夫人。西门达通晓人体经脉以及各种保健强身的药理知识,因此虽然年

  • 孔子为何要偏袒第一大奸臣庆父?庆父未来能当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庆父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国搅得不得安宁呢?难道一定要他死了,鲁国才会安宁吗?“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

  • 宋戴公为什么不去救驾周幽王, 宋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幽王

    川原又塞,塞必竭宋戴公受命之时,可说是周王国的最低谷,民不聊生,史书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周王朝的官员们对王国之命运相当忧虑,大臣伯阳甫就曾说:“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天下之乱,始自王室,周宣王多年征伐,

  • 宋殇公乱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殇公,春秋

    宋殇公乱局的背后:文臣与武将的矛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宋国当时有两支公族,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其中宋戴公的后裔乐、华、目等成为一脉,弗父何的后世孔父嘉成为一脉。弗父何因让位的缘故,这支族人历来为宋国君臣所推崇,其家族成员,比之宋国君主的满意度要高得多,弗父何的后世多在

  • 历史上的宋殇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殇公,春秋

    殷商文化在宋国的迅猛发展,曾让许多殷商后裔们背离周王国的礼乐制度,而转投传统文化。宋宣公让位于宋穆公的决定,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反应。宋宣公和宋穆公主要活跃在公元前747年到720年之间,差不多近3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中原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主要是郑国。此时为郑庄公在位,郑国国力达至巅峰。宋

  • 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宋殇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殇公,春秋

    宋殇公(?-前710年),子姓,名与夷,宋宣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前719年-前710年在位。宋宣公在位时,立与夷为太子。宋宣公临死前,舍弃儿子与夷,传位给其弟宋穆公。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宋穆公不负兄恩,舍弃儿子公子冯,传位给与夷。同年,宋穆公去世,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宋殇公在位时

  • 郑国商人弦高,用十二头牛救下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弦高,春秋

    他就是郑国商人-弦高,穆公三十二年冬天,晋文公去世。郑国有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把守着郑国的城门,秦国可以来袭击郑国。”穆公就这件事询问了蹇叔、百里奚的意见。他们回答说:“途经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奇袭别人,是很少能成功的。既然有人出卖郑国,又怎么知道没有人把我们的举动告知郑国呢?这件事不可做。”

  • 弦高巧施计谋退秦军 果然高手在民间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周天子,三家分晋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

  • 历史上的弦高是谁?商人弦高救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弦高,晋文公

    晋文公打算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因为郑国在表面上加入了中原联盟,暗地里又跟楚国串通一气。先轸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征伐郑国,咱们自己的兵马也够了,何必再去麻烦别人呢?”晋文公说:“也好.不过上回秦伯跟我约定有事一块儿出兵,这回倒不能不去请他.”他就派使者去请秦穆公发兵。晋国的军队到了郑国,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