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历史谜团:蜀人张松卖蜀为什么不卖给曹操?

三国历史谜团:蜀人张松卖蜀为什么不卖给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94 更新时间:2024/1/1 21:52:42

刘备大半辈子都是个军事流浪汉,先后依附过陶谦、吕布、曹操、袁绍还有刘表,就是没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后来,刘备很快就打败了刘璋,拥有了西川之地,蜀汉国也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说起来,刘备能够代替刘璋拥有西川,得益于刘璋引狼入室,将他迎接入川,而首先提出让刘璋迎接刘备入川的就是益州别驾张松。不过,刘璋最初是想和曹操结盟,还派出这个张松去见了曹操。张松既然带着使命和曹操通款,应该说他和刘璋的立场是一致的,可是,张松为什么先见了曹操而不把西川卖给曹操呢?

刘璋是继承父亲刘焉的职位为益州牧的。刘焉时期,张鲁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驻守汉中。刘璋主政益州后,张鲁逐渐变得骄纵,不肯尊奉顺从刘璋,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人就此结成仇敌。刘璋多次派兵攻打张鲁,结果每次都是被张鲁打败。

曹操征伐荆州的刘表,刘璋听说后,就派人向曹操表达敬意,曹操就以天子的名义,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为了表示感谢,派了张松的哥哥张肃去见曹操,同时还带了三百个能征善战的士兵。曹操任命张肃为广汉太守。紧接着,刘璋又派遣张松去见曹操。张松去见曹操的时候,正赶上曹操平定了荆州,于是曹操对张松就有点儿怠慢。等张松回来的时候,曹操又在赤壁大败,再赶上瘟疫流行,曹操退回到了北方。回来的路上,张松见了刘备,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款待。回来复命的张松就劝说刘璋和曹操断绝来往,说:“刘备是您的宗室近亲,你应该和他密切交往才是。”刘璋觉得这两者都对,就准备放弃曹操和刘备结盟,派谁去呢?张松就举荐了法正。法正和张松要好,两人都觉得跟随刘璋很难有所作为,常常在私下里叹息牢骚。法正和孟达去见刘备,带去了刘璋送给刘备数千士兵,帮助刘备抵御曹操。法正得到了刘备的热情款待,回来后,就向张松夸赞刘备雄才大略,于是两人秘密策划,打算共同拥戴刘备。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璋听说曹操要讨伐张鲁夺取汉中,心里非常害怕。张松对刘璋说:“曹操兵力强盛,天下无敌,如果他得到了汉中,然后利用汉中的物资来进攻蜀地,谁能够抵挡住他?”刘璋说:“我本来就担心这件事情,可是没有办法。”张松说:“刘备是您的同宗,又和曹操有深仇,善于用兵,如果让他来讨伐张鲁,张鲁必败。张鲁败了,益州就会更加强盛,曹操即便来了,也是无能为力了。”刘璋听信了张松的话,不顾下属的强烈反对,就派遣法正带着四千人去迎接刘备入川。法正趁机向刘备说:“凭借将军的英才,足以利用刘璋的懦弱;张松,是刘璋的心腹大臣,又足以在成都担当内应;事成之后将军可以凭借益州的富庶,以及天府之国四周的险阻,来成就复兴汉室的大业,就实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刘备认同了法正的主意,于是率军逆长江而上向西进兵,和刘璋在涪陵城相会。

张松让法正告诉刘备,等到庞统陈述意见的时候,就可以在会见的地方袭击刘璋。刘备认为这等大事,不能操之过急,也就是觉得这样做不妥,所以没有采纳。第二年,曹操征讨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援。再加上曹操的大将乐进正在和荆州的关羽对阵,刘备就以救关羽为名,向刘璋请求一万军队及军需物资,想要向东去。张松写信给法正和刘备说:“现在的大事即将成功,怎么能放弃此事离开益州呢!”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害怕祸事连累自己,就向刘璋揭发了张松。刘璋逮捕了张松并将他处死。自此,刘备和刘璋关系正式破裂,两人正式交战。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刘备攻下雒城、成都以后,刘璋投降,刘备兼任益州刺史,成为益州的新主人。

至此,张松虽然死了,但他却成功地出卖了蜀地。

《三国志·刘璋传》评论刘璋,说他这个人才智不足以当豪杰二字,却割据一方祸乱国家,好像是背着他人的东西坐在马车上炫耀自己,这必将会招来强盗。当时的人看刘璋,也都是说他软弱无能,这样一个人要想在乱世当中守住一方土地是不可能的。但是,刘璋所以能够迅速灭亡,祸患的源头就在于被张松所卖。而张松卖蜀,并不是因为刘璋能不能够保住益州,而是因为刘璋不能重用他。

