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39

对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会被叫作孙十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孙十万这个外号,得自于孙权不止一次领着数万大军,诈称十万进攻魏国,最终屡次失败,于是孙权被戏称每次狂送十万人头,为三国第一经验包。

其实孙权识人观人,任用将才的能力很不错,面对一些重要的战争,他可以放手让主帅去指挥,自己则不过多干预,做到了孙子兵法中所提及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将有能而君不御”。

但是孙权在军事中的“机权干略”明显低于政治,虽然指挥众人对魏取得过胜利,但大都是部下出力。经历过的这些大胜,小胜却使他错误估计了自己的指挥作战能力,后续多次”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由于军事水平有限,指挥不当,被许多魏国将领打的灰头土脸,并造成了很多损失,今人故戏称为“孙十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作战篇》

史料中魏国约有5次轻松击败过率领“十万”大军的孙权,包括臧霸的10000人,张辽的800人,满宠的数十人,文聘的一场觉以及蒋济的一封信:

臧霸:横行江表

209年,臧霸与张辽配合对孙权与韩当军进行“围点打援”,张辽负责攻击陈兰,臧霸负责阻击韩当与孙权,让孙权没有机会去救援陈兰。臧霸率军先破韩当,又带着自己的1万人阻击孙权的数万人,孙权听闻臧霸已击破韩当,赶忙撤退,臧霸则趁势追击,结果孙权的水军一触即溃,甚至被逼得上不了船,臧霸和张辽前后夹击,收获一场胜利。

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馀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遂破之。

216年臧霸再次从曹操攻濡须口,先登,破居巢。

可以说孙权有限的指挥能力给了臧霸“横行江表”的莫大信心。

霸谓休曰:“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

张辽:威震逍遥津

215年,张辽,乐进,李典等迎击孙权十万大军,此战张辽勇冠三军,获得了“张八百”的威名,但实际上逍遥津战役并非”八百破十万“那么夸张,但仍然令东吴众人胆寒,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辽率领八百人对孙权十万大军冲阵,杀数十人,斩二将,成功提升士气,达到了敌方“吴人夺气”、己方“众心乃安”的效果。

第二阶段:孙权对合肥久围不下,退军时竟然自己断后,张辽看准战机带数千人追击,正好碰上孙权,孙权前部无法救援,结果被差点生擒。

于是两场战役“合二为一”,成就了张辽“张八百”赫赫威名。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江东小儿啼,恐之曰:‘辽来,辽来!’无不止矣。

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

这一战不仅让江东小儿止啼,让”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陈武战死,宋谦、徐盛溃败,更让孙权,凌统,贺齐等将领一起抱头痛哭。

贺齐告诫孙权一定要“以此为终生戒”,孙权则泪流不止,惭愧万分,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下来。

此战贺齐批评孙权,指出了他继承其父孙坚、其兄孙策非常不好的一点,就是不持重,不稳重,通俗来说就是“浪”。

贺齐认为“至尊人主,常当持重”,孙权以身犯险,错误指挥,贸然断后,几乎被生擒。其时,已经34岁的孙权用兵仍然“轻狡无备”。如果他此战步入其父兄的后尘,江东形势会更加糟糕。

满宠:火退十万

234年,孙权又号称“十万”大军卷土重来攻打合肥新城,满宠则召集数十壮士,折上点树枝浇好油,再顺风点火,烧掉孙权的攻城器具,又射杀了孙权的侄子孙泰。因为攻城器具的损失而无法攻城,魏明帝曹叡也正在督军赶来,于是孙权只好默默撤退。

明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

文聘:”空城计“

226年,文聘坚守石阳20天后趁着孙权退军又破之,此战文聘增邑五百户,战果可想而知,而《魏略》则为了突出文聘的指挥若定,描绘了文聘更加夸张的表现——“空城计”,孙权带着5万人马赶来后,文聘让城中百姓藏匿起来,不让孙权看见,自己则回家安心睡觉。等一觉醒来,孙权因为疑心有埋伏和企图早已撤军,被文聘军追击,破之。

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蒋济:疑兵之法

209年,曹操刚刚经历赤壁之败,正在休养生息中。其时,孙权便率十万军队亲自进攻合肥,围城百余日,合肥告急。

曹操兵力不足,只有派张喜千余人去救援,谋士蒋济计上心来,连写三封信送往合肥,信中说:步骑四万已经赶来救援。这三封信,一封送入城中鼓舞士气。另外两封做双重保险,确保让孙权截获,孙权看到众多援军,疑心大起,于是撤退,蒋济则成功以一封假书信使退孙权大军撤退。

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十万之师(虚称),对国家与百姓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孙权却每次带领军队灰头土脸,且大军退败的理由千奇百怪,对孙权而言,他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军事才能,屡屡受挫却不吸取教训,于是成为今人诟病其为“孙十万”的重要原因。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标签: 孙权孙十万

更多文章

  • 光绪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到底有多复杂 光绪为什么叫她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光绪

    还不知道:慈禧与光绪什么关系?为何让光绪称自己“爸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和光绪皇帝错综复杂的关系慈禧和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后,便登上了最高的地位,虽然表面是两位太后垂帘听政,但是慈安太后无心朝政,所以国家大权还是掌控在慈禧手中。慈禧与咸丰皇帝有一个亲儿子,也就是

  •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嘉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我都照做了,

  • 羊续:东汉大臣、清官,廉洁自律,有悬鱼太守的美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羊续,东汉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人。东汉大臣、清官,太常卿羊儒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凭借门荫入仕,起家郎中,迁大将军(窦武)府掾,因事免职;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囚禁十余年。中平元年(184年),出任太尉(杨赐)府掾,出任庐江太守,镇压

  •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娇,汉朝

    陈阿娇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可谓是大名鼎鼎。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母以子贵”向来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之所以被卫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为陈阿娇没有给刘彻生个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最终上演了一出失宠的悲剧。与此同

  •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若敦,南北朝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父子

  •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承,东吴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一起被

  •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吾彦,东吴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骑常侍

  • 年羹尧死后雍正为何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清朝

    在历史上雍正也确实是一位颇有作为、影响历史的君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1725年9月,年羹尧被押往北京送审。这场审判共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年羹尧最终被开列了九十二条大罪,其中光是立斩的罪行就有三十多条。不过,雍正念在年羹尧功绩显赫,特别下旨开恩,赐他在狱中自尽。那么,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么

  •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耿精忠,清朝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被封为

  •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景帝,汉朝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帝请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