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李秀成之死: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关于李秀成之死: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2/4 12:07:10

1864年7月19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督湘军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第二天清晨,忠王李秀成带一千多人,护着幼天王从太平门冲出。这一着确是高招,一百年后,毛泽东登上太平门,盛赞李秀成这种胆识和智慧。

网络配图

出城后,李秀成让幼天王等先走,自己断后。由于李秀成出城时把自己惯骑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现找的马很不得力,渐渐地跟不上队伍,后面敌兵紧追,不得已,只好藏在南京郊外方山的农民家,不料被两个奸民认出,并向敌人报告,7月22日,李秀成不幸被俘。

7月23日,李秀成被送曾国荃部肖孚泅营。据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日记记载曾国荃“闻生擒伪忠王至,中丞(曾国荃)亲讯,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或告予,予以此人内中(指清廷)所重,急趋至中丞处。耳语之。中丞盛怒,于座跃起,厉声言‘此土贼耳,安足留,岂欲献俘耶?’叱勇割其臂股,皆流血,忠酋殊不动。”曾国荃久攻南京不下,对李秀成恼怒之极,暴跳如雷。而李秀成则表现的大义凛然。

网络配图

当晚,赵烈文前来探访。李秀成与之作了长谈。最后,赵烈文问李秀成对生死作何考虑,李秀成答道“惟死而已”。但也留了一句话“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遗之,免戕害彼此之命,则瞑目无憾!”此时在安庆的曾国藩听说抓获了李秀成,一面上奏朝廷对李秀成是“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一面赶往南京。

7月28日,曾国藩赶到南京,当晚即提审李秀成。审后,曾国藩下决心在南京杀害李秀成。第二天,曾国藩给在安庆的儿子曾纪泽写信说“伪忠王曾亲讯一次,拟即在此正法。”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主要是怕清廷从李秀成嘴里得到对他不利的东西。

俘获李秀成,轰动朝野,为对天下有个交待,曾国藩“取伪忠王详供”(曾日记),让李秀成写一份“供词”。于是,李秀成在他生命的最后17天中,不顾伤痛和酷暑,留下了一部数万字的“自述”。李秀成被害后,曾国藩把李秀成自述作了删改,抄一份交清廷。

网络配图

为掩天下人耳目,十几天后,就在安庆刊出了经曾国藩删改的刻本,取名《李秀成供》。以后坊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刻本都是根据这个安庆本演化而来的。这份自述的真迹,一直秘藏于曾氏家中。直到1962年,在台湾的曾国藩后人才将这部秘藏了98年的原稿影印刊行,书名《李秀成亲笔手迹》。第二年,中华书局据这个影印本,题书名为《忠王李秀成自述》,以线装影印发行。在这份自述中不仅叙述了李秀成一生的经历,而且涉及到几乎太平天国的全部历史,同时,流露出屈膝乞降的思想。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其实不光是史学界)围绕这部文献争论不休,其论述之多,有人统计,几乎占到整个太平天国史研究论文的十分之一。

标签: 李秀成曾国藩

更多文章

  • 探秘:李秀成率军意外攻进杭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是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今天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网络配图说起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位杰出的青年军事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砥柱。在天京事变发生,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背景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苦苦支撑天国危局。李秀成被封为忠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军事

  • 李秀成被杀前为何要向死敌曾国藩献强兵之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包括1856年大破清军江北和江南大营;1858年,再破江北大营;1858年三河大捷,全歼湘军李

  • 李秀成的27万军队为何还打不过4万湘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秀成,清朝

    太平天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晚清的时候,因为贪污的现象太严重,导致天底下的百姓都民不聊生,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用自己是“救世主”的身份,招收了不少的教徒。然而史上最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只想安稳过日子的老百姓也参与到了其中,此次起义的原因,

  • 曾国藩抓到李秀成后,为何立刻就把他处决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曾国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864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曾国荃所率领的湘军团团包围。同年4月19日,天王洪秀全死去,太平天国的担子最后落到了忠王李秀成肩上。李秀成携幼天王洪天贵福死守天京城,湘军掘地三尺,耗费整整一个月时间,挖了一条通往城门

  •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时,为什么没让他受凌迟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清朝

    大家好,说起曾国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太平天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3年,却让本就不安定的清朝行走的越发沉重,于太平天国而言,他们至少辉煌过,但对清朝来说,太平天国的存在以及壮大不仅是威胁,更是耻辱。所以,在最后关头,当清军捕获了太平天国的将领后大多数都以凌迟之刑将其处死,而这其中唯有李秀成是个

  • 郑板桥与吴敬梓之间发生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吴敬梓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著述,尤其是《辞海》关于郑燮的词条以及党明放先生所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郑板桥年谱》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郑板桥评价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那么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其实,从经历来看

  • 郑板桥《竹石》的诗作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竹石》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作品

  • 孝献皇后跟贞妃同是两姐妹,为什么结局却是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贞妃,清朝

    说到孝献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贞妃,是顺治帝的妃嫔,一等阿达哈哈番(爵位名,乾隆年间改为轻车都尉)巴度之女,孝献皇后的族妹。同出董鄂一族,姐姐是宠冠六宫的皇贵妃,妹妹却是后宫中的小透明,姐姐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妹妹却身殉顺治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宠冠六宫,无人能及顺治帝后宫中的高位嫔妃尽皆出自蒙

  • 孝献皇后有多受宠?顺治唯一认定的皇后,顺治为她写4000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献皇后,清朝

    大家好,说起孝献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顺治,我们在前面有提到过顺治的废后以及当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皇太后的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的废后虽然长得十分美貌,又是孝庄娘家人,但由于善妒和奢靡被废,据《李朝实录》中记载,她最后怀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同样,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孝庄娘家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