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主动辞官归隐 刘伯温结局为何那么惨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主动辞官归隐 刘伯温结局为何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1/29 10:44:54

对明朝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主动辞官归隐,为何落得结局悲惨?

明朝的建立,离不开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更离不开他背后众多的能人志士。这些人中,有的擅长领兵打仗,有的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还有奇谋屡出之人,而刘伯温则是他们中一等一的谋士。

我们很多人知刘伯温是因为他的字,刘基字伯温,在很多逸闻趣事中,他都以刘伯温这个名字出现。历史上的刘伯温,堪称天才式的人物。在幼年时,他便表现出极佳的学习天赋,在12岁时就考中秀才,14岁时进入学校学习春秋经,仅仅看了两遍就倒背如流。他的老师夸赞他,你以后必定不是平常之辈!之后十年里,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通。

23岁时,他第一次参加元朝的殿试考试,就考中进士。此后他在元朝做官,无论官职大小,当地总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民生和谐。但元末战乱四起,他的志向也一直无法得到实现,便辞官回家。

直到49岁时,他遇到了朱元璋,一眼认定朱元璋是能干成大事的人,便为他出谋划策。这第一条建议便为朱元璋扫清成功路上的两个最大对手,张士诚陈友谅,这条建议的内容是对张士诚、陈友谅实施单线作战、逐个击破的策略。

朱元璋扫清各路军队时,刘伯温又提出另一条建议,就是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己发展力量,并立国号大明,让天下英雄为自己所用。这条建议深得朱元璋心意,在成皇的道路上,寄人篱下是不可能的事,可见刘基的政治能力是非常卓越的。他这种政治能力也让他在大明官场中游刃有余,这一点比胡惟庸、蓝玉要强上不少那为什么他在官场上却落得身死的结局呢?这要从他跟李善长的关系上讲起,论资质,李善长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批人,而刘伯温算半道起家,要说朱元璋对两人的重视程度,李善长无疑要更重一些。

开国后,刘伯温与李善长一同在京城任职,李善长这时是丞相,而刘伯温则是御史中丞,论官职,李善长要远远大于刘伯温。但刘伯温不计较这些,他向皇帝进言要严惩违背法纪的人,而李善长的宠臣李彬被刘伯温上书弹劾,朱元璋让刘伯温自行处置他,刘伯温便下令斩杀了李彬。此事之后,李善长对刘伯温的态度极度恶化。李善长有个学生叫胡惟庸,这两人还有联姻关系。胡惟庸的才能让他迅速上位,接过老师的班,成为了丞相。整个朝廷中刘伯温得罪了很多人,胡惟庸就是这些人的领袖,不断在朝廷上打压刘伯温。哪怕封了诚意伯,刘伯温深知局面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把控的,便辞官还乡。

胡惟庸没有就此放过刘伯温,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终于在洪武八年,刘伯温染上风寒,作为开国大臣,朱元璋还是要有所表示。胡惟庸表示自己可以去探望他,于是带着御医前往,刘伯温按照御医的药方,结果病情更严重了。于是他进宫面见朱元璋,告诉他胡惟庸看望自己的事,但朱元璋态度冷淡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一切。

本身是可以医治好的小病,服用御医的药方后,竟成了难以治愈的病。再加上皇上的态度,刘伯温身心俱疲,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没过多久,他知道自己要死了,就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告诉他们为官的道理,要刚柔并济,以德服人,自己的遗书等胡惟庸死后再交给皇上。

这个传奇的谋士带着遗憾离开了,有很多人认为是胡惟庸导致他的死亡,而朱元璋的态度则是次要的,他的态度让刘伯温明白,自己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不过朱元璋倒是又抓住了胡惟庸的把柄,之后连同谋逆罪处死了胡惟庸。朱元璋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说这是他的一石二鸟之计,后世各有猜测。

刘伯温的死,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损失,对文化界亦是一个损失。他不仅是善谋之人,更是一个文学大家。他和宋濂、高,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之作。归根结底,他的死亡是跟明朝淮西集团斗争失败的结果。李善长、胡惟庸作为淮西集团的领袖,一手导致了刘伯温的死亡。

标签: 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桓彝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为何能受到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桓彝,西晋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明帝即位,

  • 秦汉时期项羽为何没有选择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灭秦之后,项羽想通过分封诸侯确立新的政治秩序。可惜他没有采用众人协商或盟约讨论的组织形式,而是按照个人意志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西楚霸王,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项羽深受楚国贵族生活影响,试图恢复战国时代的

  • 乾隆禅让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期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清朝,嘉庆

    还不知道:乾隆太上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在养心殿当了3年太上皇,这3年他都在干什么?乾隆五十六年,79岁的愉妃被翻了牌子。太监一脸惊愕,以为乾隆老眼昏花,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愉妃娘娘已经79岁了,要不咱换个年轻的?”乾隆怒拍桌子:“79岁怎么了,今

  •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有几个女儿?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文帝,汉朝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太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为薄太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历史上众多公主的命运来看,皇家的公主们几乎都是父亲或者兄弟用来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工具。就连后来的平阳公主也不能免俗地嫁给卫青,成为汉武帝在卫青身边安放的一双眼睛。而作为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夫婿选择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才导致了蜀汉灭亡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祁山

    还不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六出祁山导致了蜀汉灭亡吗?有些人就喜欢盯着诸葛亮,找他的黑点,发表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见,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从而获取流量,赚取金钱。诸葛亮的黑点实在是不多,便随便给他戴上个穷兵黩武的帽子。诸葛亮六出祁山,那是《三国演义

  •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雄踞汉中近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东汉

    张鲁(?-216年、245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

  •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观,曹魏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

  • 蒯越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蒯越.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听到一个人投降后,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蒯(kuǎi)异度就是蒯越,这个蒯越到底有什么能耐,让曹操认为得到他比得到荆州更令人高兴呢?蒯越是荆州南郡

  • 清朝秘密立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的象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秘密立储

    还不知道:清朝秘密立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是进步还是退步?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代表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旧时代的逝去,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谓不是相当特殊的。而在清朝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

  • 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时,都斩杀了哪些曹魏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国

    自228年起,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其中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虽然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也成功的以攻代守,展现了蜀国顽强的战力。而且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退兵的过程中,两次设伏斩杀曹魏追击的大将王双和张郃。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第二次出兵北伐,北出散关,包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