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光皇帝旻宁有什么独特之处 乾隆和嘉庆为什么都对他如此欣赏

道光皇帝旻宁有什么独特之处 乾隆和嘉庆为什么都对他如此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37 更新时间:2024/1/1 8:22:2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道光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爷爷和孙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父子之间的关系亲密的多,例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就是如此。康熙皇帝晚年时期,更是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乾隆皇帝晚年做太上皇时期,比较欣赏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而父亲嘉庆皇帝也对旻宁十分的看重,这才使得旻宁后来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成了道光皇帝。

那么旻宁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爷爷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都对他如此欣赏呢?

出生于公元1782年,旻宁的母亲,是嘉庆皇帝的结发妻子喜塔腊氏,在父亲嘉庆皇帝还是皇子时期,母亲喜塔腊氏是她的嫡福晋,父亲在登上皇位后,喜塔腊氏被被封为皇位,旻宁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子。

公元1791年,年仅十岁的旻宁跟随爷爷乾隆皇帝第一次打猎就打了鹿,乾隆皇帝见孙子旻宁打到了鹿,十分高兴,赏赐了孙子旻宁黄马褂,看到孙子旻宁,乾隆皇帝好像看到了年幼时期的自己,后来乾隆皇帝时常亲自教导这位皇孙,让还是皇子时期的嘉庆看到了继位的希望。

而旻宁也十分争气,他不仅聪明,而且富有文采,

加上他还善于骑射,在遇到危难之时,总能冷静的处理事情,并且把事情处理的很好。在公元1813年,以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教徒打败紫禁城守卫的军队,攻进紫禁城,准备杀掉嘉庆皇帝,此时的嘉庆皇帝,并不在宫中,而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度假。

部分的天理教徒,已经从门外爬上了皇宫内院的大墙上,离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很近,如果抵挡不住,皇宫内院就会被叛乱者占领,后妃们也会遭遇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平时久居深宫和养尊处优的后妃们,在听到天理教徒的喊叫和打杀声后,更是吓得面无血色,有的后妃更是先行逃跑了,好在皇后钮祜禄氏并没有被吓得完全的失去理智,她派人去找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

此时在上书房中读书的旻宁,得知此等危急的情况后,命太监取来鸟枪和腰刀,走出上书房前去应敌,旻宁走出书房后,发现此时的情形更为危急,有两名天理教徒在此时已经爬上了靠近养心殿的墙头上,正准备往自己这个方向来。

于是旻宁在养心殿的台阶下,抬起鸟枪,对着天理教徒瞄准并射击,打出去的第一枪,就打死了一个天理教徒。再次打出去的枪,又打死了一名天理教徒,其他天理教徒见两名同伴,接连倒地,便不敢再爬上墙发动攻击,皇宫中危急的情况得以控制。

于是旻宁在皇宫中发布多道命令,第一道命令是派人将京中发生的事情,火速报告给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嘉庆皇帝。第二道命令是关闭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四座城门,城内城外所有的军事力量全部入宫,逮捕天理教徒,三是安慰住在储秀宫的皇后钮祜禄氏,并派弟弟绵恺寸步不离的保护,第四是他自己亲自率领兵丁前往京城的各个街道探访巡查,第五便是增派高手到皇后钮祜禄氏所住的储秀宫以备不测。

经过旻宁的精心部署和浴血奋战,最终天理教徒的这场叛乱失败,后来朝廷将七百名天理教徒逮捕,在四天后,这七百名天理教徒,全部被斩杀。

后来嘉庆皇帝表彰旻宁平定天理教徒叛乱有功,将旻宁封为智亲,还称赞旻宁忠孝兼备,此后嘉庆皇帝备加重用旻宁。

公元1820年,61岁的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死亡,因为死的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虽然朝中部分大臣推举旻宁继位,但是因为没有遗诏在手,让旻宁继位,依然备受其他大臣们的质疑,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这时候一个人的话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

她听闻此事后说道:皇上突然驾崩,大家心情十分悲痛都可以理解,但是悲痛之余,也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对于旻宁,我想大家都知道他的能力和人品,先帝在世时,对他十分器重,也有意要立他为继承人,只不过先帝没想到自己会突然去世,才来不及写遗诏,众位大臣应当抓紧旻宁早日继位,让先帝安心。

