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经冯道,冯道(882-954),号长乐老,瀛人,五代时期宰相。早年为燕王刘守光效力,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朝。他先后辅佐过的皇帝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等十位皇帝,后来也臣服于辽太宗耶律德光。而权经则为冯道所作。
在宋朝以前,人们的评价倾向于褒。宋朝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倾向于贬,欧阳修称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说他无耻之尤,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一个奴才的奴才。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把他当成奸臣。
但冯道自言:吾三入相,每不及前,以擢任亲故知之,初入能用至丞郎,再入能用至遗补,三入不过州县,是宰相之权日轻也。
宰相能做什么?正常来说,宰相可以“辅佐皇帝,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但在五代,枪杆子里出政权,军权和钱粮一般都是君主本人带着亲信、幕僚抓起来;而地方藩镇,你想控制就控制不了。
五代时期王朝更迭都是靠阴谋和武力夺取政权,而契丹则是趁乱入侵。十个皇帝中,除了少数还像个人,其余的都是臭名昭著,暴虐成性。石敬堂,靠卖国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这些皇帝大多是“乱臣”,称他们为豺狼虎豹并不过分。面对这样的猛兽和帝王,自保是个问题,但冯道却能够从容应对。可见其政治手腕的老连
如冯道所作《权经》,诠释了其政治思想,“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术弗成;如果你没有欲望去达成一件事,你就无法得到它;如果你没有谋术去做一件事,那你就难以做成。这是普遍真理,也适用于权利的获得。首先你要有这个欲望,有这个心思,然后用一些技巧来达到目的。
《权经》说:“权乃利也,不争弗占,权乃主也,不取弗安,权乃恃也,不依弗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权就是利益,做主的后盾,依靠的对象。正因为如此,在封建社会,就要争,要取,要依。只有这样,你才能盈利,才能有保障,才能长久。同时因为权力这么好,大家都想要。自然充满了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