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宪是什么人?他一直镇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么?

罗宪是什么人?他一直镇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2:36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蜀国已经灭亡了,刘禅也投降了,连姜维也投降,这时候,再死守蜀国的边关,其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可是这时候,负责镇守永安(白帝城)的巴东太守罗宪,却还一直守在那里,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么,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罗宪镇守的永安城,在蜀汉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年,由于关羽被杀,荆州丢失,刘备率领大军出三峡攻打东吴。接着在夷陵大战中战败,刘备败逃回撤,回到蜀地。不过,当时他只是撤退到永安城就没走了。他在这里呆了一年的时间,直到去世。

刘备为什么只走到永安就不走了?也许是他心有不甘,也许是身体受伤害,也许是自觉无脸回成都,也许是准备卷土重来,也许是为了防备东吴打进蜀地来,总之,情况非常复杂。不过,由于刘备留在永安,永安也成为蜀国的一个行都所在。后来,刘备在去世前,做出了著名的“永安托孤”。

“永安托孤”有两条重要的内容:一是让诸葛亮负责辅佐刘禅,并负责整个蜀国朝政;二是让李严担任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同时镇守永安。

尤其是第二条托孤内容,颇为意味深长。因为刘备让李严担任中都护,负责蜀国内外军事。照理说,这就是国家军队总司令。作为国家军队总司令,理应驻扎在成都。可是,刘备却让他镇守永安,可见刘备对永安的防守有多么重视。事实上,刘备不只是想防守,同时还时刻想要李严继承他的遗志,向东吴发动反攻。

而李严实际上也做得不错,他在永安修筑城墙,囤积粮草,一副想反攻的态势。只不过后来诸葛亮迅速把军政大军都掌握了,并且改变了国家的策略,和东吴修好关系,全力以赴北伐,因此,反攻东吴的任务才没机会实施。

后来,李严也被诸葛亮调到汉中,担任汉中太守,并负责粮草的押运。再加上吴蜀两国的关系进一步缓和,因此永安的意义才变得很小了。

不过,随着蜀国后期在北伐上步伐变慢,虽然吴国实际上也是一蹶不振,但是,他们时不时的,也要在边境线上制造些摩擦。因此,防守永安,又显得重要起来。

回过头说罗宪。罗宪当官后,担任的是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前一个官职相当于东宫的秘书,后一个官职相当于外交官,都是朝中的官职。不过,由于他不肯依附黄皓,被黄皓排挤出朝,贬到边关任巴东太守。当时大将军阎宇负责蜀国东边的军务,把罗宪提拔起来,让他担任自己的副手。

接着,魏国全线进攻蜀国,阎宇回去救援,整个巴东地区,就由罗宪一个人负责。显然阎宇并没有回到成都,刘禅就投降了。此后历史上也就再也没有关于阎宇的记载。

罗宪镇守永安,这时候,吴国派盛曼率兵前来。《晋书》上说,吴国这样做是“外托救援,内欲袭宪”。就是说,救援是假,图谋永安城是真。

《晋书》是根据晋朝的史料写出来的,晋朝的史料有这个观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就算吴国想要图谋永安城,也没有什么不对。蜀国都已经灭亡了,如果罗宪是爱国的,他应该联合吴国,与魏国作战,以期最终光复蜀国。

而事实上,罗宪并不是这样的,他一直在与吴国争斗。当罗宪拒绝盛曼后,吴国又派步协西征。结果被罗宪打得大败。接着,吴国又派陆抗增援。罗宪坚持守城,在毫无守军的情况下,坚持守城六个月。

后来,魏国攻打荆州的西陵,陆抗才退兵,永安城才被解围。同时,罗宪接受了魏国的各种封赏,投降了魏国。

那么,罗宪为什么做出这样不合常理的事情呢?

我认为,显然是当时罗宪已经明白复国无望,同时,吴国早迟都是会被魏国(后来的晋国)给灭掉的。从促进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所以罗宪最终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标签: 罗宪三国

更多文章

  • 蜀汉五虎将之首是谁 五人当中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五虎将

    对三国蜀汉五虎将之首是谁,谁又最厉害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源于其中的武将英雄人物。经过千年之后流传下来最受民间喜爱的便是蜀汉中的五虎上将了。那么问题来了,三国蜀汉五虎将之首是谁,谁又最厉害呢,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其实谁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为何终生没有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皇后

    对秦始皇为什么终生不立后,背后有什么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知道秦始皇可是千古一帝,也是灭六国统一中国的伟大创始人。所以他在历史当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意义,在他那个年代,他真的可以拥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也能够拥有数不尽的大美女。那么秦始皇为什么选择终身不立后呢?

  • 周勃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勃,汉朝

    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封为绛侯。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周勃是西汉初期的名将与名相,在秦末民变与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巨大功劳。汉朝建立后更是发动“诛吕安刘”政变,使得汉朝重回正轨。那么周勃是如何为大汉效力的呢一,跟随沛公周勃家境贫寒,早年靠编织养蚕的器具,充当丧事的吹鼓手等

  • 汉朝时期的有名公主都有谁 她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公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有名的和亲公主有哪些?她们后来都什么结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和亲是不同政权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西汉同匈奴的和亲就是早期的典范。汉初,天下刚刚平定,国力衰弱,士卒疲于征战,无法再同凶蛮的异族人开战。于是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

  • 秦国拒绝孔子入境却统一了六国 这里边有什么因果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孔子

    对为什么秦国拒绝孔子入境,但却能一统六国?难道有什么因果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明文记载的是孔子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这八个国家,其余列国都没有去过。《论语.第十二章》:“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

  • 杨士奇是如何在官场一帆风顺的?面对至亲也不谈公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杨士奇

    众所周知杨士奇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在建文朝、永乐朝、洪熙朝、宣德朝以及正统朝中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那么他是如何在风波诡谲的朝堂之上平安善终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朱棣入主南京,当上永乐皇帝之后,便将杨士奇提拔为翰林院编修,不久后又将其与解缙、金幼孜等人一起拉入内阁,成为

  •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老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的话,史称“

  • 张飞作战前都会自曝家门 张飞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蜀汉

    还不知道:张飞每次在交战前都会说自己是燕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提到张飞很多人脑海中都会不自觉的将他联想成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也会联想到电视剧《三国》中张飞的口头禅“俺也一样”和他每次与敌人交战之前都会自报

  • 王曙:北宋时期宰相,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曙,北宋

    王曙(963年-1034年9月20日),字晦叔。河南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曙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再中贤良方正科,改授著作佐郎、知定海县。后以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他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与张咏并称

  • 街亭之战中,张郃与魏延、王平二人交手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三国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错用了马谡,马谡直接将兵驻扎在山上,被张郃切断了水源,马谡军心大乱,被张郃击败,丢失了街亭。在街亭之战中,魏延和王平分别与张郃交手,结果有什么不同?先看王平与张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