本来,张松是打算把蜀国卖给曹操的,是因为曹操不甚待见张松,张松这才一气之下去见了刘备。曹操为什么不重视张松?有说法是张松这个人长得矮小,曹操看不起他,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在古人来说,“以貌取人”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更主要的是,张松出使这段时间,荆州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张松准备出使的时候,正是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正在这个时候,荆州刺史刘表死了!而继承刘表的刘琮投降了曹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意想不到,曹操会这么顺利地拿下荆州,包括曹操自己。曹操得到荆州,手里有了水军,江南已是唾手可得。因此,在曹操看来,在他拿下东吴后,一个无能之辈领导的益州,只能是乖乖地归顺。前面已经有了张肃,也就是说契约已经建立,接下来需要降格降调,不需要再去升格升调。张松正是在这个时候出使到了曹操身边。而后边赶上赤壁失败,曹操全军又染上瘟疫,益州和中原联系受阻,曹操一时间也顾不上那个刘璋了。也就是说,张松出使的时间,正好是益州地位被看轻的时候,这时候,张松得不到曹操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张松这方面来说,还是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因为他的哥哥张肃被曹操封了一个广汉太守,而他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是张松卖蜀不卖给曹操的最根本的原因。

有一种说法,张松有才,连曹操阵营中的才子杨修都非常器重。可对于刘璋来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危险的。三国时期是个战乱年代,也是文才武将展现各自才能的大好时机。因此,有的人待价而沽,有的人择主而仕,还有的战败投降,在那样一个时期,这些做法都无可厚非。惟有张松不同,因为张松是内奸!他是在卖主求荣。而卖主求荣的人,是那种死而速朽之人。张松又是被亲兄弟告发后被处死的,也同样不能得到任何的同情,因为他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标签: 三国张松蜀中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三国志中奸雄曹操七次痛哭都为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三国,奸雄,

    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七处。他的这七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一,哭袁绍:那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败二袁,攻占了邺城时,他亲自到袁绍的墓祭奠这位宿敌旧友,他一边祭一边痛哭流涕,情感

  • 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失了军权 让司马懿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操,司马懿

    魏蜀吴三家在军事体系上各有特色:曹操本族的兄弟比较多,还有关系亲密的夏侯氏兄弟,《三国志》把他们合为一传,称“诸夏侯曹”,曹操主要依靠他们执掌军权,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刘备没有亲兄弟也没有堂兄弟,但他有结义兄弟,军权长期掌握在关羽、张飞手中;孙权相对“五湖四海”些,他的父亲、哥哥帮他拉出来一支能打的

  • 曹操为何对“奸雄”的称号满意?曹操是否是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操,奸雄

    曹操的家庭可以说是既高贵有低贱,高贵是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常侍大长秋,是皇帝皇后身边的近侍臣,其父据说也用钱捐来个太尉之职,可以说家中很有财势;低贱是因为曹操终究是宦官家庭出身,这还是挺让人瞧不起的。曹操的出身要和袁绍马腾那种四世三公,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曹操早年即有远大志

  • 三国最有气度的女子邹氏:不卑不亢回应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美女,邹氏,

    《三国演义》这部书简单来看,就是一通俗小说,可是换一种角度,往往有不同的感观。演义中大都是王侯将相权谋征战的故事,却也有一二女子点缀其间。这些描写虽然不多,却也让我们约略知道几百年前那个时代女子的风采。演义中的诸多女子,最妖艳的自然是迷惑董卓、吕布,挑起这对父子厮杀的貂蝉,最凄惨的当属被自己丈夫杀害

  • 曹操正妻卞夫人为何对曹丕成为继承人感到担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卞夫人,曹操,曹丕,

    于是,曹植在大醉之后,和杨修打开只有天子才可以通行的司马门,纵马奔驰在宽阔的驰道上,人生醉时须尽欢,何必顾忌醒后事。于是,当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有心让曹植担任统帅率军救援,建立功勋,曹植却纵酒大醉,不醒人事。多建一分功劳又如何,一旦父王归天,兄长曹丕会放过自己吗?于是,当曹操去世之时,曹植没有一脸悲

  •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一生不称帝只为扶持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末,忠臣,曹操,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反

  • 盘点三国三大叛将:泰山贼昌豨竟然四次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叛徒,吕布,曹操,

    三国是个争战的时代,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人一般都会容留。这也让一些人拥兵自重,投降后再背叛的事情时常发生。不过像以下三个人这样反复无常,背叛了一个又背叛另一个,背叛了一次再背叛一次的事情还是少有的。且看三国三大反复无常的叛将都是谁?吕布无论从时间上、次数上,还是背叛主子的人数上,

  • 曹操多疑症: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个三国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文字狱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

  • 揭秘:曹操挟皇帝占天时 而刘备又在干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刘备

    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像孙权那样继承了父兄的大片地盘。但他以独特的济世情怀和人格魅力,汇集了一大批当世精英,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拥有了三分天下。一、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刘备能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信义招揽人才,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 三国英雄多风骚: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孙权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