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3/12/13 23:37:34

对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上的国运开始转入衰弱。

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发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而战争又是政治的延续,想要说清楚襄樊之战,就得从汉中之战说起。

从赤壁之战后,蜀汉政权开始发展壮大,孙权与刘备的联军击退了曹操的军队,三家瓜分了原本属于刘表的荆州,刘备在战后拿下了荆南四郡,向孙权借来了南郡,然后又发动了益州之战,夺取了刘璋的益州。

关羽

拿下益州2年后,刘备又发动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刘备的国运之战,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想要在益州立足,必须拿下汉中,如果曹操占据了汉中,那益州将永无宁日,曹军将不断骚扰刘备的益州。

为了改变劣势,增强国运,刘备拿出益州全部的力量争夺汉中,在持续2年的战争中,刘备利用计策斩杀夏侯渊,夺取了汉中,并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了2个月,因为后勤运输原因,曹操无法率领大量的兵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所以退出了汉中之战,刘备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蜀汉政权的地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夺取汉中可以以秦岭山脉为天险来防守外敌,刘备的大本营益州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之后,刘备称汉中王,几乎是同一时间,刘备命令孟达刘封攻取上庸三郡,紧接着,关羽开始北伐襄樊,襄樊之战爆发。

襄樊之战

此时的刘备风光无限,尽管在三大政权中蜀汉最弱,但是刘备在战略上仍然采取了攻势,从217年到219年这三年的时间来看,刘备在不断向曹魏用兵,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接连发生,如果把这三个地方在地图连成一条线,你会发现刘备集团在当时的战略是:打通并控制从汉水经上庸到襄樊地区的汉水流域。

襄樊的南面就是当时关羽据守的荆州,上庸的南面是蜀汉控制的长江三峡,益州的南面则是蜀汉的大本营益州,从益州经长江三峡到荆州则有一条重要的战略通道,就是长江,刘备集团占据了长江全部的中上游。

从这些情况来看,刘备集团在当时拥有极为有利的战略条件,只要打通了汉水流域,刘备集团就拥有汉水与长江两条战略通道,这样的政治局面极为有利将来的北伐战争,也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说的两路北伐,然而条件只差一个:天下有变。

那么问题来了,天下是不是有变呢?

再来看曹操,根据史书的记载,从公元218年开始,曹魏内部不断发生叛乱:

《三国志武帝纪》: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

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

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把这些记载连起来看:

218年正月,在许都发生了一场叛乱,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发动叛乱,攻打许都,放火烧了丞相长史王必的营地,结果被王必与典农中郎将严匡平定。

218年4月,代郡、上谷郡乌桓族无臣氐等人反叛,曹操派自己的儿子曹彰率军征讨并打败了他们。

218年7月,曹操在操练士兵,然后西征刘备,当时汉中之战正在发生,夏侯渊、张郃曹洪等人在汉中对抗刘备,曹操准备亲自率军讨伐刘备,到9月份,曹操才率军到达长安。

218年10月,宛城守将侯音与卫开发动叛乱,俘虏了南阳太守,抢劫了官吏与百姓,据守宛城,结果被曹仁率军平叛,曹仁为威慑,还在宛城屠城。

218~219年曹操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从这些叛乱来看,曹魏的都城、边境、前线都发生了叛乱,这还是218年,再来看219年:

219年正月,在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发生了转折,刘备占据了主动,汉中之战胜利的天平向刘备倾斜。

219年3月,曹操率领主力进入汉中与刘备对峙,5月,曹操率军退出汉中,暂居长安。

219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到8月就威震华夏,擒拿于禁、斩杀庞德,俘虏曹魏中央军3万余人,于禁的军队可是留守都城的主力,曹魏中原门户大开,此举对曹操的影响非常大,曹操甚至有了迁都的念头。

219年秋天(8~9月),刘备称汉中王。不久,孟达与刘封攻打臣服于曹魏的上庸三郡,成功征服了当地。

219年某月(大概是8~9月),曹魏大本营邺城发生了魏讽谋反案。

219年某月(月份不详),孙权率军攻打合肥。

219年某月(月份不详),孙狼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发动叛乱,攻破了县城,杀死了县主簿,然后南下投靠关羽。

关羽威震华夏

从这些记载来看,从218年到219年,可以说是曹魏的多事之秋,既要面临内部一系列的叛乱,又要应对外部敌人不断地进攻,在内忧外患之下,曹魏采取了守势,这从曹操的反应也能看出来。

汉中之战早在217年就开始了,曹操在218年7月到达长安,待了2个月,直到第二年(219年)3月才到达汉中,在汉中对峙了2个月就撤回长安了,曹操又在长安待了2个月,关羽北伐襄樊初期,曹操还在长安,直到219年10月,曹操才率军到达洛阳。

曹魏内部的乱局正是刘备集团所认为的“天下有变”,刘封、孟达攻打上庸与关羽北伐襄樊,其实都是刘备的北伐前奏,刘备要利用曹操内部的混乱,来为自己北伐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战略上,刘备又是采取了攻势,并且是全面北进的攻势。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在汉中之战结束后,曹操还在长安待了几个月,当时的淮南与襄樊地区都有战争爆发,曹操为什么要待在长安呢?

