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罗宪
罗宪
三国罗宪简介-三国罗宪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6:52:09阅读:757
罗宪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罗宪,历史上评为罗宪,三国历史罗宪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罗宪,别名:罗令则,国籍:蜀汉→曹魏→西晋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后期蜀汉将领,巴东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于蜀汉灭亡后降魏,成功抵御孙吴的入侵,守住
罗宪是什么人?他一直镇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4 22:22:36阅读:1226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蜀国已经灭亡了,刘禅也投降了,连姜维也投降,这时候,再死守蜀国的边关,其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可是这时候,负责镇守永安(白帝城)的巴东太守罗宪,却还一直守在那里,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么,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罗宪
蜀汉被灭时,罗宪、霍戈、姜维和东吴,握有重兵为何没去救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3:34:41阅读:3427
蜀汉亡国之时,蜀汉兵权掌握在姜维、诸葛瞻、霍戈和罗宪之手。绵竹之战时,诸葛瞻惨败给了邓艾。但诸葛瞻死后,姜维、罗宪、霍戈,以及东吴都握有重兵,为何没有率兵救援成都?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了曹魏政权后,曹魏内部不满他的人,不断起兵反抗,这让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一直忙于平定内乱,无暇顾及蜀汉和东吴。
东吴对罗宪非常敬佩,为什么蜀汉被灭后,罗宪投奔了魏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10:48:13阅读:2106
那么罗宪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其原因有两点。[var1]1、东吴攻打罗宪东吴在蜀汉被灭后,派军攻打罗宪镇守的永安城,想图谋西川。刘禅投降魏国后,罗宪是很难过的,此时他也是无计可施,不知如何做出选择。可是东吴帮他做出了选择,东吴趁此机居然派军攻打永安。罗宪对此非常愤怒,觉得东吴趁人之危,谋求利益,
曹魏和东吴相比 蜀汉名将罗宪为何会选择投降曹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19:12:39阅读:4362
对蜀汉名将罗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身为蜀国最后的名将,为什么宁可投降魏国,也不让吴国占便宜?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用来形容蜀国后期没有名将为广为人知,这其实都是《三国演义》渲染造成的,成都有天险,而且蜀国也没有堕落到没有战力的程度,一切都是战略决策的失误,才让邓艾
蜀汉西晋名将罗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3 13:29:37阅读:1709
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西晋开国将领,巴东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于蜀汉灭亡后降魏,成功抵御孙吴的入侵,守住入魏国的要冲永安。后仕晋官至冠军将军、假节,封西鄂县侯。泰始六年(270年)去世,谥烈侯。蜀汉后期走向下坡路,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刘备夷陵之战消耗了大量
蜀汉灭亡后罗宪奉诏投降曹魏并和孙吴力战,后被司马炎封侯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3:34:22阅读:1915
罗宪是蜀汉末年永安的守将。景元四年(263年)魏国大举进攻蜀汉,永安都督阎宇回援成都后,罗宪只带两千人守卫永安。刘禅在成都投降后,东吴方面数万大军西进,罗宪没有投降吴国,却坚持抵抗吴军半年多,最后投降了魏国。《资治通鉴》史料记载如下:“初,刘禅使巴东太守襄阳罗宪将兵二千人守永安,”“及得禅手敕,乃帅
刘禅投降后,那位驻守永安的罗宪,才能不输邓艾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3 21:29:22阅读:274
一个三国鼎立,群雄并起的时代,在这里不断上演着一段段英雄传奇。面对这个混乱割据的局面,魏蜀吴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或许当时谁都没有想到第一个灭亡的是蜀汉。而提起蜀汉的最后的战将,都会提到姜维和阎宇,而实际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是罗宪。仇恨的开始,罗宪与“吴国”的“缘分”罗宪年纪轻轻就非常有才华,凭借自己
蜀汉灭亡后东吴三次攻打蜀汉,均被罗宪击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6:47:35阅读:2238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遣钟会等率十八万大军伐蜀,姜维、张翼等据守剑阁,阻敌主力,却被邓艾偷渡阴平至成都城下,迫降刘禅。后主随即向各地将官颁发放弃抵抗的归降敕令,驻守永安的罗宪也接到了这一指示,“及得禅手敕,乃师所统临于都亭三日。”蜀汉灭亡后,姜维陷入了魏国的权力斗争,后来成都大乱,姜维死于乱军之
罗宪,蜀汉亡国后抵挡东吴两年,其行为不能用是否忠心来评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8:08:35阅读:2527
三国的蜀汉末期,给大家的印象是少有名将的,多年北伐无功,最后国力凋敝,被邓艾一个偷袭就亡国了,不过其实,在蜀汉后期,尤其是亡国前后那段时间,还是可以看到一众忠臣良将为国尽力的,其中有一个人有些许争议,也就是罗宪,在蜀汉灭亡之际,他苦守永安,前后经历两年左右的时间,也是抗住了东吴名将陆抗的进攻,最后举
罗宪心中的忠义思想和曹魏的强大使其在蜀汉灭亡后降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1:30:47阅读:2970
