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一世的继任者

伊丽莎白一世的继任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11 更新时间:2024/1/15 17:36:01

伊丽莎白一世,一个一辈子未婚的女,用誓言决定了自己的婚姻:“我这一生只会有一个丈夫,并且我会绝对地忠于他,他就是英格兰。”面对这样的铿锵誓言,人们不禁要问,伊丽莎白一世到底有多爱英格兰,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要知道,她走上王位的时候刚刚25岁,正值青春年华,不婚对她而言代表着一辈子的孤独。

其实,直到今天,对伊丽莎白一世为不婚的原因也是看法各有不同。但从整个时代以及她自身的原因来总结的话,大概不外乎心理受到刺激的影响。

关于对男人的认识,想必父亲亨利八世给伊丽莎白一世带来的是对男人永远的恐惧。这个男人一辈子娶了六个老婆,没事就对前任进行处置,特别是对自己母亲的极刑杀害,那是她永世难忘的伤害。试想一下,自己的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刺激对一个刚懂亲情,极力依赖母亲的3岁孩子来说,那无异于烙印之痛。怎么可能忘呢,她的人生因此被改变了。

但这显然不是伊丽莎白一世从此对婚姻不感兴趣的全部理由,因为后来她还一度在青春年少之际爱上继母的第二任丈夫托马斯·西摩尔。只不过,西摩尔作为继母凯瑟琳的丈夫,显然没有这样的资格与其结婚。特别是当这件事被继母知道之后,为伊丽莎白一世带来了被驱逐的灾难。好在凯瑟琳不久于人世,伊丽莎白一世成功上位。

这时西摩尔竟然卷土重来,表示要娶女王为妻。但这时的伊丽莎白一世已经幡然醒悟:男人是永远靠不住的。所以她直接拒绝了这段婚姻。西摩尔竟然利令智昏,拿着宝剑冲去女王宫中“逼婚”。这下好了,直接被侍卫拿下,判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很快处死了。

这时的伊丽莎白还很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不可能不婚的,特别是那些大臣们,希望她结婚,然后生下继承人。伊丽莎白一世已经铁了心:所有的男人都是冲着我的地位来的,他们不可能真心爱我。

当然,还有另外的说法,这就关系到伊丽莎白一世的智商了。她自己认为,处于王位的现实让她难以选择爱情,如果与外国王子结婚,显然自己的王位就要易人,不然会对英格兰的发展不利。但是,如果选择一个本国男人来结婚,那就更不现实了,毕竟她是女王,男方的地位势必低于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身份会被无形拉低。最重要的是,宫廷内宗派还会因此惹起斗争,不利于国家稳定。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伊丽莎白一世有一个爱着的男人,只是在她没有称王时选择了结婚。这让她很伤心,所谓爱不逢时,也就只能是错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伊丽莎白一世只能选择不婚,“嫁”给了自己的国家,成了一个一生不婚的女王。这样也就产生了另外的麻烦:继承人。

这对于一个国家是非重要的,当年亨利八世不断离婚、结婚,不就是为了生下继承人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这里,她自然也要面对同样的事情,自己去世之后,这王位要给谁?对此,伊丽莎白一世也纠结了很久。不结婚自然不会有孩子,但从王室成员当中来选择一位继承者又不那么容易,特别是要寻找一个有资格,又让她自己满意的人选,那简直太难了。

据说,最初伊丽莎白一世是看好凯瑟琳·格雷夫人的。格雷夫人是谁?亨利七世的女儿玛丽·都铎的外孙女,按辈份她应该叫伊丽莎白一世表姨。虽然这血缘有点远了,却是正宗的王室宗亲。可格雷夫人后来悄悄与伯爵爱德华·西摩结婚了,女王对这桩婚事并不看好。

格雷夫人以为生米做成熟饭就会被迫认可,没想到果断的女王当下撤销了她的继承权,甚至最后还被囚禁至死。而格雷夫人有个妹妹,那就是玛丽·格雷。可惜,这个孩子天生的驼背,而且特别矮。这样的身材如此上王冠,多少会有些撑不住场面。反正英国王室素来注重仪容,伊丽莎白一世便这样忽略了玛丽·格雷。

