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武将画像都是大肚子的 这样的武将能够上阵杀敌吗

古代武将画像都是大肚子的 这样的武将能够上阵杀敌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5 更新时间:2024/1/14 6:17:07

还不知道:看古代武将画像,名声越大肚腩也越大,这样真的能驰骋沙场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衣食无忧之后也开始追求更多的东西,比如身体的健康和身材的整体塑造,许多男性朋友都认为体态均匀,最好能有八块腹肌才算是成功的标准,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身材好了往往也会赢得更多的好评和关注度。

不过我们看一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画作或者雕像,那些历朝历代的猛将们各个都是虎背熊腰,圆脸大肚,再翻阅一下古代史料,对于壮士的形容也往往是膀大腰圆、力拔山河等等这样的词汇。

那么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这些武将,没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的身材,反而每个人都有大肚腩,这样真的能够驰骋疆场威震华夏吗?

图片:将军的画像剧照

一、人们推崇的古代猛将

1、“大肚腩”的代表

说到古代虎背熊腰“大肚腩”的代表武将,估计很多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代的猛张飞,他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蜀汉政权内一等一的猛将。

虽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有待考证,但最起码《三国演义》等艺术作品中他是典型的身长八尺、孔武有力。对于张飞来说,这庞大的身型是自己的招牌,也是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基础和筹码。

后世以骁勇称赞张飞,称他是可以和吕布马超等人匹敌的一流战将,还送他是“万人敌”。按照《吴书》的记载,张飞在战场上简直像是一头猛虎,不仅没有因为体型硕大而影响战斗,反而凭借远超常人的体型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图片:张飞剧照

再者一个就是我们崇敬的关公——关羽了,在各种民间画像和雕塑中,关公出现的频率是最大的,而其中有关他的形象无一例外都是挺着大肚子,看上去十分肥胖。

大慧觉得这并非是后人凭空捏造出来的,关羽的壮硕那是有真凭实据的,关于他的身高、力量,不管《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有不少描述,可见能够和张飞、马超等猛将齐名,除了能力之外,身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根据考证,关羽的身高大约在1米9上下,体重200斤左右,他曾经对曹操说过一句:“贱躯颇重,马不能负”,也就是说自己体重太大,骑马的时候得先试试马匹能不能扛得动自己,不过在战场上,一刀一个的水平也得益于关羽自身的这个“分量”。

2、武将中的反例

其实也不是说古代所有的将领都那么健硕,或者健硕的武将都一定像张飞、关羽这么勇猛,比如古代名将中也有一个反例,这就是唐代的将领程知节,俗称“程咬金”。

在广为人知的《隋唐英雄传》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在战场上作战就十分吃力,虽然能够冲锋陷阵,但能力完全受限,论战绩可远比不上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

不过他只能算是个例,数千年封建时代里,大家还是推崇膀大腰圆、虎背熊腰的将军,即便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在民间成为“门神”后,形象也是过渡到了张飞、关羽这个程度。

图片:门神画像剧照

二、猛将为什么一定要“肥胖”呢?

1、大肚子象征生活水平高

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不同,古代的大肚子那可不是油腻中年人的表现,反而是令人十分羡慕的身材,我们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制度长期保持在小农生产状态,也就是生活要自给自足。

除了一些皇室贵胄之外,数千年封建时代里绝大多数人的饮食条件并不好,肉类的摄入更是寥寥无几,最常见的就是瓜果半年粮状态,如果遇到了天灾或者兵荒马乱,想要吃饱饭都成了一种奢侈,所以古人大都体型较为瘦弱。

不过上阵杀敌的大将军们就不一样了,历朝历代对于他们的待遇保障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少什么都不能少军饷,这和我们现在军队花重金培养飞行员和潜艇兵等特殊兵种差不多。

古代将军可以轻松吃到足额的军粮和肉食,有了将军肚就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古人眼中勇士和将军都是非常能吃的代表,比如记载战国时期的老将廉颇,每顿饭需要的粮食都要用“升”来计算,西汉的开国名将樊哙甚至会吃生猪肉,这都是老百姓们比较羡慕的,所以久而久之,将领们的形象也就都有了大肚子。

图片:将军剧照

2、大肚子象征战斗力强悍

冷兵器时代的实际格斗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其实不在于身上的肌肉有多少,更关键的是体重,这一点和我们大家想象的区别很大。

重量级的人物和低重量级的对手较量,会形成实力上的绝对碾压,这样说可能不够形象,我们可以用现代的体育项目来打个比方。像散打、拳击、MMA等赛事中,如果双方的体重相差了20斤以上,低重量级的冠军到了重量级比赛中估计连普通选手都打不过,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在赛场上体重的优势都这样明显了,到了古代战场上体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看影视作品中古代武将单挑打斗,都是拳脚横飞,一打就是数百回合,各种身法技巧层出不穷,这其实是文学艺术渲染下的效果。在真实的冷兵器作战中,双方交手胜负只在一瞬间,甚至是几秒钟之内就决定了。

即便是骑兵之间的马战,在史书中也看不到什么骑马调头重新再来的记录,事实上的确如此,双方交战不管死活往往就是一击之间决定的,在这种战争环境中,体重的重要性一下就显露了出来。

图片:书中的将军形象剧照

所以不管是职业将军,还是民间的百姓,都认为身材健硕有大肚子是真正强悍勇猛的象征,我们大家再看到古代武将的这种形象时,也不要去吐槽了。

标签: 古代武将

更多文章

  • 洪适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的诗词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洪适,南宋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

  •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裴潜,曹魏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

  •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居正去世以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张居正的各种错误。于是万历皇帝上书对张居正进行严查。夺去了万历皇帝曾经赐给张居正的各种玺书、四代诰命,甚至还一度准备对张居正进行开棺鞭尸。虽然最终没有开棺鞭尸,但

  •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率军前

  •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何晏,三国

    何晏,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皇亲贵戚,风

  • 在书法方面钟繇有哪些成就?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钟繇,曹魏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

  • 荀羡: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屡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羡,东晋

    荀羡(322年~359年),字令则,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晋将领,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羡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初娶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擢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升迁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永和五年,拜徐州刺史

  • 汉武帝登基之后,都重用了哪些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所谓秦皇汉武,历史上经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一方面固然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雄才大略,很有作为的帝王;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比如说他奉行奢侈、崇信方士、穷兵黩武,也有人说

  • 徐晃要杀王平被放了一把火 徐晃为什么会狼狈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水之战,徐晃

    还不知道: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徐晃为何狼狈逃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曹操派兵从斜谷小路先取汉水,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理的王平,自告奋勇协助徐晃进兵,曹操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然而,到了汉水之后,徐晃和王平在作战计划上

  • 王凌是什么出身?发动反叛之后又为何要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凌,三国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