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织田信长的为政举措

织田信长的为政举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4/2/14 2:44:06

织田信长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重塑封建秩序。

政治

据“轻视说”,织田信长对朝廷的政策是出钱也出口,并想要拥立一个听从自己的话、像傀儡一般的天皇。天正元年(1573年)开始就对正亲町天皇提出让位的要求。但正亲町天皇是老练的天皇,并非是个对织田信长言听计从的人物,加上当时织田信长在各地的强敌环伺,天皇拒绝后即明快地不再要求。天正九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除了展现织田军的军事实力外,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据“尊重说”,希望让位的反倒是正亲町天皇。在当时若只凭天皇个人的意思并无法让位,从天皇让位后到新天皇就任等诸种仪式、营建原本天皇退位后的居所,以及为此而准备的移转费用(天皇退位后的居所称为仙洞御所,通比京都中心的居所还需要更大的土地,包括移转周围公家的房子、寺院等)等一一完成,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能让天皇让位者,必须负担庞大的经费。而于天正年间能做到此事的人只有信长,反过来说即使天皇希望让位给织田信长,只要织田信长不同意,让位是不可能的。

经济

织田信长掌权期间,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所、透过检地以确立对领土的支配、让农民与兵力分离以设立常备军。设立乐市鼓励商业。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新。织田信长还推行了新的大名制度,使各地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

织田信长还与南蛮人进行贸易,不仅给织田信长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西方先进的实用科学,如数学、地理学、医学、天学、造船术等也传入了日本,也使日本人大开眼界。同时,随着大炮的传入,改变了战术城池的建造。天正三年(1575年),在长篠、设乐原战役中,织田信长大量而巧妙地运用了大炮,击破武田信玄勇猛的铁骑军团“骑马队”。

军事

天下布武

信长的目标天下布武,可认为其带有为废除公家、寺家的权力并正式建立武家政权的意味。为了实现此目标,针对寺家的政策则击溃一一揆、于石山合战击败本愿寺的显如等人。而室町幕府位于京都,此一地理条件导致与公家间的深厚关系。

兵农分离

织田信长充分发挥尾、美浓两国的地理优势——人口多且物产丰盛,建立起兵农分离的制度。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检地制度

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宗教

织田信长虽称其信仰宗教为法华宗,但在对一向一揆、延历寺的政策以及在安土城的石壁上采用地藏菩萨、墓石等事,都显示出其矛盾。织田信长的时代欧洲在进入近代时期,正是处于于宗教势力激烈斗争的时期。日本的寺院拥有广大的庄园,织田信长在施行土地测量之后,将多出来的土地与没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将其庄园全部没收,赐给他的部下。在战争后,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换言之,织田信长的对手除了战国武将之外,他还要阻止“本愿寺法共和国”、“一向宗信徒共和国”、“农民共和国”的诞生。

一般认为可能织田信长并非否定宗教,而是考虑将其视为天下布武事业的一环,将现存宗教与政治分离、或政治上的宗教统一。安土城内安置了一个信长化身称为“梵山”的大石,将其做为御神体(神圣的物体或神的化身),并要求家臣、领地人民去膜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织田信长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记载,织田信长是战国时代出了名的美男子,不过因其成就过于耀眼,所以信长的外貌相对于其他有名的战国美男并没有特别着重的描写,不过在各种资料史书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描述信长公容貌的地方。据说,信长在正德寺会见斋藤道三时,道三身边的家臣、小姓抬头看到穿扮得体的信长无不惊为天人,而道三本人也受到了不小的

  • 织田信长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织田家即将统一日本的前期,织田手下丰臣秀吉(曾叫羽柴秀吉,木下腾吉郎)于织田家最后一股反对势力毛利家在在三日月程对战,请求织田援助,织田在途径京都本能寺时,手下明智光秀叛变,将织田烧死在本能寺。史称本能寺事变本能寺之变1582年夏天、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

  • 织田信长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本能寺之变中,最大的受惠者是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始终是明智光秀的竞争对手,无奈事事都比光秀略逊一筹。本能寺事变后,信长众臣均陷于无能、混乱状态,只有丰臣秀吉保持冷静,面不改色自战场马不停蹄赶回京都为主君报仇。事后又巧妙地立信忠嫡子为继任者,掌握了织田政权。丰臣秀吉篡夺织田家主权是靠逐渐架空以及软硬兼

  • 志村大爆笑的主持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志村健(本名:志村康德、1950年2月20日-),日本东京都东村山市出身,日本的喜剧表演艺术家,绰号为(シムラ)(しむけん)(けんちゃん)(ケン坊)等。因其在日本喜剧界的地位,被许多晚辈艺人称为“日本的喜剧王”。在台湾省,泰国,印度,欧美等地也享有高知名度。演艺经历1973年12月以实习身分加入TB

  • 法国断头皇后玛丽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死于法国大革命,原奥地利女大公,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

  • 路易十六为什么会被送上断头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十六(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享年38岁),法兰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第三子,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同母兄。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他既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个被处死的国王。那么,

  • 欧洲历史上被处死的几位君王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改朝换代在封建社会非常的正常。但是作为亡国之君可以说下场都不是很好,多数都是命丧黄泉。但是这种事在欧洲却极少发生,欧洲一共几千年的历史却只有三个国王是被处死的,分别是:查理一世(英国国王,1649年在英国内战后被处死)、路易十六(法国国王,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尼古拉二世(沙皇俄

  • 英国最热心慈善事业的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查尔斯王子(英语:HRH Prince Charles,1948年11月14日—),全名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现任英国王储,下一任英联邦元首。查尔斯王子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的长子,是英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王储。个人爱好查尔斯从年轻时代起就很喜欢打马球,在19

  • 戴高乐在法国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政治家、军事家、作家。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总统。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

  • 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府荏原郡一个武士家庭。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立志当一名画家,然而哥哥的自杀让他担负起家庭重担。1936年,他顺利进入PCL(东宝电影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1943年黑泽明独立执导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此后,他以几乎一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