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时期的有名公主都有谁 她们的结局怎么样

汉朝时期的有名公主都有谁 她们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1/2 1:20:34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有名的和亲公主有哪些?她们后来都什么结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和亲是不同政权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西汉同匈奴的和亲就是早期的典范。汉初,天下刚刚平定,国力衰弱,士卒疲于征战,无法再同凶蛮的异族人开战。于是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双方约为兄弟,两族人民互通贸易。

而后来的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及汉武帝初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历数西汉和亲的公主,总共有十二位,如果将王昭君算入的话,那就是十三位。接下来我们就简单选几位有名的和亲公主介绍一下。

汉武帝初年,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在战略上能切断匈奴右臂,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往来,很是生气,要进攻乌孙。乌孙很惶恐,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并愿娶汉朝公主,两国结为联盟。在与终臣商议后,汉武帝把细君公主下嫁给乌孙国王昆莫,以和亲方式结为兄弟之盟,约定共同对付匈奴。细君气质高雅,容貌美丽,被国王封为右夫人。在匈奴的压力下,乌孙国王又娶了一位匈奴公主,封为左夫人。细君难以适应塞外生活,只能将满腔愁绪化为悲歌。这期间细君公主还发明了琵琶这种乐器。后来因体弱多病,不幸郁郁而终。

解忧公主,她历经四朝,三次嫁人,等到七十才得以归国。岑陬在细君死后,再次向大汉求婚,解忧被汉武帝选为和亲公主。岑陬去世后,儿子泥靡还小,由其弟翁归靡继承王位。翁归靡是个大胖子,被称为“肥王”。按照习俗,解忧公主嫁给了肥王。

解忧跟肥王性情相投,互相恩爱,并生下了三位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肥王对解忧言听计从,不仅两人如胶如漆,大汉和乌孙国关系也更加密切。值得一提的是,陪解忧远嫁的婢女冯嫽,才貌双全,还会西域语言,解忧将她嫁给了乌孙右将军。这两个女人互相团结,对乌孙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却适逢昭帝驾崩,所以汉廷没有派遣援兵。汉宣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发兵十五万骑,兵分五路进军匈奴,匈奴向西溃逃后,被乌孙军队拦截击溃,取得大胜,从此边疆得到了长时间的安宁。肥王病逝后,泥靡继承了王位。依照习俗,解忧嫁给了泥靡。解忧在长子和幼子相继病逝后,处境艰难,已经在西域生活50多年的解忧要求回国。在汉宣帝准许下,年逾70的解忧终于回到了祖国。

在这些和亲公主中,最美丽,名声最大的当属“四大美女”之一,“落雁”王昭君。她的命运也很凄惨,呼韩邪单于与她结婚两年就病逝了。王昭君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又是按照习俗,王昭君的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雕陶莫皋单于。跟细君一样,王昭君也不愿意再嫁,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病逝后,按照习俗王昭君还得再嫁孙子辈的单于。昭君不从,独自寡居,不到33岁,就郁郁而终。

关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和亲问题,历来褒贬不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显而易见,司马光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汉的和亲政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实际上,西汉对于匈奴的和亲的态度上,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汉初是西汉王朝向匈奴求和亲,以汉宗室女奉献匈奴单于,意在以暂时的屈辱,换取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是一种被动的、迫不得已的措施。但是汉武帝以后的和亲已与汉初的根本不同了。此时是匈奴十分弱小,慑于汉王朝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情况下,主动向汉王朝臣服和求婚的。

汉王朝也不是以庄重的对等婚姻形式嫁公主于匈奴单于,而是以高傲的姿态赐宫女于匈奴单于。其目的则是要在其恩威的情况下,使匈奴永远臣服于汉朝。所以说,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基本上可以说是处理敌对国家间的一种政策。不过不管是以何种姿态对待,两国边陲和平,人民安居乐业都是可见的良好结果。

不得不说,这一政策相对缓和了军事冲突,有利于汉朝休养生息,促进了汉初经济的发展,加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民族间的和解和交流。在文化方面,和亲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影响,也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族效仿中原的制度,传播中原的文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中来。对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凡主动要求和亲者,通常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向往和钦慕,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趋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而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就在公主和亲中悄然开始了。

参考资料:

《汉书》

《资治通鉴》

标签: 汉朝公主

更多文章

  • 秦国拒绝孔子入境却统一了六国 这里边有什么因果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孔子

    对为什么秦国拒绝孔子入境,但却能一统六国?难道有什么因果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明文记载的是孔子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这八个国家,其余列国都没有去过。《论语.第十二章》:“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

  • 杨士奇是如何在官场一帆风顺的?面对至亲也不谈公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杨士奇

    众所周知杨士奇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在建文朝、永乐朝、洪熙朝、宣德朝以及正统朝中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那么他是如何在风波诡谲的朝堂之上平安善终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朱棣入主南京,当上永乐皇帝之后,便将杨士奇提拔为翰林院编修,不久后又将其与解缙、金幼孜等人一起拉入内阁,成为

  •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老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的话,史称“

  • 张飞作战前都会自曝家门 张飞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蜀汉

    还不知道:张飞每次在交战前都会说自己是燕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提到张飞很多人脑海中都会不自觉的将他联想成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也会联想到电视剧《三国》中张飞的口头禅“俺也一样”和他每次与敌人交战之前都会自报

  • 王曙:北宋时期宰相,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曙,北宋

    王曙(963年-1034年9月20日),字晦叔。河南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曙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再中贤良方正科,改授著作佐郎、知定海县。后以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他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与张咏并称

  • 街亭之战中,张郃与魏延、王平二人交手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三国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错用了马谡,马谡直接将兵驻扎在山上,被张郃切断了水源,马谡军心大乱,被张郃击败,丢失了街亭。在街亭之战中,魏延和王平分别与张郃交手,结果有什么不同?先看王平与张郃的

  • 冯小怜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冯小怜,南北朝

    自古红颜薄命,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知道一个古代女子究竟有多美,得看男人是如何宠爱她的,是否为了这个女人,愿意舍弃一切身外之物,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冯小怜就是这样的人,北齐后主高纬就因为她,丢掉了江山,也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那么,冯小怜究竟有多美呢?史书对冯小怜的美

  •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为何不传位给年纪长且文武双全的老三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时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双全,且还比雍正年长。最关键的是胤祉的身体素质还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体弱多病,胤祉却身体健康且骑射能力俱佳,那

  • 陈尧咨:北宋官员、书法家,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尧咨,北宋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阆州阆中人,北宋官员、书法家,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右正言、知制诰、起居舍人、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翰林学士、武信军节度使、

  •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临终前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有何用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康熙为整个清朝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帝王。除去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之外,还让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也正是因为他为国家发展,打下的坚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