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离帝位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始终没有下手呢?

离帝位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始终没有下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65 更新时间:2024/3/8 2:46:10

曹操随时都能当皇帝,为什么他不敢称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要说三国中最让人崇拜的人物,我觉得不是战神吕布,也不是关二爷,更不是刘备。最让人佩服的,我觉得是曹操。这一点,我和鲁迅先生看法一致,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爷爷曹腾,侍奉过四代皇帝,在东汉末年很有名望,官至费亭侯。曹操的父亲随后继承了曹腾的爵位,最后官也不小。到了曹操这一代,还是同样,曹操之后当的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这是后话。

20岁的曹操被举荐为孝廉,当了一个小官,开始在洛阳崭露头角。这时候的东汉政府,正是最黑暗的时期,政治混沌。这样的环境肯定不是年轻气盛的曹操所能待得住的地方。这期间的曹操时而退隐,时而当官。189年,董卓进洛阳专政,190年曹操参加讨伐董卓的联盟。董卓之乱,给了曹操崛起的机会。

192年,董卓虽死,黄巾又起。曹操和鲍信联合征讨黄巾军,曹操大胜,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万。曹操取其精锐,打造了一支军队。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的曹操征战四方,所向披靡,位极人臣。这时,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呢?原因有三。

一、篡位名声不好

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原发展的越来越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东汉末年,虽然汉室衰微,群雄逐鹿,但纲常伦理、忠孝礼义还存在于人们心中。曹操虽然很想冲破儒家文化的束缚,但他毕竟深受其影响,始终不敢去碰篡位这条底线。

曹操是一个很注重名声的人,举个例子,每次汉献帝给他官做,他都要上书辞谢三次再上任。曹操也多次强调自己毫无篡位之心,一心辅政,忠心耿耿。在对手林立的时代,如果曹操动了汉献帝,恐怕对手都会指责他为乱臣贼子。爱面子的曹操背不起乱臣贼子的骂名,自然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做大臣,为后世铺路了。

二、枪打出头鸟,篡位会给对手拔枪的机会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上形成了。赤壁之战也告诉曹操,他短时间内是无法对付孙刘联军的。如果这时候称帝,曹操无疑变成了出头鸟,成为众矢之的。倘若被刘备、孙权打着讨伐逆贼的大旗举兵攻之,曹操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虽然朝中没有对手,但朝外的敌人虎视眈眈。在羽翼尚未丰满的情况下贸然称帝,自己苦心经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对尚未绝对强大的曹操,汉献帝还是个大宝贝疙瘩,脑回路清晰的曹操是不会逞一时之快把汉献帝踢开的。

三、皇帝只是虚名

曹操当时的权力和天子相比,就差一顶帽子了。朝中政策他定,官员任命他定,汉献帝只是曹操的传话筒罢了。一切实权握在手,当不当皇帝对曹操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要是篡了位当上皇帝,反而麻烦更多,可能实权都没有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买卖,精明的曹操肯定不会干。

历史叶子有言:精明的曹操不想让自己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再加上当时已经手握实权,用经济学来解释就是“称帝”这一行为风险大于收益,打拼了一辈子才换来现在的成果,逐渐年迈的曹操已经经不起任何失败。因此在时机并未成熟的时候,曹操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满足自己当皇帝的欲望的。他能做的,只有壮大自己的势力,为子孙后代的称帝做好铺垫工作。曹操死后,曹丕称帝,便说明了这一点。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没有逼汉献帝退位,他是不想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一生手握大权未称帝,为何被后世人称为是此生最奸诈的行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的时候国家是一片混乱,当时主要有三方势力,魏蜀吴。这里面又属魏的势力最大,我们都知魏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了,曹操很早就已经得到了朝政的大权,但是呢他做了一件让人看起来很奇怪的事,那就是为何他一

  • 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时候,曹操手下没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飞据水断桥发生在长坂坡之战,在《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

  • 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对曹操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宛城之战,曹操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

  • 刘备在曹操身边安插了卧底,刘放到底是谁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放,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放,字子弃,他是刘建的儿子西乡侯刘容的后代,而刘建是刘旦之子,刘旦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三子,这样算来刘放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后裔,甚至比刘备的血脉还要纯,因为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汉室后裔,到底是不是也没人说得清楚。刘放是涿郡人,东汉末

  • 曹操子嗣众多,且不少都很有才华,最后都如何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昂

    乱世三国中的曹操,绝对是当时的第一枭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更有一颗爱才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虽然没有一统三国,但也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账下文臣武将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另外,在造人的能力上,曹操也相当的强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不少都非常有才华,至少比刘备的儿子阿斗高出不止

  • 曹操和刘备两人到底谁的出生更加“地位好环境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操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虽然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还搞到了“刘皇叔”的头衔,但他几乎是草根起家。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帝,还被封为费亭侯,家世显赫,不是编草席起家的刘备能比的。从一开始,曹操不论是出身、兵马,还是地盘,都远超于刘备,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其中有一段时间,颠沛流

  • 司马懿曾多次出妙计帮助曹操获胜,为何还是不被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懿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为曹操出了很多妙计,让曹操可以屡次获胜,也可以躲避劫难,因此人们一致认为其实司马懿在曹操心中应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也应该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可是曹操后来却和司马懿反目成仇,这让世人感到非常的不解。而很多人都认为,其实两人之所以会反目,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司马

  • 为曹操出“挟天子”计策的董昭,为何常常被人忽略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董昭

    因为董昭,曹操才终有机会实现“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格局,这给曹操称霸提供了极大的政治资本。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和郭嘉张郃一样,董昭也曾效命于袁绍,袁绍任命他为参军事之职。当袁绍和公孙瓒大战于界桥的时候,袁绍兵少,巨鹿太守打算投奔公孙瓒。袁绍得到消息后

  • 赵云能七进七出,真的是曹操想收为己用没动杀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赵云

    在三国时,赵云和吕布都曾经身陷曹操重围,赵云单枪匹马突围了,而武力公认第一的吕布却冲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赵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将军,有勇有谋,忠肝义胆,深得刘备信任,而吕布是三国时期公认武力第一的猛将,他们都曾经被曹操大军包围,赵云背着阿斗尚且杀出重围,为什么武力更

  •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不死的话,曹操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郭嘉

    对于郭嘉的死,曹操很伤心,他对众文武说,平定北方以后,他欲把后事托于年轻的郭嘉。可惜,天妒英才,郭嘉水土不服,年纪轻轻38岁就死了。可见,曹操对郭嘉的重视和信任。郭嘉,生于170年,逝世于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