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生平简介

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66 更新时间:2024/1/18 6:55:04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府荏原郡一个武士家庭。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立志当一名画家,然而哥哥的自杀让他担负起家庭重担。1936年,他顺利进入PCL(东宝电影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编剧。1943年黑泽明独立执导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此后,他以几乎一年一部的速度,创作了多部佳作。

1948年,黑泽明用演员三船敏郎担任电影《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比,他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截至1965年拍摄《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电影频频获奖,两人获得“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

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

1970年,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失利,失去了创作追求,黑泽明在家中试图自杀,后获救。

1972年,应苏联之邀,黑泽明拍摄了俄语剧情片《德尔苏·乌扎拉》,影片改编自俄国地理学家尔谢尼耶夫的游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讲述沙俄军官阿尔谢尼耶夫和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之间的超越阶层与等级的友谊。

1975年上映后,获第9届莫斯科国家电影节金奖和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0年,编导并监制电影《影子武士》,获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1985年,拍摄电影《乱》,影片结构来自莎士比亚话剧《》。1990年,80岁的黑泽明在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获终身成就奖。同年,自编自导奇幻电影《梦》,影片讲述了八个梦,分别为: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

1991年,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八月狂想曲》上映。1993年,根据日本学家内田百闲的晚年生活改编的影片《袅袅夕阳情》上映,这是黑泽明的最后一部电影。

1998年9月6日,黑泽明在东京去世,享年88岁。

“如果从我身上减去电影,我的人生大概就成了零。”这句夫子自道或许足以概括黑泽明辉煌的一生。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自传《蛤蟆的油》,2006年,该书简体中文版出版。

据说,黑泽明原本没有想过写自传,但是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自传里的一句话启示了他——“我们这么自鸣得意的个性,实际上是由种种复杂的因素形成的,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在那里遇到的小朋友,第一次读小说的主人公,有时甚至从表兄饲养的猎犬那里得到启发。我们并不是光凭自己就能生活很充实,我从自己的记忆之中,找出了许许多多是我得以有今日的力量,以及与这种力量有关的人和发生的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路易十四对法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鲜有人能将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体。然而在法国,路易十四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但是对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言,没有他的出现,日子会快乐许多。当年轻的路易十四登上王位时,法国已经是当时人口最稠密、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在马扎兰和黎塞留这两位伟大的红衣主教的治理下,古老的法兰西王国已经成为最强有力的中央集

  • 腓力二世有哪些政治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绰号“狐狸”,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九位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之子,母亲为香槟的阿黛勒。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一样被困在“法兰

  • 阿育王对印度佛教发展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在经过了残酷的兄弟间的互相残杀后,

  • 圣雄甘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向一位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这位伟人却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没有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他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甘地出身于

  • 泰戈尔在印度享有怎样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喜玛拉雅山的另一端,那个叫印度的国家,总是披着神奇、美丽、甚至不可探测的面纱。印度曾是我们的“西天”,是中国人朝圣取经的地方,是信佛者和幻想者灵魂超脱的天堂。但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在这两个伟人中,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接近,更具体,更有独特的魅力。“泰戈尔是

  • 印度超日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旃陀罗·笈多二世(梵文:चन्द्रगुप्तविक्रमादित्य;英语:Chandragupta Vikramāditya;?-415年),即超日王,一般认为是传说中的“毗克罗摩阿迭多”,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380年到413年在位。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母亲是达妲维。超日王在位期间,笈多王朝达

  • 文森特·梵高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

  • 梵高画作的创作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题材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

  • 梵高为什么割掉自己的右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欧洲伟大的画家,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达芬奇,毕竟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知道他画鸡蛋的故事;还有人会想起梵高,他的画作可是现在全世界拍卖会上最抢手的作品。达芬奇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而梵高却不同。他的境遇是很悲惨的。尽管在他死后一段时间,人们才慢慢的注意到了在那个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天才的画家,还有如

  • 梵高和高更为何最终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和高更,相差五岁,互为知己,相惜相爱,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梵高与高更相遇在1887年的巴黎。那时,梵高的作品几乎被所有的美术商拒绝,只有唐吉老爹欢迎他的作品,正是由于唐吉老爹的介绍,才使这两位天才的画家得以相遇。而高更,彼时刚刚抛弃了自己优裕的生活,在贫困饥寒和世俗的嘲笑中勉强度日。两人境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