皇后钮祜禄氏的话,对旻宁有着重要作用,正因为皇后钮祜禄氏的话,旻宁才得以继位。

旻宁继位后,改年号为道光,史称道光皇帝,尊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并不是旻宁的生母,她是有自己的子女的,而且子女还都在世。但是皇后钮祜禄氏依然选择支持旻宁,不得不说她的举动十分的无私。

旻宁作为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乾隆皇帝的嫡长孙,因为能力和人品出色,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喜爱也是正常的,但是不代表爷爷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就非得让旻宁继承皇位。旻宁能坐上皇位虽然跟自己的能力和人品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因为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支持。

标签: 清朝道光

更多文章

  • 旻宁是如何登基当上皇帝的?他的治国理政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道光帝,清朝

    道光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道光帝,名旻宁,1782年生,嘉庆帝的嫡长子,1820年继位,接手的是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以他的智力和魄力,根本无法振衰起弊,开创新局,但他仍决心守住祖业,看好摊子。他的为政之道,根本要义在于“守成”,企图用祖宗之法,重建祖宗昔

  • 尚可喜对康熙忠心耿耿,儿子尚之信却举兵反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尚可喜,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尚可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投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镇守广东。然而,尚可喜仅做了6

  • 三藩之乱只有吴三桂和耿精忠造反 藩王尚可喜又扮演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尚可喜,三藩之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藩王尚可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尽。至此,清廷彻底平定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虽说叫三藩之乱,但是实际上只有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两个藩王造反。而三藩中的平南王尚可喜却始终没有加入叛军阵营。那么整个三藩之乱过程

  • 尚可喜原本对明朝忠心耿耿 尚可喜最后为何会投降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尚可喜,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尚可喜降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尚可喜此人其实在历史上是很忠烈的。对于明朝忠心耿耿,但是却在明朝走投无路,最后投降了清朝,此后为清朝效力。尚可喜的原籍是山西人,在尚可喜祖父时期尚家搬迁到了辽东海州卫罗家堡,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年方18岁的尚可喜随同父亲尚

  • 林爽文起义规模大不大?为什么乾隆要用一年时间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时期的林爽文起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时期台湾的小小起义,竟耗费四万兵力一年多才平定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很多人都奇怪,“十全”是寓意十全十美吗?不是的,这十全指的是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分别是两次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两次攻打金川,靖台湾,降缅

  • 林爽文:清朝天地会“总舵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爽文,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林爽文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天地会的壮大,林爽文的崛起渡海入台的人,主要是福建、广东人,而且大多来自漳州、泉州、惠州、潮州等地。这些人历经千辛万苦,才在台湾安定下来。为保护来之不易的生命财产,他们以宗亲、地缘关系为纽带,聚集到一起,相互帮助。与此同时,各种秘密社

  • 仓央嘉措最深情的一首诗,美得让人心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仓央嘉措,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仓央嘉措的诗词吧!说到仓央嘉措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我们也知道,虽然他是一位僧人,但是他却写出了很多与爱情相关的经典诗作,首首都感人肺腑,时至今日也依旧被爱诗的人们奉旨为经典。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许多他的诗作,但其实有很多都是假的,是后世之人所伪造,事实上他真

  • 最长寿的亡国之君刘协,子孙满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协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很多,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总有那么几个意外,比如蜀国后主刘禅,在亡国后来到洛阳,天天看着歌舞,吃喝玩乐的生活了好多年;还有后周亡国后,宋太祖赵匡胤送给了他们丹书铁卷,让他们过的逍遥自在……但要说亡国后仍然活的很有成就的,那当属汉献帝刘协了。说到汉献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三国

  • 历史上真正的沈眉庄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沈眉庄,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真正的沈眉庄是什么样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对历史有过了解的朋友们,都看过一点点《甄嬛传》这部清宫剧,这部电视剧十分的火爆,同时也让人们对一些清朝后宫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到这里就有很多人有这个疑问了,在我们历史上,这些

  • 历史上沈眉庄的原型是谁?为56岁雍正生一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谦妃,清朝

    你们知道历史上沈眉庄的原型是谁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翻阅大清雍正历史,我们发现,在雍正后期有一个宠妃,疑似沈眉庄的原型,她就是谦妃刘氏。谦妃刘氏,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内管领刘满的女儿,所谓内管领,通俗的说便是家奴的一种,也就是说刘氏的出身并非像《甄嬛传》中沈眉庄那般出身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