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他自己写的吗

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他自己写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3/12/27 12:46:48

“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德国大豪歌德,曾这样激情表白莎士比亚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相信500位牛顿的灵魂可以构成一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着极高的文学地位,后世甚至普遍认为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福德,年轻时做过学徒、马夫、杂役,剧团演员,后来合伙经营剧院,他平凡的出身生活环境似乎与他显赫的文学成就严重不符,另外有关他戏剧创作和个人生活的记录也少得可怜。

后世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考察了他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学识经历,很难相信他是如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如何深谙宫廷贵族的生活方式,又如何能做到以细腻精练的文笔描写出一个个传世佳作的?

于是渐渐人们开始对莎士比亚的真实身份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关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否出自他人之手,甚或多位作者之手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大多数学者接受这一点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在回到斯特拉特福德之前,他在伦敦表演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一直生活到1616年去世。但他生活的真实记录少得可怜:仅仅是几个签名,他和安妮·海瑟薇的婚姻记录和他们孩子的出生,一份三页的遗嘱和一些与写作无关的商业文件。

最重要的是,没有发现任何记录他创作的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英语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在没有这种作者身份的“证据”的情况下,一些怀疑论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出身如此卑微、受过如此教育的人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洞察力、对复杂的法律和政治事务的广泛理解以及对英国法庭生活的深入了解?

自19世纪以来,一系列名人——亨利·詹姆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克·吐温、海伦·凯勒、查理·卓别林和许多其他人——都对来自斯特拉特福德的这个人表示了怀疑。成千上万的书籍和文章都致力于这一主题,其中许多推荐了自己的候选人,成为莎士比亚经典的真正作者。

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和剧作家克里斯托夫·马洛可能有他们的支持者,但在过去的90年里,最受青睐的候选人是爱德华·德·维尔,第17任牛津伯爵。

1920年,由J.T.鲁尼在他的著作《莎士比亚的身份》中首次提出,牛津大学受过高等教育,受过律师训练,并且以去过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地方而闻名。牛津人——相信德·维尔是吟游诗人作品的作者的人都知道——认为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作品在政治上非具有煽动性,他希望避免被揭露为一个卑微的剧作家。

但是,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的戏剧与其他人有关联,否则对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最有发言权的人似乎就是……威廉·莎士比亚。

首先,牛津于1604年去世,莎士比亚的一些最伟大的戏剧(包括《》、《暴风雨》和《麦克白》)在那之后出版了。莎士比亚的支持者——众所周知的斯特拉特福德人——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确实存在的大量证据表明莎士比亚是他作品的作者,而不是其他人。

这包括印有他名字的戏剧和十四行诗的印刷本,戏剧公司的记录和同时代人如本·琼生和约翰·韦伯斯特的评论。

斯特拉特福德人认为,对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的怀疑,以及试图找到一个更有教养、更世故、更出身高贵的候选人,不仅暴露了被误导的势利,而且也暴露了对诗人非凡作品中最杰出品质之一——想象力——的惊人漠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莎士比亚的绝对主义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作家的莎士比亚是人类自由的体现。他似乎能够运用语言去言说他想象的任何事物,构思任何角色,表达任何情感,探索任何观念。虽然他生活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君主制社会中,是被束缚的对象,且在这个社会里,言论和印刷都受到监管,但他拥有哈姆雷特所说的自由灵魂。自由——这个词及其变体他用了数百次。在他的作品中,“自

  • 莎士比亚与1606年的伦敦大瘟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606年,伦敦再次爆发瘟疫,造成大量死亡并导致剧院的关停。这场流行病也波及到了莎士比亚伦敦居所所在的街区,甚至有可能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戏剧史。在1606年七月底,正值戏剧季的中途,许多最好的剧团的新戏正在上演,包括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麦克白》。莎士比亚的剧团the King’s me

  • 莎士比亚暴富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莎士比亚对拜金主义的厌恶和鄙夷,总是借笔下人物之口道出。“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雅典的泰门》但他在作品里谈钱次数之多,似乎又离不开这个“万恶之源”——38部剧作品里,

  • 大学才子派的集大成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多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他们多数确实是大学毕业生,至少是在伦敦最优

  • 穆罕默德是怎么创建伊斯兰教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莱西部落中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六岁时母亲也病死了。他是由祖父和伯父养大的。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和许多地区。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阿

  • 席勒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德国仅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1759年11月10日

  • 瓦格纳的思想主张和艺术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1883年2月13日在意大利王国威尼斯逝世。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年-1883年),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

  • 歌德的创作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

  • 海顿与狂飙突进交响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劳罗,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1740年,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成员。1751年至1753年,创作首部歌剧《狡猾的魔鬼》。1755年,创作了首批

  • 莫扎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曾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共创作了754部作品,其代表作有《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