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涨见识!古代“奴才”和“臣”哪个称呼的地位更高?

涨见识!古代“奴才”和“臣”哪个称呼的地位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1/16 21:52:13

一些小说和影视剧中,我们会发现大臣和皇帝说话时称呼是不同的。

曾经的热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宰相刘罗锅》中,大贪官和珅在皇上面前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和刘墉都是以臣自称的。这些人对自己的称呼为不同呢?

奴才听起来有些谄媚,貌似自降身份,低人一等。在观众看来,奴才的地位应该比臣的地位低不少。正史中,和珅是钮祜禄氏,是满族正旗人,也是乾隆时期的权臣代表。而纪晓岚和刘墉都是汉人,在清朝的政治环境下,汉人的地位应该要比满人低。是不是电视剧的编导们搞错了用奴才这一称呼来丑化和珅呢?

这件事就要从奴才一词的起源说起了。它原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这个人没什么用,只配做奴隶。原本的写法是奴才,奴就是奴马,血统低贱的马匹。奴才这个词在满族内部比较流行,中原地区并没有这个称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奴才这个称呼在清朝的典章制度上占有了很特殊的位置。

根据规定,在满族大臣皇帝上书时,都要自称奴才,而汉族大臣上书需要以臣来自称,这两个称呼是不能互用的。如果自称错了,后果会很严重。

关于这件事,根据史料记载,在乾隆38年时,发生了一件科举考试舞弊案件。汉朝大臣马仁龙和满族大臣天宝联名向乾隆皇帝上书汇报这件事。

由于两人共同上表,天宝作为满族大臣名字在前,马人龙名字在后,里面所用的自称就统一成了奴才。

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怒,责问马人龙为何要冒充奴才?

在得到马仁龙的解释后,乾隆皇帝就下令。今后,凡是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联名上书,里面的自称都要写作臣,不能用奴才的称谓。

在乾隆皇帝心里,汉族大臣是没有资格自称奴才的,他宁愿降低一下满族大臣的身份来称臣,也不愿让汉族大臣冒充奴才。满人入关前,他们的社会形态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在清朝建立后,满人虽然入驻中原,但他们的阶级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内部仍然存在着奴隶习气,主子和仆人之间制度森严。皇帝作为主子,满族大臣相当于奴仆,他们自称奴才,表达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是皇帝的家奴。

这种思维方式,汉族大臣是理解不了的,他们以臣自称,显得相对清高一些。对皇帝来说呀,满族大臣作为自己的家奴,相当于是自己的家人,而奴才这一称谓,是自家人对自己的敬遇而已,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相对的,不是皇帝自家人的汉族大臣,想要自称奴才,在皇帝看来也是不够资格的。

可见,清朝时自称奴才的人身份并不低,反而比以臣自称的人身份高出不少。

民国时期,大鲁迅曾写过一篇杂文,名为《隔膜》,就提到了满清政权统治下满汉臣子身份地位的区别对待问题。

里面写道,满人内部有着严格的主仆关系,满族大臣上奏章议事,必须自称奴才,而汉人称臣即可。

这并非是对汉人炎黄之胄的优待,而是皇帝来区分满人和汉人的标准而已。

满人自称奴才,比汉人自称臣要高出数个档次。

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逐步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枷锁。

时至今日,我国56个民族身份平等,共同建设祖国。

奴才这个称呼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代表着自由民主、蓬勃向上的新时代的来临。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标签: 奴才满族皇帝

更多文章

  • 太监,为何是古代最内卷的职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监,宦官

    其实在古代,太监这个职业你拔了来拔拉去,你会发现是最内卷的职业。你像是在遥远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唤作竖刁的奸臣为表忠心,扑哧一下把自个给阉了。这一举动把同行给吓愣了,其他太监看着竖刁甲这人不按套路出牌玩跨界,这么狠也不敢跟他竞争了。这股子狠劲,也使得齐桓公很感动,为了寡人,小丁丁都不要了。但切不能白切

  • 兵圣孙武小时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武,老师

    孙武出生的当天晚上,同在朝中为官的孙武的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都赶回家中。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之中。孙书望着襁褓中的孙儿,真希望他快快长大,继承和发扬将门武业,报效国家。孙书决定给孙儿取名为“武”,孙凭完全赞同。武的字形由“止”“戈”两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古兵书上说“武有七德”,

  • 子胥掘墓鞭尸 孙武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武,吴王,宫女

    话说伍子胥到了吴国以后深受赏识做了大夫,想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军队,但是,他知道自己毕竟是个楚国人,吴王不一定放心,于是他就向老大阖闾推荐了一个叫做孙武的吴国人,孙武本来在罗浮山(现在的广东东江的北岸)那个地方做隐士隐居,专门研究兵法,吴王让伍子胥从罗浮山把他请了出来。一天,吴王要孙武讲解兵法,孙武说光

  •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子胥,大夫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伍子胥过昭关的确是一个带有一些神奇色彩的故事,相传他因为到处都在搜捕他,因此他肯定不能大大咧咧的走出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为此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老了很多岁,也正是因

  • 吴起不得善终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起,楚悼王

    一、残忍刻薄,德行有亏。吴起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富足,饶有资财,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

  • 姜太公钓鱼 姜太直钩钓鱼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公,文王,周文王

    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姜子牙钓鱼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姜子牙钓鱼的历史典故姜子牙尊称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享有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畏佐周武王伐纣灭商。他是今卫辉市太公泉人。太

  • 白起:战国最残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交兵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灼热的战场上散发着寒意,死亡的陷阱正在这个让后人毛骨悚然的古战场缓缓铺展开来。当年轻气盛的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将,一名秦军老将接过秦昭襄王的兵符,火速赶往秦军大营,接替主将王龁[hé],指挥这场空前残酷的大决战。秦王下令全军严守秘密,

  • 岳飞庙在哪里?为什么岳飞庙前面会跪五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庙在哪里

    岳飞庙在哪里,中国关于岳飞有许多寺庙,最著名的是河南汤阴县的岳飞庙,它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它是后人为纪念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而建的寺庙。民族英雄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治军以身作则,赏罚分明,纪律严明,体恤下属。他领着岳军队与金军打了几百仗,战无不胜。但另一方面,宋高宗和秦桧

  • 抗倭名将胡宗宪是怎么除掉海盗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宗宪

    陈东见了徐海连呼冤枉,徐海也不答理,带领手下数百人,押住陈东,来见胡宗宪。胡宗宪犒赏已毕,徐海请求借地屯驻兵众。胡宗宪许他居驻东沈庄,徐海欣然而去。胡宗宪见徐海远去,命人将陈东带来,好言问道:“你与徐海相交多年,为什么今天被他擒献呢?”陈东闻听此言,气愤填胸,便用激烈言辞攻讦徐海。胡宗宪笑着对陈东说

  • 明朝大将袁崇焕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被明怀宗押进大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崇焕

    明朝大将袁崇焕奉命镇守关外后,战绩赫赫。有名的宁远一战,他用西洋巨炮击退金军,使努尔哈赤身负重伤,最后一命鸣呼;第二年的宁锦大战打得也很漂亮,大败了皇太极。所以金兵一听见袁崇焕的名字就胆战心惊,袁崇焕成了后金国的心腹大患。公元1629年时,后金军绕道古北口进入长城,势不可挡,一举攻到北京。不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