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国断头皇后玛丽的一生

法国断头皇后玛丽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4/2/14 5:23:34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路易十六的妻子,死于法国大革命,原奥地利女大公,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法·约翰娜。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安东尼亚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约瑟法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一位大臣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人物简介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由于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早已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

“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à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et qui répondit: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尽管卢梭只说了是一位“崇高的公主”,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直指玛丽,但忏悔录本身在历史素材上,并不算严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更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路易十六为什么会被送上断头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十六(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享年38岁),法兰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第三子,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同母兄。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他既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个被处死的国王。那么,

  • 欧洲历史上被处死的几位君王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改朝换代在封建社会非常的正常。但是作为亡国之君可以说下场都不是很好,多数都是命丧黄泉。但是这种事在欧洲却极少发生,欧洲一共几千年的历史却只有三个国王是被处死的,分别是:查理一世(英国国王,1649年在英国内战后被处死)、路易十六(法国国王,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尼古拉二世(沙皇俄

  • 英国最热心慈善事业的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查尔斯王子(英语:HRH Prince Charles,1948年11月14日—),全名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现任英国王储,下一任英联邦元首。查尔斯王子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的长子,是英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王储。个人爱好查尔斯从年轻时代起就很喜欢打马球,在19

  • 戴高乐在法国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政治家、军事家、作家。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总统。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

  • 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府荏原郡一个武士家庭。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立志当一名画家,然而哥哥的自杀让他担负起家庭重担。1936年,他顺利进入PCL(东宝电影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1943年黑泽明独立执导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此后,他以几乎一年一

  • 路易十四对法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鲜有人能将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体。然而在法国,路易十四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但是对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言,没有他的出现,日子会快乐许多。当年轻的路易十四登上王位时,法国已经是当时人口最稠密、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在马扎兰和黎塞留这两位伟大的红衣主教的治理下,古老的法兰西王国已经成为最强有力的中央集

  • 腓力二世有哪些政治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绰号“狐狸”,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九位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之子,母亲为香槟的阿黛勒。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一样被困在“法兰

  • 阿育王对印度佛教发展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在经过了残酷的兄弟间的互相残杀后,

  • 圣雄甘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向一位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这位伟人却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没有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他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甘地出身于

  • 泰戈尔在印度享有怎样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喜玛拉雅山的另一端,那个叫印度的国家,总是披着神奇、美丽、甚至不可探测的面纱。印度曾是我们的“西天”,是中国人朝圣取经的地方,是信佛者和幻想者灵魂超脱的天堂。但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在这两个伟人中,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接近,更具体,更有独特的魅力。“泰戈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