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斯大林对苏联贡献大还是失误大

斯大林对苏联贡献大还是失误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81 更新时间:2024/1/14 15:40:44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苏联最高领导人,执政近三十年,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在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期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发动“大清洗”运动,屠杀和流放反对派领导人及群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

1942年,被法西斯主义拖进战争深渊的苏联人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以他们的统帅命名的城市,和正在这个城市中进行着的一场大决战上。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这座城市和斯大林的名字一起被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约瑟夫·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21日,父亲是格鲁吉亚哥里镇的一个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双亲都是目不识丁的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者。斯大林家境贫困,父亲制鞋所挣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拼命工作以便能供儿子上学。父亲对斯大林的愿望是长大之后做个鞋匠,母亲对他的期望是长大之后做个传教士。

1888年,母亲把斯大林带到了她当清洁工的哥里镇教会小学,她为儿子申请到每月3卢布的助学金,再加上她每月10卢布工资,这就是他们母子的全部收入。靠这些,斯大林读完了5年的课程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894年夏,斯大林由校方推荐进入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所神学院,学生思想很活跃,是反对沙俄和封建势力的中心。斯大林在此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898年秋,斯大林参加了社会民主党组织的“麦撒墨达西社”。1899年5月,由于斯大林的活动引起学院的反感,他被学院开除了。

后来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运动,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此后几年至1919年,斯大林一直是一名积极的党员,曾被沙皇当局逮捕7次,流放了6次。因为每次判罪很轻,加之他多次越狱逃跑,使他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得力人才。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名副其实、恰如其分的称号“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两年中,斯大林十分活跃。1922年但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这个职位帮助他在党内得到了权势。

列宁患病期间,批评斯大林粗暴,并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以后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表示“没有把握”,建议将他从总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开。5月,中央全会继续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52年10月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三人同盟,成功地粉碎了托洛茨基及其同伙的势力。斯大林是政治斗争上的天才,之后顺利地当上了苏联的第一号人物。

自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

那些在1917年革命中就当过共产党领袖的人,在苏维埃政府中给列宁当过部长的人,他们多数被斯大林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有许多都在大庭广众的审判下公开认了罪。

1938年,领导过早期清洗运动的金利克·亚戈达本人也被带上了审判台,承认犯了判国罪,因而被处死刑。而他的接班人尼古拉·叶左夫最终也遭到清洗,被处以死刑。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2/3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

由此清晰可见,斯大林的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在国内出现独立政权。然而就在清洗运动进入高潮时,斯大林颁布了一部新宪法,称为苏联民主宪法。

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用强迫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农民当中很不得人心,许多农民加以抵制。然而30年代初根据斯大林的命令数百万农民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饿死,就这样他的政策终于获胜,并且得到全面的贯彻。但自那以来苏联的农业状况一直不佳。

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这种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了著名的《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出尔反尔,不久即撕毁了这个条约,开始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同仇敌忾,经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彻底摧垮了德国法西斯的军队。1945年5月,苏联士兵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顺从苏联的共产党政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也在南斯拉夫出现了,但是该国没有苏联军队,因而没有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为了防止东欧其他共产党国家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斯大林在东欧的卫星国也搞了清洗异己分子的运动。

195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一伙医生由于阴谋暗杀苏联高级官员而被捕。这听起来使人感到斯大林在计划另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

但是1953年3月5日,这位73岁的独裁者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逝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红场陵墓里,和列宁的遗体并放在一起。但是在1956年2月赫鲁晓夫发表著名的否定斯大林的演说之后,斯大林的名声在苏联一落千丈。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满腹狐疑,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忍不拔,思路敏捷,智慧超群。

泽东总结斯人林的一生,是这样说的:斯大林晚年的确犯过严重的肃反扩大化和鼓励个人崇拜等错误,在对待兄弟党和一些国家问题上有大国沙主义倾。但斯大林的一生为建设和保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建立了历史功勋,对苏联人民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仍然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总而言之,斯大林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是次要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赫鲁晓夫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重要职务。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

  • 戈尔巴乔夫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语:МихаилСергеевич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苏联政治家,生于苏联普利里沃利诺耶村,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担任苏联总统期间,苏联因为多种因素解体。早年经历1931年3月2日

  • 朱可夫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语:Гео́рг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Жу́ков,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朱可夫因立下赫赫战功,是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 叶利钦是苏联的历史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族,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1961年加入苏联共

  •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曾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前苏联作家。其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凭《西线无战事》跃升为世界级作家,凭《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05年5月2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札弗洛塞镇,俄罗斯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1961年,执导剧情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伊万的童年》,该片获得第27届威尼斯国际

  •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领诺贝尔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发表《日瓦戈医生》,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因受到苏联文坛的猛烈攻击,被迫拒绝诺贝尔奖。1960年5月30日

  • 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生于圣彼得堡,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1923、1925年先后毕业,以第

  • 乌兰诺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瓦加诺娃。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

  • 叶赛宁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