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鲁桓公是历史上死活都最窝囊的国君?

为什么说鲁桓公是历史上死活都最窝囊的国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05 更新时间:2023/12/15 18:41:35

今天脑洞老师跟亲们聊一个春秋的事情。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齐僖公把女儿文姜嫁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

谈妥婚事后,鲁国派出上卿公子翚到齐国来接亲。所谓上卿就是最高级的大夫。

鲁国派上卿来接亲,说明还是很讲究的,可鲁国人没想到,齐国人更重视更讲究。

齐僖公亲自出马,将女儿一直送到了鲁国的讙地。

这一下讲究过头了。

鲁国史官马上就此事批评齐僖公不讲礼仪。

这算那门子礼?今天我嫁女儿,多送了两步,就不讲礼了?

事实上,确是齐僖公这件事情做得不讲礼。

在春秋时,送亲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怎么样,国君是不能送的。要送也只能在自已家里送。

国君嫁女,先在祖堂拜祖宗,报告一下,咱们家要嫁女儿了,嫁到那家那户女婿叫啥,祖宗以后多多关照着点。

送女儿出祖庙,父亲是不出祖庙的,由母亲送出祖庙,但也只限于送到祖庙的大门祭门。到祭门后由兄弟接力一直送出宫门。有什么要嘱咐的话,趁早在家里说了,别等女儿已经出城了,还追出去说一些嘱咐的话,就不太合礼了。

鲁桓公本来坐在床上等老婆呢,一听老丈人竟然送亲送到了讙地,赶紧爬起来穿上鞋,跑到讙地去接亲。鲁国史官特别介绍,本来接老婆,丈夫是不能跑这么远的,但既然齐僖公都来了,我们国君跑去见一下,是出于礼貌,是说得过去的。

在讙地,翁婿两人举行了欢快的会面,齐僖公亲自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里,祝他们幸福美满。

对于这件事情,虽然鲁国人仗着有点文化,不依不饶的,但民众上对齐僖公的奇怪行为还是理解的。毕竟是嫁女儿嘛。

在这一年的年底,齐僖公又派弟弟仲年到鲁国访问,顺便看望了一下小女儿,发现小女儿在鲁国适应得挺好,鲁国人民对国母很爱戴,老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仲年放心了。

但这个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到了十多年后,鲁桓公准备跟齐国国君会谈。这时,老丈人齐僖公已经死了。齐国的国君是他的儿子齐襄公

鲁桓公正要出发,他的老婆文姜女士提出也要去。

夫人陪同国君进行外事访问,向来被称为冰冷政治中的一抹温情,文姜女士为了拓展鲁国外交,不辞辛苦,主动请缨,要求出国访问,这种精神相当可贵,可鲁国大夫申繻听到后,突然跑到鲁桓公面前,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妇人有老公,男人有老婆,不互相亵渎,这就叫有礼,如果交换了,一定会有败事。”

这算什么话,鲁桓公是携夫人出国访问,哪里易了?

鲁桓公把申繻喝斥了一顿。

他要是想明白申繻说的话,就不会带老婆出访了。

在泺邑,齐鲁两国国君举行了气氛融洽的见面会,双方就双方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结束后,齐襄公热情邀请鲁桓公到齐国访问。鲁桓公想起来,自已即位后还从来没有到齐国国都参观过,而他的夫人文姜也一直表示要回娘家看看,于是,鲁桓公接受了这个邀请。

来到齐国国都临淄后,鲁桓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临淄的都城,在回馆的时候,他得到消息说自己的大舅子刚才和自己老婆卿卿我我,做出了出轨的事情。

鲁桓公大概惊呆了。

她还是你的亲妹子啊!

此情此景,实在难以接受,但这确实是真的。

据史书暗示,小说渲染,齐襄公跟妹妹文姜的不伦之恋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姜出嫁前。在那时,齐襄公就跟这个妹妹卿卿我我,搞起了不伦之恋。

鲁桓公嘴张得像一条离水的鱼,他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不正常事情。

当年,齐僖公亲自送女儿文姜到鲁国,原来不是不懂礼,而是怕文姜闹情绪。

原来大夫申繻跟我说的什么男各有妻,妻各有夫,就是这个意思啊。

再介绍一下,鲁桓公跟文姜生了一个小孩叫同,当时就有人说这个同不像鲁桓公。

最后知道真相的鲁桓公终于崩溃了。

气愤之下,鲁桓公质问文姜:“你说,同儿是不是你跟姜诸儿的野种。”(齐襄公大名诸儿)

夫妻吵架,先找娘家。文姜就在娘家,当然摔门而出,找到了她的哥哥齐襄公。

听说事情败露,齐襄公惊慌了一阵,想了一下,齐襄公说:“请妹夫过来吃个饭,我们谈谈。”

