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周围绕圈 关羽为什么不直接撤往益州

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周围绕圈 关羽为什么不直接撤往益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3/12/17 8:39:41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不迅速撤往益州,却在荆州绕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

虽然关羽不是三国时期的“战力天花板”,在他之上还有吕布等人,但在后世当中,关羽的名气是最大的,武圣之名三国仅有此一人,但可惜的是,关羽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败走麦城后被孙权所抓,最后身死当场。

为何关羽当时失败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刘备或者诸葛亮的身边,回到大本营益州,而是在荆州地区绕了一个大圈,最后来到了麦城呢?其实这点早已被考古揭开了真相。

败走麦城前后

在不考虑结果的情况下,当时关羽选择发动襄樊之战无论是时机还是其他因素,都是一个正确的进攻选择。

在襄樊之战前,刘备的汉中之战获得了成功,虽然是惨胜,刘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战果是可喜的,最重要的是,汉中之战让曹操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此时趁热打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可惜的是,曹操并不是一个“软柿子”,虽然此时的他不能正面拿下关羽,但在他的身边却有非常多的谋士,于是便出现了孙权趁机攻打荆州的状况,也正是这一次偷袭,让关羽一败涂地,最终没有逃脱身死的宿命。

不过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何在丢失荆州之后,关羽没有回到益州休养生息,而是来到了麦城,难道关羽是没脸回去见刘备,宁愿战死也不愿意回去吗?

根据关羽的性格来说,他的确不愿带着战败的结果去见自己的大哥,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多的因素在于,关羽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真实的麦城

对于关羽败走麦城这件事,历史上众说纷纭,但大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随着近些年考古工作的发展,真相逐渐被揭开。

原来根据线索,考古专家发现了三国时期的麦城遗址,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大家十分的惊讶,因为麦城的遗址非常大,而且地基打的非常结实,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城池,完全是一个专业的战略要塞。

在根据《当阳县志》中的记载可以得出,麦城的宽度起码超过10里,城墙的高度也达到了6米,而且城墙底部的宽度达到了惊人的20米。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曹操重要防卫的襄樊,其城墙安全性和麦城也处于同一水平,换句话说,当时的关羽如果能够顺利拿下麦城,完全可以在孙权的进攻下保全自己,再凭借麦城便利的交通,卷土重来夺回荆州也不是一件难事,最重要的是,只要关羽驻守麦城,荆州永远有机可乘。

所以当时的关羽并不属于失败,而是战略性撤退,如果排除在战斗中损失的人手,关羽这次的失败并不大,那么在如此强悍的麦城面前,关羽为何最终失败呢?这就是刘备的问题了。

蜀国的决策失误

其实早在汉中之战发生前,诸葛亮等人就不建议刘备占据荆州,一来荆州地区的资源并不丰富,二来刘备本身兵力不多,此时并不适合分兵,可刘备没有这么做,不但因此背上的失信的骂名,还与孙权交恶,孙权和曹操联合,最终杀掉关羽都是因为这件事开始。

其次,刘备不但抽调了荆州大量的兵力,还将糜芳派在了关羽的身边,这是关羽战死的主要原因,糜芳此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而且还和关羽有隔阂,刘备这一举措就是为了防备关羽,防止关羽一人独大,作为好兄弟,关羽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可谁知糜芳后来却给蜀国闯了一个弥天大祸。

在蜀汉当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举措,每次遇到战争的时候,都会将战士的家眷集中在一处保护,从战争角度来说,这个举措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关羽在发动北伐、进攻襄樊的时候也是这样选择的。

他离开后,将荆州大权交给了糜芳,在关羽看来,糜芳虽然和他有隔阂,但不至于背叛刘备,所以就十分放心地离开了。

可谁知在孙权偷袭荆州的时候,糜芳竟然选择了投降,将荆州拱手让给了孙权,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城池,而是关羽手下所有士兵的家眷,所以在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的军队中早已军心涣散,到了麦城的时候,关羽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所以他即使占据了麦城也完全受不住,最终在向北逃亡的过程中被孙权所抓捕。

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到最后身死,关羽作为一个将军并没有任何决策上的失误,反而还抓住了机遇,如果不是后院着火,关羽大概率可以拿下襄樊,到了那个时候,蜀国的整体实力会再次上升,与曹操形成对峙,成为真正的三国一霸,但奈何天不遂人愿,上天并没有给关羽这个机会。

