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1/22 12:37:12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领袖,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明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委派官员治理地方,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从流寇向政权过渡。

其时,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军部队,除张献忠部外,都已经服从李自成的领导,“群贼俱奉其号令”,至少名义上都是如此。

这时的李自成已经有了跟明朝争夺整个天下的野心,他急需整合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部队为其所用,整合所有力量跟明朝决战。

因此,李自成要的不仅仅是各支农民起义军在名义上的服从,他想要的是绝对的服从,李自成之下,不允许有第二个声音。

但农民起义军成分复杂,并不都愿意真正臣服于李自成,其中,就包括明面上跟李自成平起平坐的“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罗汝才及其所属部队。

为此,李自成也下了狠心,对坚决不愿意臣服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及其部队,采取了最极端的做法。

《明史纪事本末·李自成之乱》中记载:

崇祯十六年……三月……李自成袭杀革里眼、左金,并其众……夏四月,李自成杀罗汝才,并其众……五月……李自成攻袁时中杀之,并其众。

至此,稍有影响力的各支农民起义军,除“八大王”张献忠和“老回回”马守应所部外,其余的基本都被李自成一网打尽。

张献忠跟李自成一直是谁也不服谁,他还一度想干掉李自成,所以,当李自成号召天下农民起义军共聚旗下时,张献忠来都不来。

而马守应所部,在李自成于襄阳建立政权时,却名义上是服从于李自成的,接受李自成的指令攻城略地,“回(马守应)、革、左以下,

咸受节度。”

但李自成对马守应也不放心,也希望彻底掌控马守应的部队。

原因是,马守应在农民起义军中的威望太高,他是明末农民起义最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其独掌一支部队时,李自成还只是高迎祥麾下一“闯将”。

而且,根据《明季北略》中的记载,马守应还很可能是张献忠参加农民起义大业的领路人:

(张献忠)闻老回回马守应等起兵,遂往投军,守应一见奇之。初为小卒,号为黄虎。

从个人在农民起义军中的资历来说,马守应还略微超过罗汝才,更是远超李自成、张献忠。

并且,马守应所辖的部队,其实力在各支农民起义军部队中,也是相当的强劲,在崇祯十六年时,仅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

这样的一个人和他所属的部队,即使表明臣服,李自成也不会真的放心,除非交出部队指挥权。

但李自成对于直接跟马守应翻脸也有顾虑,马守应对李自成是有恩的。《明史纪事本末·李自成之乱》中记载:

十一年二月,李自成陷泸溪,陕寇尽聚川西,总督洪承畴檄川中诸道兵严守要害,贼因乏食。承畴以川师诱之,陕兵设伏于梓潼……几歼之。自成率残众数千走溪南,孑身入楚,依张献忠,不许。至竹溪,献忠谋杀之,自成独乘骡,日行六百里走商、雒,至淅川老回回营,卧疾半年余。老回回授以数百人,仍出剽掠。

从上述记载看,李自成于崇祯十一年败给洪承畴后,几乎处于绝境,投张献忠差点被杀,孤身来找马守应,才得到喘息之机。

这种恩情,让李自成对于处理马守应的问题慎之又慎。

好在,当李自成兼并各支不愿意臣服的农民起义军时,马守应没有跟李自成和军一处,人也不在襄阳,即使李自成想下狠手,也没法动手。

马守应也在李自成兼并各支农民起义军时,看出了危机。

他在自己的部分家眷依旧在襄阳李自成手中的情况下,坚决拒绝了李自成想把他调回襄阳的命令,“在澧州,闻汝才、一龙(革里眼)死,惧甚,屡征不至。”

马守应的坚决,让他的部队逃过了被李自成兼并的下场,也避免了自己有可能被李自成杀害的结局。

马守应不去襄阳,李自成就没撤了,他不可能公开去攻打对自己有莫大恩惠的马守应,又面临战略重心是在对抗明朝一边,只能继续拉拢。

为此,李自成在自己直属的军政体系之外,单独授予马守应“永辅营英武将军”一职,并赐予其用黄金铸成的重达四十八两的金印一颗,承认马守应所部的半自主地位。

李自成这么做的目的是,在自己的战略重心是打倒明朝时,避免马守应倒向张献忠,跟张部合流在自己的后方捣乱。

张献忠也时刻盯着李自成这边,在马守应担心被李自成兼并时,出手拉拢过马守应,《明史纪事本末·张献忠之乱》中记载:

崇祯十六年……献忠遣人通好于老回回。时老回回为李自成据荆州,献忠与修旧好合兵。

最终,马守应虽然没有彻底倒向张献忠,却让自己的部队靠近张献忠所部,跟张献忠部联合作战,立场不言而喻。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率部打到明朝国都城下时,马守应病逝,有记载说他是死在夷陵,如果为真,他应该是准备跟着张献忠入川的。

马守应死后,他的部队大部分投了张献忠,跟随张献忠入川,少部分在湖广地区坚守,后来在当地坚持抗清斗争。

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被清军一路追杀,后从陕西逃向湖广,并在湖广被杀时,在川中的张献忠部,及在湖广的马守应旧部,都没有对李自成给予帮助。

这也算是李自成当初用强硬手段兼并各支农民起义军落下的后遗症。

标签: 李自成明朝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吕后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逝世后,吕后是靠什么手段控制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国女性当权的代表,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吕武”,她们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很多人把武则天和吕雉视为正反面的代表,认为吕雉是一位凶狠残暴的女性当权者,

  •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郃,曹操,高览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

  •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荣,西晋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

  •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管仲,春秋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

  •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长恭,南北朝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的好姿

  •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侍尧,清朝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的过程

  •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和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

  • 彭羕:东汉末年官吏,他为何被逮捕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彭羕,东汉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末年官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

  •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李承乾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乌江

    对项羽乌江自刎后,虞姬决然殉情,事实果真如此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宠妾虞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口口称颂、惋惜慨叹,还被许多戏曲家和音乐家编绎成了凄美的文艺作品,一如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又如歌手屠洪刚的经典成名曲《霸王别姬》。面对垓下之围,项羽自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