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评价如何?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509 更新时间:2024/1/31 11:21:26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有代表性的人画家,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那么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

其实,从经历来看,郑板桥的童年算是坎坷的了。本来父亲给他取名燮,字克柔,是希望他一生和顺顺。结果不料郑板桥三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还好有一位爱他的后母,但对他最好的却是他的乳母费氏,就是这一份伟大的母爱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在人物性格上,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在很多历史资料中说板桥是一位怪人,不仅因为其身为“扬州八怪”之一,还因为他的画画的怪、文章写的怪、性情怪、行为怪。在他的“怪”中,含有几分幽默,又有几分真诚,同时板桥又颇有骂名。其实板桥为官时,深受百姓爱,因为他心系百姓,一身清廉,两袖清风。在早期时,板桥喜欢放言高论,品评人物,很多人认为他“狂傲”,但其实他是一个清廉洒脱,不媚权贵的人。也许是因为他的怪,他的一身正气,难免会有骂名。和许多文人一样,板桥随性而为,不拘小节,洒脱正直又坦率。

郑板桥的品质

郑板桥是我国古代清朝时侯的著名诗人,画家,有着高洁的品质,在后世一直为人们所敬仰。那么郑板桥的品质有哪些呢?

郑板桥的品质有很多,很多都值得后人学习,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说说郑板桥的品质。

首先郑板桥有着乐善好施,无畏强权的品质。据说郑板桥曾经在当县令的时候,正好遇到闹饥荒,我们也都知道,在古代对于这样的天灾,官府是很少会管的,只能靠老百姓自己撑过去。而在当时,也确实如此朝廷对于此事没有任的反映,但是郑板桥看着黎明百姓的悲惨生活实在是不忍心,于是私自做主,打开粮仓救助灾民。后来因为此事他被罢免了官职。

其次就是郑板桥刚直不的品质。据说在当初他任职县令之初,有一位高官为了能够有好的业绩,而谎报从民间调查得来的情况,郑板桥知道真实的情况,立即就反映了上去,他及时的反映使得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却也因此使得他在后来的官场生活中处处受到排挤。

再次就是有着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美好品质。可以说郑板桥的一生他都没有放弃过对于天下百姓的关心,但心系百姓,就算是在他被罢官之后,只能够依靠卖画来维持生活的时候他也是竭尽所能的来帮助穷困百姓。

最后就是他有着谦虚的品质。可以说郑板桥虽然有着极好的才华,但是对于他的才华他去不卖弄,甚至是谦虚好学。当然,郑板桥除了以上的几点之外,也还有着其他的品质,如他能够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等,不过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

郑板桥名言

郑板桥,清朝有名的画家,文学家兼诗人,有着坎坷的经历。在他的一生之中有着很多的闻名后世的作品,其中不乏有着很多的名言佳句,以下几个是较为出名的。“难得糊涂”,凡是知道郑板桥的人都会知道,这是郑板桥名言之一,郑板桥曾经先后在朝廷的两个地方当过知县,对于官场中的黑暗有着很深的体会,可是他自己却是不会同流合污的,可是想也知道,再官官相护的官场之中,想要独善其身是很难的,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对于那些黑暗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又无能为力,因此就想装糊涂,但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又怎么能够装糊涂,因此他就发出来“难得糊涂”这样的感叹。一句话代表了郑板桥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心酸。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知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郑板桥题在他的传世画作《竹石图》上的,这几句话,通过写竹子那种顽强不屈,不畏环境艰难,坚强生长的精神来鼓励人们学习竹子的这种精神。这首诗对于后世之人有着很高的励志作用。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郑板桥名言通过屋舍不用大,花不在多来体现出郑板桥淡泊名利,是富贵如浮云的高洁品质。

郑板桥名言还有着很多,有励志的,也有描写友情和其他的,从这些名言之中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谈泊名利,心怀天下,对友情至真,对亲情至善的人。因此,我们就知道他为什么会流传后世了。

标签: 郑板桥郑板桥评价

更多文章

  • 郑板桥《竹石》的诗作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竹石》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作品

  • 孝献皇后跟贞妃同是两姐妹,为什么结局却是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贞妃,清朝

    说到孝献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贞妃,是顺治帝的妃嫔,一等阿达哈哈番(爵位名,乾隆年间改为轻车都尉)巴度之女,孝献皇后的族妹。同出董鄂一族,姐姐是宠冠六宫的皇贵妃,妹妹却是后宫中的小透明,姐姐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妹妹却身殉顺治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宠冠六宫,无人能及顺治帝后宫中的高位嫔妃尽皆出自蒙

  • 孝献皇后有多受宠?顺治唯一认定的皇后,顺治为她写4000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献皇后,清朝

    大家好,说起孝献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顺治,我们在前面有提到过顺治的废后以及当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皇太后的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的废后虽然长得十分美貌,又是孝庄娘家人,但由于善妒和奢靡被废,据《李朝实录》中记载,她最后怀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同样,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孝庄娘家人,也一样

  • 清朝顺治帝:孝献端敬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孝献端敬皇后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晋封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实为少见,其父亦进三等

  • 历史上暧昧的叔嫂关系: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任何人都不至于独揽政权。然而,事情真的像他想象的这么简单吗?网络配图从咸丰的安排看,政

  • 改变大清政局的叔嫂会:慈禧跟奕訢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跟奕訢说了什么

    奕訢的一场号啕大哭,连肃顺等人也被些许感动。不过,奕訢心里也清楚,热河是人家的地盘,自己在这里还是要小心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不然,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奕訢在祭奠完后,他在载垣、肃顺等人面前表现得恭恭敬敬,显得十分卑逊。肃顺等人看奕訢一副服服帖帖的样子,在双方客客气气的气氛中,也不免对奕

  • 清朝最有才华的皇子,皇六子奕訢为何没能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奕訢,清朝

    你们知道奕訢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清代有一位相当牛B的"王爷",他"串烧"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他的政治生涯极为坎垠,影响了后期清王朝的对外政策,是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奕出生于紫禁城内启祥宫,其母静妃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在此之前,道光帝曾有过五个儿

  • 咸丰将最信任的奕訢踢出局,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咸丰,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咸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咸丰崩逝后,载垣等赞襄政务八大臣颁发咸丰遗诏,并为小皇帝载淳拟定了“祺祥”的新年号。“祺祥”二字出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祥”,所谓“不涸”,即河流通畅;所谓“不童”,即草木繁盛。“不涸不童,诞降祺祥”,呈现

  • 纳兰容若与康熙是什么关系?纳兰容若为何受康熙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纳兰容若与康熙的关系关系颇

  • 纳喇氏跟纳兰容若是什么关系?入宫为四妃之首,生康熙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纳喇氏,清朝

    每当一提起纳喇氏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懂得“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就像初恋,天下很多人都有青梅竹马的恋人,可是最后,能与“初恋”结婚的又有几人?就像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所写:“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