当时,苏格兰下台的女王玛丽一世还在英格兰被软禁。伊丽莎白一世是有心让她成为自己接班人的,不过苏格兰玛丽一世是个天主教徒,这对新教徒女王来说可不行。于是,她反复与苏格兰玛丽一世谈判,要求其皈依新教,并与新教徒结婚。

可玛丽一世也是个有主意的主儿,誓死不从。后来,玛丽一世在被营救的过程中扯上了刺杀女王的罪名,这让女王非常忌惮。结果就是玛丽一世被伊丽莎白一世给处死了,直到行刑,玛丽一世依旧对天主教信奉不已,甚至穿上了红色的衣服,以示为天主教殉教而死的决心与立场。

至此,伊丽莎白一世的继承人选似乎只剩下了一个:詹姆士,玛丽一世的儿子,苏格兰的国王,同时也是亨利八世姐姐的曾孙子,伊丽莎白一世的表孙子。这样的结局,想必伊丽莎白一世也非常不爽吧?处心积虑地折腾了一辈子,后来竟然还是成全了玛丽一世。这个窝囊劲,怎么想都憋屈。所谓世界是个圆,转来转去总会再相遇。

伊丽莎白一世与詹姆士一世就是如此,她为着权位杀死了玛丽一世,但最终又为了国家而将权位留给了玛丽一世的儿子。虽然事情看上去很曲折,最终结果却有些殊途同归。不得不说,英国王位的传承实在有些儿戏,继承权这个东西没一点含金量,甚至有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好没意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马可波罗留下六大谜团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在一生之中游历了很多个国度,并将这些见闻变成了书籍,为后人研究地理风情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关于马可波罗的游历经历,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这也是马可波罗留给我们的难题。迷题一:路线马可·波罗应该是从威尼斯一路前往北京,而后继续在中国旅行。根据这样一本游记,我想,大多数人都

  • 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迎来了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黄金时代。然而,身为女王的她却终身未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伊丽莎白一世原名伊丽莎白·都铎,她的父亲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母亲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伊丽莎白不论是从相貌,还是才干都最像亨利八世。但由于亨利八世重男轻女,所以伊丽莎白小

  • 有哪些证据表明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据2011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媒体10日引述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的调查结果称,大探险家马可·波罗事实上从来没有真正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道听途说的汇集。英国《每日邮报》9日称,如果这一理论被证明正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险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就是一个“骗子”。据英国《每日电讯报

  • 认为马可波罗真实来过中国的依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不过,也有一

  • 马可波罗游记是伪作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否伪作?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马可·波罗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之后,随着地理

  • 伊丽莎白一世母亲被处死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安妮·博林(英语:Anne Boleyn,1501年-1536年5月19日),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王后(1532年11月14日-1536年5月19日在位),彭布罗克女侯爵,也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后之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之母。威尔特伯爵托马斯·博林之女。安妮·博林原本是亨利八世的王后凯瑟琳的侍从女官

  • 马可波罗东行路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多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是一本十分畅销的游记,他的书一直是几代欧洲人的枕边读物。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探索了东方神秘国度的欧洲人。马可波罗出生在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在马可波罗还只有十七岁的时候,他跟随着父亲以及叔叔,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当时中国的蒙古帝国。并且他们在蒙古

  • 马可波罗的家庭出身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

  • 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一世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苏格兰女王玛丽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她同时代的人。她不仅是一个男性统治的时代的女性君主,她的身体也很威仪,身高近六英尺。她的身高凸显了似乎与生俱来的女王气质:她出生仅6天就成为苏格兰的统治者,她的性格形成时期是在法国宫廷度过的,在那里,她与未来的丈夫弗朗西斯二世一起长大。1558年4月,16岁的玛丽嫁给

  • 伊丽莎白一世把脸涂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她鲜红的嘴唇到她苍白如瓷的皮肤,伊丽莎白一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受认可的君主之一。但她标志性的外表,尤其是她的白妆,隐藏着一个黑暗而致命的秘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导致她在69岁时去世的原因。你必须继续阅读才能了解真相。当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登上王位时,她成为都铎王朝五位君主中的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