世人只知道蜀汉有诸葛丞相,有大将军姜维,都是忠义之士,却不知巴东地区还有罗宪,也是志虑忠纯之士。罗宪师从谯周,很小就会写文章,在蜀汉国内很有名。后来,黄皓弄权,罗宪不愿意党附,被黄皓寻到小过错,贬到巴东地区去做了太守。巴东太守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备东吴侵扰,驻地永安,其地在今天重庆奉节县,是从荆州地区入
刘禅都投降了,为何罗宪还会继续镇守白帝城长达两年之久?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34:57阅读:390
三国是历史上极为出名的乱世,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不过,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竞争力便慢慢减弱了。刘禅上位之后,诸葛亮尽职尽责辅佐,不敢有丝毫懈怠。即便如此,蜀国还是走上了下坡路。后来诸葛亮也离世,蜀汉政权就更没了主心骨,没多久就亡国了。然而,即使在刘禅、姜维等人投降之后,还有一个人
王者之心:蜀汉后期的头号守城大将罗宪,不用人海战术还真不好抓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0:12:53阅读:1790
亡国之将还能打胜仗,这在三国历史上可真是罕见,永安的罗宪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尽管蜀汉后期人才凋敝,然而罗宪还是凭借着自己异常出色的守城指挥水平,多次击退了吴国的入侵。更为值得称道的是,他击退吴国的时候,蜀汉实际上已经灭亡,这完全是孤立无援的独自坚守。后世的诸多三国题材游戏,都给了罗宪极为上佳的
罗宪原本是蜀汉的良将,为何面对救援蜀汉的吴军,他要抵抗到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4:54:08阅读:3308
罗宪是蜀汉最后的良将,他文武全才,曾经担任过刘禅的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在黄皓乱政的时候,因为不阿附黄皓被贬为永安太守。蜀汉亡国后,他死守永安,阻挡东吴军西进。东吴打着援救蜀汉的旗号,罗宪作为昔日蜀汉的忠臣,为何宁死也不投降东吴呢?一、罗宪忠于自己的职守。罗宪被贬到永安后,由于他的才能出众,担任了永安
罗宪是谁?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6:33:15阅读:210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罗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刚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烈,孙权甚至一度低声下气的来求和。可是刘备不肯,这样一搞孙权很没面子了,自己连曹操都不怕,怎么能臣服于自己的妹夫呢?于是
两员大将国亡前无名,国灭后成名将!诸葛亮都没料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12:11:51阅读:4603
一句“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流传了千古,其实后诸葛亮时代蜀汉还有两员最被忽视的小将:国亡前无名,国灭后成名将!相较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将军,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之后的蜀汉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军,除了廖化姜维之外,还有王平、夏侯霸、吴懿、张翼、张嶷等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这些在诸葛亮之后,仍然敢向强大的魏
刘禅都投降了,罗宪为什么还死守白帝城?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13:51:48阅读:837
罗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许多事情一直备受争议,三国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乱时期,当时曹孙刘三人三分天下。后来刘备去世,将蜀国以及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直谨记刘备所托,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管理蜀汉。后来诸葛亮也去世,在他去世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7 10:25:58阅读:711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国已经灭亡了,刘禅也投降了,连姜维也投降,这时候,再死守蜀国的边关,其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可是这时候,负责镇守永安(白帝城)的巴东太守罗宪,却还一直守在那里,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么,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罗宪)罗
蜀汉最后一位战神罗宪 本是姜维接班人却归顺司马昭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0 11:36:56阅读:292
核心提示: 陆抗提兵3万会猛攻永安。但罗宪一边据城坚守,一边等待援军,吴军围攻6个月不下。网络配图一蜀巴东太守 罗宪 曾奉后主刘禅之命,率2000余人镇守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此地是蜀吴对峙的前沿,永安拥有天险,对下游来说易守难攻,如果永安不保,吴军就可溯江而上,直达蜀汉腹地,蜀汉将重蹈刘璋覆辙。
阿斗降了姜维死了吴国趁火打劫 罗宪率两千人坚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30 6:38:17阅读:4010
在大家的印象中,貌似赵云这个最后一位五虎将去世后,蜀国就没大将了。其实不然,蜀国后期还有“小五虎”,虽然比不过刘备时期的“五虎将”,却也算得上是各个骁勇善战,实乃一时良将。“小五虎”分别为:“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张嶷(音ni)”(也有人说将廖化换成句扶),其他的诸如魏延、姜维、马岱更是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