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献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和后母齐姜私通了吗?

晋献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和后母齐姜私通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86 更新时间:2023/12/31 22:41:34

晋献公是我国春秋时代的晋国国君,是曲沃武公之子,晋文公之父。晋献公在位期间,分裂的晋国也不过将将被武公统一而已,很多地方还不稳定。晋献公一继位,为了稳定局势,就做了一件特别惨绝人寰的事情,那就是杀光原晋国所有的公子,也就是晋国宗族的大宗之人。

这种情形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晋献公是曲沃一支,算起来是晋国宗族中的旁支,和大宗是有血缘关系的。这种杀害亲人来巩固权力、稳定局势的做法看起来简单有效,实则会埋下许多祸患。不过,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王室和皇室成员们往往都会采用这种办法来除掉对自己的地位有威胁的人。

晋献公是在公元前677年继位的,那时候的晋献公早已成年,而且已经有了妻子。武公时期,晋国从分裂的两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国家,完成了统一,因此而成为了春秋诸侯国中的大国。而除了晋国以外,还有秦国、齐国、楚国三个大国,这四个国家就成为了周王室统治下,发展得最好的四个国家。齐国为齐桓公当政,齐桓公原称作公子小白,经过一番争夺君位的斗争后,成功打败了公子纠,顺利成为了齐国的国君,在位期间,齐桓公内修政治,任用管仲这种贤臣,重视人才的收集和培养,齐国成为了诸侯国中最强的国家。在武公晚年的时候,齐桓公为了拉拢齐晋两国的关系,将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了武公。

后来晋文公也有一位妻子叫做齐姜,不过晋文公的妻子齐姜是齐恒公宗室之女,并不是齐恒公的亲女儿。

齐姜还是青春正茂的年纪,长得美丽,性格又温柔贤惠,武公还是很宠爱她的。不过,齐姜嫁过来没几年,武公就病逝了。病逝以后,晋国太子公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很倾慕齐姜的美貌。加上晋献公自己的妻子又不合他的心意,对齐姜就更加喜爱了。我严重怀疑他们在武公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私情。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娶了一位贾国的女子为妻,不过这个女子嫁过来很多年都怀不上孩子,很多年过去了,晋献公的妻子贾女的年龄也一天比一天更大,他就开始不喜欢这个妻子了。外面的野花总是比家里的好,别人的看起来也比自己的要更好一些,人都是这样的心理。晋献公在自己父亲死后,和这位年轻美貌的后母勾搭上了,还立齐姜为自己的夫人。两个人生下了公子申生以及女儿穆姬,穆姬后来嫁给了秦穆公。

所以,晋献公是真的私通了自己的后母齐姜,他们还有了两个孩子呢!真是可怕,不过这种乱伦的事情在春秋时代发生的还不少。古人曾云:齐僖公二女,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齐桓公比起他爹来说,好的太多了。齐姜比起她的那几个姑母来说,也好得太多了。齐姜这个我们也可以理解,人家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女,就嫁给了异国的糟老头子。丈夫死得快,齐姜总不可能一辈子就待在晋国王宫里平静的度过吧,那也太无聊了。

晋献公是个猜忌心很重,掌控欲很强的人,从他不顾大臣反对,立了齐姜为夫人,还从他杀掉了原晋的所有公子就可以看出来。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觉得世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敢和自己的后母齐姜私通,还接连生下两个孩子。当国大夫士蔿对他说:“原晋国的公子们人数很多,不诛杀他们,将会发生祸乱。”他仅仅听了这一个推断,就下令杀掉所有的晋公子。为了表示自己统治的晋国有自己的印记,他还另外建立了都城,取名为“绛”。晋献公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这些性格会对自己的儿子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标签: 晋献公

更多文章

  • 卫宣公的老婆是齐姜吗?卫宣公为何会侵占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宣公,齐姜,春秋战国

    弹指一挥,数千年转瞬即逝,在厚重浩瀚史海里,英雄们凭借着丰功伟绩而最后得以名垂青史,而更多的人默默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卫宣公不是英雄,却能够别人所记住,并在冗长的岁月里不断被人提起,与英雄不同的是,他被人记住都是一些琐碎的感情轶事,并因此被人嘲笑了千百年。卫宣公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他在政治上没有什

  • 鲁国第十九任君主:鲁文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鲁文公,春秋

    鲁文公(?-公元前609年),姬姓,名兴,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僖公儿子,承袭鲁僖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8年。 在位期间执政为孟穆伯、东门襄仲、叔孙庄叔、季文子、臧文仲。 前618年,周襄王病逝,周朝王室财政窘迫,无法安葬襄王,周顷王/"周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鲁

  • 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庆父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庆父,春秋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异母弟。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导读: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国搅得不得安宁呢?难道一定要他死了,鲁国才会安宁吗?“

  • 西门庆父亲是怎样的人 西门庆母亲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门庆父亲

    西门庆父亲在水浒以及金瓶梅中并没有过多提及,不过香港出品的金瓶梅系列电影中却有详细介绍。西门庆的父亲叫西门达,在街上经营着一家药铺,收入尚可,维持着西门一家的生活费用。西门达的妻子生完西门庆几年后就去世了,西门达和妻子伉俪情深一直没有再娶夫人。西门达通晓人体经脉以及各种保健强身的药理知识,因此虽然年

  • 孔子为何要偏袒第一大奸臣庆父?庆父未来能当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庆父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国搅得不得安宁呢?难道一定要他死了,鲁国才会安宁吗?“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

  • 宋戴公为什么不去救驾周幽王, 宋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幽王

    川原又塞,塞必竭宋戴公受命之时,可说是周王国的最低谷,民不聊生,史书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周王朝的官员们对王国之命运相当忧虑,大臣伯阳甫就曾说:“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天下之乱,始自王室,周宣王多年征伐,

  • 宋殇公乱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殇公,春秋

    宋殇公乱局的背后:文臣与武将的矛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宋国当时有两支公族,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其中宋戴公的后裔乐、华、目等成为一脉,弗父何的后世孔父嘉成为一脉。弗父何因让位的缘故,这支族人历来为宋国君臣所推崇,其家族成员,比之宋国君主的满意度要高得多,弗父何的后世多在

  • 历史上的宋殇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殇公,春秋

    殷商文化在宋国的迅猛发展,曾让许多殷商后裔们背离周王国的礼乐制度,而转投传统文化。宋宣公让位于宋穆公的决定,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反应。宋宣公和宋穆公主要活跃在公元前747年到720年之间,差不多近3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中原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主要是郑国。此时为郑庄公在位,郑国国力达至巅峰。宋

  • 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宋殇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殇公,春秋

    宋殇公(?-前710年),子姓,名与夷,宋宣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前719年-前710年在位。宋宣公在位时,立与夷为太子。宋宣公临死前,舍弃儿子与夷,传位给其弟宋穆公。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宋穆公不负兄恩,舍弃儿子公子冯,传位给与夷。同年,宋穆公去世,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宋殇公在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