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新觉罗·溥儁:心比天高却难登帝位的大阿哥

爱新觉罗·溥儁:心比天高却难登帝位的大阿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3/12/9 8:18:07

对心比天高却难登帝位---最后一位大阿哥爱新觉罗·溥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光绪帝为富国强兵发动戊戌变法,但同年九月即被慈禧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百日维新也宣布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之后,慈禧太后下令断绝皇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并与徐桐、刚毅等顽固派商议废黜光绪帝而另立新君。与此同时,挑选皇帝继任者的工作也有序展开。经过慎重的挑选,慈禧选中了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次子爱新觉罗·溥儁(jùn)。因为溥儁的母亲是太后弟弟的女儿,慈禧觉得还是自家亲戚更适合(更容易控制)。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慈禧召集王公重臣宣布立溥儁为“大阿哥(皇储)”,预定庚子年让光绪帝举行让位礼,并改元“保庆”。15岁的大阿哥溥儁也开始入宫居住并在弘德殿读书,次年正月初一日,溥儁恭代光绪帝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做起了他自己的皇帝梦。但朝廷之中也有反对的声音,大学士荣禄庆亲王奕劻害怕各国公使反对,劝慈禧打消这个想法。而在此前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开始席卷京津地区,端郡王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从而多加维护。慈禧也想借助义和团的势力来对抗洋人。之后义和团进入北京并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由此引发各国出兵干预,同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同光绪等一行西逃,载漪、溥儁父子随驾从行。

急于讲和的慈禧为了向各国列强有所交待,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下旨夺其爵位,并戍新疆。两宫返回北京之后,在各国公使的强烈反对下,慈禧以载漪之子溥儁因父获罪不宜做“皇储”,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同样流放新疆,溥儁的皇帝梦到此终结。被流放的载漪父子辗转逃到了内蒙古,住到了内蒙古阿拉善旗罗王府妻舅家。溥儁还娶了罗王的女儿为妻,并在慈禧死后返回北京。满清灭亡后,溥儁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参议,并领月薪五百元。但1921年之后,这个职位就被取消了,加上溥儁本就是个挥霍无度的浪荡子,还吸食鸦片,一掷千金的捧戏子,很快败光了所有的家产,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贫困潦倒的溥儁最后只得借住在妻弟塔王的家里,但没过多久,塔王去世,溥儁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之后处处遭人白眼的溥儁积忧成疾,竟至一病不起,1942年,溥儁死在塔王府里,时年五十七岁。这个满清最后一位大阿哥的人生也就此谢幕。

标签: 爱新觉罗·溥儁清朝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溥儁差点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的晚年生活怎么如此落魄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爱新觉罗·溥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此人差点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晚年却寄人篱下生活落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皇帝突然驾崩。慈禧太后指定由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仪继承帝位,是为宣统皇帝。不过,在溥仪之前,清朝还有个皇帝候选人,而且差点就替换掉了光绪

  • 关于李秀成之死: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曾国藩

    1864年7月19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督湘军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第二天清晨,忠王李秀成带一千多人,护着幼天王从太平门冲出。这一着确是高招,一百年后,毛泽东登上太平门,盛赞李秀成这种胆识和智慧。网络配图出城后,李秀成让幼天王等先走,自己断后。由于李秀成出城时把自己惯骑的

  • 探秘:李秀成率军意外攻进杭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是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今天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网络配图说起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位杰出的青年军事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砥柱。在天京事变发生,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背景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苦苦支撑天国危局。李秀成被封为忠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军事

  • 李秀成被杀前为何要向死敌曾国藩献强兵之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包括1856年大破清军江北和江南大营;1858年,再破江北大营;1858年三河大捷,全歼湘军李

  • 李秀成的27万军队为何还打不过4万湘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秀成,清朝

    太平天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晚清的时候,因为贪污的现象太严重,导致天底下的百姓都民不聊生,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用自己是“救世主”的身份,招收了不少的教徒。然而史上最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只想安稳过日子的老百姓也参与到了其中,此次起义的原因,

  • 曾国藩抓到李秀成后,为何立刻就把他处决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曾国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864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曾国荃所率领的湘军团团包围。同年4月19日,天王洪秀全死去,太平天国的担子最后落到了忠王李秀成肩上。李秀成携幼天王洪天贵福死守天京城,湘军掘地三尺,耗费整整一个月时间,挖了一条通往城门

  •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时,为什么没让他受凌迟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清朝

    大家好,说起曾国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太平天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3年,却让本就不安定的清朝行走的越发沉重,于太平天国而言,他们至少辉煌过,但对清朝来说,太平天国的存在以及壮大不仅是威胁,更是耻辱。所以,在最后关头,当清军捕获了太平天国的将领后大多数都以凌迟之刑将其处死,而这其中唯有李秀成是个

  • 郑板桥与吴敬梓之间发生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吴敬梓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著述,尤其是《辞海》关于郑燮的词条以及党明放先生所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郑板桥年谱》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郑板桥评价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那么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其实,从经历来看

  • 郑板桥《竹石》的诗作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板桥,《竹石》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