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是如何评价杜恕的?他有哪些成就?

后世是如何评价杜恕的?他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4/1/1 9:49:41

杜恕(197-252年),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尚书仆射杜畿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京兆杜氏。曹魏太和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得到侍中辛毗器重。历任弘农太守、赵国相、河东太守、淮北都督护军、御史中丞,出任使持节、建威将军、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受到征北将军程喜栽害。依附于大将军曹爽。曹魏嘉平元年(249年),贬为庶人,流放于章武郡。撰写《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笃论》四卷。嘉平四年(252年),杜恕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轶事典故

杜恕为人真诚务实,行事不作修饰,所以自少都没有什么名誉,为人虽然不交朋党,专心公事,正言说政而被辛毗赏识,但自己不拘人事,不对人作出防范,最终不理会袁侃的规劝,最终被程喜加害,令自己几乎被杀。

主要成就

魏明帝时,大议考课之法,杜恕上书:“若使法可专任,则唐、可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贵伊、吕之辅矣。”杜恕其实是搬出了历史的证据,以明德治的必要性。

针对当时“以儒家为迂阔”的社会思潮,尚儒的士人还展开了对重法思想的批判。杜恕在其著述《体论》中,批评了重法之人关注点狭隘的弊端,“今之为法者,不平公私之分,而辩轻重之文;不本百姓之心,而谨奏当之书。”即重法之人不平衡公私利益,只关注用法的轻重;不以民心为出发点,只关注法律文书的规定。杜恕还着重驳斥了重法之人对儒家思想的谬解:“是以为法参之人情也……而世俗拘愚苛刻之吏,以为情也者,取货赂者也,立爱憎者也,视亲戚者也,陷恕仇者也。何世俗小吏之情,与夫古人之悬远乎。”即重法之人片面地论断,只要考虑了人情,就一定与贪赃枉法、个人喜好、裙带关系、挟私报复有关。很明显,这些正是汉末弊政的表现。应该说,儒家重伦理人情本身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合理性,其在实践中产生流弊,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合理性与其流弊混为一谈,所以杜恕认为,这是世俗小吏对古人思想的理解差之太远所致。

杜恕认为考课法不利于官员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且布衣之交,犹有务信誓而蹈水火,感知己而披肝胆,徇声名而立节义者,况于束带立朝,致位卿相,所务者非特匹夫之信,所感者非徒知己之惠,所徇者岂声明而已乎!”另外,对官员仅用检验政绩和赏罚来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导向,而对国家的统治而言,移风易俗才是更为根本的,杜恕就认为考课之法无益于“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治”。

杜恕以礼为万物的法式和规矩,并赋予礼以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的权威,进而论述了礼对协调政治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功用。杜恕的礼治主张切中曹魏名法之治的流弊,是魏晋之际治国方略由“以刑为先向以礼为首”转化期间的产物,在哲学论证上的不足又为魏晋玄学“名教自然之辨”、“体用之辩”留下了发展空间。

人物评价

《魏略》:“恕在弘农,宽和有惠爱。”

陈寿:“恕推诚以质,不治饰,少无名誉”、“恕倜傥任意,而思不防患,终致此败”、“恕屡陈时政,经论治体,盖有可观焉。”

叶适:“杜恕峭峻,特立之意长者。自达之言,於魏极少其比。虽两汉人,亦难之。”

郝经:“始司马朗建议,令州县领兵,杜恕以为非。卒成晋氏瓜裂之乱,恕之意虑远矣哉。”

标签: 杜恕曹魏

更多文章

  • 卫觊:曹魏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觊,东汉

    卫觊(155年—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魏国建立后,担任侍中,

  • 霍光废刘贺,刘病已上位 刘病已又是怎么坐稳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贺,霍光,刘病已

    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贺没当皇帝前,怎么没有他做各种坏事的传闻?当皇帝一个月不到做了一千多件坏事,平均每天要做四十多件。说出来你也信?他只不过是权势斗争失败的牺牲品!霍光推刘贺当皇帝,就

  •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朱元璋知晓朱棣的野心吗,为何不除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此后这个出身贫贱的帝王,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里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维系王朝统治、加强皇权的措施。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一系列明初大案的发生,无不是朱元璋为后来者、为大

  • 有哪些与华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佗,东汉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

  •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明帝,汉朝

    汉明帝本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刘庄是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之子,自幼聪颖伶俐,“十岁能通《春秋》”,十五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光武帝驾崩后,刘庄“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阴丽华)曰皇太后。”汉明帝曹随萧规,“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但是

  • 曹操为什么喜欢别人的老婆?曹操怎么做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老婆

    在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谋和胆略被后人传颂不衰。然而,曹操也有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行为,那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那么,曹操为什么喜欢别人的老婆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曹操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他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他也是

  •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汉朝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为父亲

  •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先,宋朝

    张先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靠

  •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赵姬

    对秦始皇为什么囚禁母亲赵姬?她对嬴政伤害有多大?背后有何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是因为赵姬做出了让秦始皇感到又气又恨又耻辱的事,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赵姬的身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本是

  •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翦,战国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心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