鲁桓公如约而来,主宾双方难免尴尬,但齐襄公谈笑风生,嬉笑如常。仿佛没什么事发生。鲁桓公一度想掀了桌子,上前揍大舅子。但看了看齐襄公的体格,又一想自己是在客场,如果冲动起来,占不到什么便宜,还是忍一忍吧,一切等回到鲁国再说。

因为没办法发泄,只好喝闷酒,很快,鲁桓公就喝得东倒西歪。看着脚步踉跄还大喊自己没醉的鲁桓公,齐襄公十分关心,叫来了大夫公子彭生,让他扶一下鲁桓公。

彭生一扶就将鲁桓公扶薨了。

公薨于齐。《春秋-鲁桓公十八年》

这是孔子老师在《春秋》中的记载,自己的国君发生这样蒙羞的事情,还死得如此窝囊。孔子老师都不好意思记,而一向善于补充要点的左丘明老师也不好意思多说,只加了一句:“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还是司马迁公正客观,在《史记》里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在将鲁桓公抱上车时,齐襄公下了一命令(可能使了一个眼神)。彭生一使劲,就将鲁桓公的肋骨给折断了。

鲁桓公是带着美好的憧憬出使齐国的,结果却冰冷地躺在马车里被运了回来。

倒霉,太倒霉了!

标签: 鲁桓公齐僖公文姜齐襄公

更多文章

  • 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鲁隐公,春秋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

  • 鲁僖公做了什么?他是如何提升鲁国国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鲁僖公,鲁国

    鲁僖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在位33年,他在位期间鲁国的国力不降反升,他是如何做到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开创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政治模式,这个政治模式便是春秋时期的特有产物,即“霸主政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春秋时期的众多小国,

  • 澹台灭明斩杀蛟龙是什么故事?为何会被孔子小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澹台灭明,春秋

    澹台灭明为何会被孔子小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后来更是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还被推崇认可,据说他门下弟子三千,出了七十二贤人,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将他的思想理念传播推广出去,

  •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闵子骞,闵子骞的品质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录《论语》、司马迁《史记》以及宋代《闵子单衣记》中均有记载。孔门弟子画册闵子骞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当属“单衣顺母”。闵子的孝行被元人和明人编入《二十四孝图》,名

  • 闵子骞是否做过费宰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闵子骞,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为孔子七十二名贤弟子之一。闵子骞为人孝顺,且性格正直,当时的鲁国当权者季氏请他做费宰,被他推辞,不过在孔子的劝说下还是赴任了。所以,“闵子骞做过费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闵损像据《论语·雍也》记载,鲁国贵族季氏当权,听闻闵子骞的贤名,就想请闵子骞做自己的封地费邑的长官

  • 闵子骞的老师是谁?关于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闵子骞,孔子,颜回

    闵子骞,春秋鲁国人,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孝子,不但其老师孔子对他赞誉有加,后世皇帝也对他屡屡加以追封。不过,这样一位千古大孝子,他的名字却有点“深奥”。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

  • 古人奇特的饮食嗜好:阖闾通过烤鱼刺杀吴王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王阖闾,刺杀,饮食,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中国是饮食大国。一经形成文化,饮食就不仅仅果腹充饥了。所谓“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语),强烈满足私欲,贪图文化享受,于是,暴殄天物的饕餮辈出。毋容忽视,有的为着追求口爽,饮食嗜好千奇百怪,也就不失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姬昌尽管贵为商末周族的首领,却

  • 吴王僚吴王阖闾什么关系 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王僚,吴王阖闾,阖闾,专诸刺王僚

    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吴王僚就是吴国的君主,在吴王僚死后,吴王阖闾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吴国国君。在古代王位的传承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同门之中相互传承,不过最常见的都是父子相传,那么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是父子关系吗?吴王僚和吴王阖闾什么关系?要理清吴王僚和吴王阖闾的关系那就要从吴王寿梦那一代说起,吴王寿梦

  • 专诸刺王僚的故事:专诸刺杀吴王僚为财还是为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专诸,吴王僚,春秋战国

    伍子胥对公子光说:“现在正是用专诸的时候到了,让专诸去刺杀吴王僚,公子,你有什么合适的兵器没有?”公子光说:“有。当年越国的铸剑大师欧治子,造了五把宝剑,越王允常将其中的湛卢、胜邪、鱼肠这三把进贡于我国,鱼肠剑被先君赏赐给了我,此剑砍铁如泥,从未试过,这几日竟连夜发光,难道是神物饿了,想饱食王僚之血

  • 孔子弟子宰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是如孔子所说“朽木不可雕也”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宰予,孔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历史人物并不怎么伟大,但是却因为某些需要而被“捧得”很伟大,也有一些历史人物其实很优秀,但却阴错阳差和一些不好听的名词画上了等号。而作为孔子弟子之一的宰予,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一提起宰予,就让人想起宰予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又骂到:以言取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