在关羽失败后,蜀国的损失难以估量,在地盘上,失去了荆州的大片根据地,在人马上,数万军队死的死,逃的逃,在大将方面,关羽等一众优秀将领身死,张飞也在随后不久被刺杀,蜀国正是进入了黑暗时代,即使后来刘备和诸葛亮数次主动进攻,但战果并不大,从此以后北伐成为了一句空谈。

其实这一切从刘备对荆州只借不还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如果当时的刘备放弃荆州,专心在益州发展,不但战斗力凝聚在了一起,而且还能继续稳定和孙权的联盟,到了那个时候,汉中之战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因为在汉中之战时期,关羽因为驻守荆州并没有出击,如果关羽和他手下的战士加入到汉中之战中,不仅汉中可以轻松拿下,顺便拿下襄樊,迫使曹操迁都也并非难事。

相比荆州,汉中和襄樊的战略地位更高,同时还能形成对荆州的战略压制,那时孙权即使有荆州也岌岌可危。

不过这次失败关羽也有责任,根据记载,关羽这次攻击襄樊并没有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同意,属于私自出击,可能这也是关羽败逃期间,没有得到刘备支援的原因,如果当时的关羽选择坐镇荆州,未来依旧可以改变结局。

标签: 关羽荆州

更多文章

  • 古代侍卫武功高强有贴身保护皇帝 皇帝是如何保证侍卫忠心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皇帝,侍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内侍卫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他们的忠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帝贵为天子,身边的侍卫肯定是武功高强,如果他们起了不轨之心,皇帝难道不怕他们的刺杀吗?古代帝王要如何保障侍卫的忠心呢?皇帝是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的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古

  • 古代一字并肩王是多少的官职 能够和皇帝相匹敌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王爷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多大的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影视剧《薛仁贵》中,薛仁贵因平定边疆高句丽,而被封为了“一字并肩王”,享尽富贵荣华,甚至可与皇帝比肩。我们都知道有,一字封号的王爷,也有两个字封号的,那这“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才能够跟帝王

  • 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对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不过五万,为何自此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是决定蜀汉命运的关键一战,是刘备热血上头的复仇之战,一把火就烧的刘备血本无归,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惨败?兵力损失满打满算不过5万,蜀汉怎么就自此一蹶不振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公元223年6月白帝

  • 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是什么下场 八人当中只有两人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异姓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为什么只有两人善终,其余六人下场都很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击败项羽成为天下之主,为了笼络人心,安抚万民,曾先后分封八位异姓王,在大汉江山稳坐之时,刘邦开始对这些异姓王逐一清算,八位异姓王只有两人得以善终。下面我们就讲一下

  • 《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史,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在位时间比较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那么《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

  • 刘备借荆州借的是州还是城 孙权为什么要借给刘备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荆州

    对刘备借荆州,借的是整个州还是一座城?孙权为何要借给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言语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以此来形容和讽刺不讲信义的行为。在这句言语中的荆州意指荆州全境,可是孙权真的可以大方到,或者说东吴当时真的有实力将当时天下十三州之一的荆

  • 司马懿能力并不比弱于诸葛亮 司马懿为何还非常害怕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司马懿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为何司马懿却非常害怕诸葛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到三国之中最为聪明的人,世人往往会脱口而出“诸葛亮”。其实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如庞统、周瑜、司马懿等人。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世人皆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却不知

  • 王翦作为灭六国最大的功臣 王翦为什么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翦,秦国

    还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和儿子同助秦灭五国,为何如此功劳可以善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其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助大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帮助灭掉了三个诸侯国,再加上儿子王贲灭掉了两个,爷俩一共消灭五个诸侯国。这样,王翦家族可以说帮助秦国在统一六国

  •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何却折在女人手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昔日,淮阴侯韩信在战场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初次独自带兵,便好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直接灭了魏国,生擒了魏国国王魏王豹,还为刘邦带回一个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后来为刘邦生下了汉文帝。接着,韩信又带兵灭了代国,随后又

  • 晋武帝司马炎那么聪明 司马炎为什么会选择傻子儿子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朝,司马炎

    对晋武帝司马炎聪明过人,为什么却把皇位传给了笨蛋儿子司马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乍一看,司马炎实在没有把皇位传给司马衷的道理:司马衷脑子不好使、媳妇泼辣凶悍,日后必定牝鸡司晨、天下大乱;司马炎儿子众多,不乏堪称出色的人物,比如司马允、司马乂......但遗憾的是,除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