隆中对战略规划

唯一的原因就是曹操尽管退出了汉中,仍然想坐镇长安,随时威胁刘备的汉中,因为刘备在汉中之战消耗了益州全部的兵员与物资,此时的益州极度疲惫,根本没有继续发动战争的可能,而曹魏则不同,尽管失去了汉中,但是曹魏有实力同时打三场战争,毕竟曹魏的实力比蜀汉与东吴加起来还要强。

为了解除汉中的威胁,刘备在战略上就要分散曹魏的军事压力,所以上庸之战和襄樊之战相继爆发,让曹操疲于应付,以此来消耗曹魏实力,并防止曹操从汉中威胁蜀汉。

现在回过头来看关羽北伐襄樊,有人说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这绝对不可能,在冷兵器时代,任何将领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除非是控制政权与兵权的权臣,将领擅自发动战争,等同于谋反,甚至擅自调动军队都是谋反。

刘备发动汉中之战

在刘备集团中,关羽虽然地位特殊,但远远还没有到达权臣的地位,再说刘备也不是傀儡,而是善于识人、用人的明主,关羽虽然骄傲,但是并不敢违背刘备的意志,除非刘备命令关羽这样做,因此襄樊之战肯定是刘备命令关羽北伐襄樊的。

但是,关羽北伐也不是一天就开始的,在史书中曾经记载过曹仁在218年讨伐关羽,当时曹仁驻守樊城,准备讨伐关羽,结果后方宛城发生叛乱,所以曹仁放弃讨伐关羽,而是北上宛城了,等曹仁平定了叛乱,已经是219年正月了。

这说明在襄樊之战爆发前,曹魏与蜀汉在边境就可能发生了战争,当时曹魏与蜀汉的边境线大概在今天湖北省襄樊市与荆州市之间,关羽从荆州出发攻打襄樊,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陆路,沿着荆州-荆门或者宜昌当阳-宜城-襄樊北上,另一条是水路,先从荆州往东到达夏口(武汉江夏),再从夏口沿着汉水北进。

不管走哪条路,里程都有200多公里,事实上关羽两条路都走了,关羽北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双方会不断发生战争,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曹仁会在218年讨伐关羽,但是关羽直到219年7月才打到了襄阳与樊城,这才是襄樊之战的真正开始,而在此之前,关羽有一年多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北进。

而218年正是刘备在汉中之战时最艰难的时刻,所以并不排队刘备在218年就命令关羽北伐襄樊,希望借此来减轻自己在汉中战场上的压力,毕竟双方实力不对等,只能靠这种方法来不断消耗曹魏的实力,这也是关羽北伐的一个原因。

由此可看出,关羽北伐确定是刘备命令的,但是,关羽作为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有权决定战争是否扩大,合起来就是:刘备命令关羽发动北伐襄樊的战争,结果关羽擅自扩大了战争规模,把整个荆州的军队全部压上,最终导致了国运的衰弱,这是刘备集团战略的失败。

标签: 关羽襄樊之战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长、刘伯温三

  •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手段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关于朱瞻基出生,《明史》有这样的记载: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朱瞻基是妥妥的“皇二代”。自小被当做“好圣孙”,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喜爱,加上

  • 古代皇妃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妃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妃真实的一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晚上7点等着被翻牌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封建社会,权力都高度集中在皇帝身上,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皇帝,享受着一切,其中女性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皇帝都会娶大量的妃子,而后宫的种种秘闻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随着清宫剧的不断开拍

  • 龙且之死让项羽感到恐惧 龙且对项羽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龙且,项羽

    对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相信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朋友都会对其竖起大拇哥,称赞他是一位真汉子,一位真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宁愿拔剑自刎也不愿意灰头土脸地渡过乌江见江东父老。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位

  •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骊姬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

  • 魏忠贤和崇祯接管朝政前后相差那么大 两人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崇祯

    崇祯和魏忠贤相比,他到底差了哪一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历史上始终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崇祯皇帝不应该杀害魏忠贤,若是魏忠贤在位的话肯定崇祯皇帝不会把大明王朝给整垮,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后果,虽然当时的朝廷可能会依旧的乌烟瘴气,但会有一种另外的

  •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济格,清朝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与多尔衮、多铎为同母兄弟。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既是皇亲贵胄,又是满清建国的开国元勋,他能征善战,智勇有谋,拼得累累战功,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多尔衮所器重。可是他却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阿济格

  •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载,唐朝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米都

  •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慈禧,宫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自从慈禧掌

  •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皇后,唐朝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