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除掉慈禧就能独自掌权 光绪如果做了会造成什么后果

光绪除掉慈禧就能独自掌权 光绪如果做了会造成什么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3/12/13 2:14:24

光绪慈禧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为什么不杀了慈禧太后,独自掌权?

要说这中国历史上,有哪个女人,是继武则天之后再次独揽大权的女人,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慈禧太后。确实,登上权力巅峰的清朝女人,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大清朝其实还有位名义上的皇帝,他就是人们口中的傀儡皇帝,光绪帝。作为天下至尊,光绪帝手中却并没有多少实权,很多大事都轮不到他做决定。

一个男人,一个名义上最尊贵的男人,如何能够容许女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开疆拓土呢?可偏偏,这位软弱无能的皇帝,没能动得了慈禧太后一根手指头。他不想杀掉慈禧太后独掌大权吗?也许是想的,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杀掉慈禧太后会造成哪些可怕的后果呢?本期,我们一起来解读光绪皇帝的内心世界。

01三个原因,无法动手

对于能不能杀掉慈禧太后的这个问题,光绪皇帝的结论是不能,这个结论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思量的。对他来说,不能对慈禧太后下手,最大的原因有三个。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是光绪皇帝背负不起不孝的罪名。古时候的人们,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最是重视纲常伦理,不忠不孝,会带来最多的骂名。对于光绪皇帝而言,慈禧不仅是时刻悬在自己头上的太后,她还是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年幼的光绪被接进宫后,就一直养在慈禧的身边,幼年时,慈禧对他还是非常好的。现在他长大了,一旦对慈禧动手,只怕会遭到千夫所指,光绪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从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力量太过悬殊。清朝朝堂之上,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其实代表了两个政治流派,一个是改良派,一个是保守派。这点分歧,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尤为显著。康有为、梁超、谭嗣同等代表的改良维新派,一直在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而朝中的重臣,则坚定地站在慈禧太后背后反对变法。两派的力量悬殊,从维新变法的结果中就可以看出。谭嗣同血洒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隐于暗地,这个结果,完完全全地说明了,光绪皇帝根本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

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光绪皇帝撑不起没有慈禧太后之后的朝堂。光绪帝虽然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但是他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些抱负。他的手中没有智囊团,他的身边没有嫡系军队的支持。一旦没有慈禧太后,整个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无法想象。

02若无慈禧,必先内讧

为什么说没有慈禧,光绪承担不起后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想象一下,没有慈禧太后的清朝朝堂会是什么样子。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若无慈禧,内忧外患必将扩大化。重点来说说内忧吧,没有慈禧在保守派和改良派之间斡旋,两方人马的较量必将进入白热化。保守派可能会集结所有旧部势力,全力攻击改良派;而改良派呢,可能会把变法的刀子首先悬到这批保守派的头上。没有人调和的矛盾,会更加激烈,可能还没等国外的军队进攻中国,我们内部的人就自己先打起来了。

打起来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只会更加方便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来以为清王朝是一个城堡,列强们的攻击会受到不小的阻拦,结果倒好,面对的居然是一个小土包,还没等列强动手,土包就自己先土崩瓦解了。

光绪不笨,这个可能导致全国人民沦为亡国奴的后果,他必然是考虑过的。正因为这个后果他无法承担,他才不敢动慈禧,并寄希望于他的老祖宗能够多出些力,来调和国内政府的矛盾关系。

03名为母子,实为同盟

光绪皇帝经过多重思量,确认了自己没有办法杀掉慈禧太后。其实,这两个人的关系,虽说是太后与皇帝,母亲与儿子,但实际上更像是政治同盟。这个同盟不是说他们的政治观点完全相同,政治方向完全一致,而是说他们身上,共同维系着清朝皇室最后的体面,共同承担着一个国家守护主权的责任。

要知道,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狼烟环伺,民不聊生。当时的人民,已经完全对清政府的执政者失去了信任,在他们心中,上位者就是无能、落后、废物的代名词。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代表了皇室最后的脸面和体面,只要他们还在,皇室就还在,皇室的尊严就还在。民间百姓,虽然看不起他们,却也会从心底里承认他们的尊贵地位。

除了维护皇室体面之外,他们还要守护国家的完整。在当时,中国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让出主权。但即便如此,中国依然存在,外国列强依然没有全盘占据中国,中国的百姓依然没有完全沦为亡国奴。因为他们在,国家就在,他们必须要用尽一切努力,乃至生命,来维护国家的完整,维护民族的统一。

所以,光绪不能死,慈禧更不能死。只有他们都在,中国才不会无首,大家才不会失掉主心骨。

04结语

真的很神奇,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缘分匪浅。两人共同执政了许多年,又一前一后相继离世。在朝堂之上,两人会有矛盾吗?肯定有的。作为天下至尊的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动过杀心吗?我想,应该也是有过的。

最后,他为什么没有动手呢?因为光绪皇帝是个聪明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斗不过慈禧太后,也清楚地知道没有慈禧太后,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一个国家。既然如此,那就容忍她的存在吧。虽然被骂是傀儡,虽然被指责为软弱无能,但至少,光绪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他的执政时期。

标签: 光绪慈禧

更多文章

  •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主动辞官归隐 刘伯温结局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刘伯温

    对明朝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主动辞官归隐,为何落得结局悲惨?明朝的建立,离不开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更离不开他背后众多的能人志士。这些人中,有的擅长领兵打仗,有的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还有奇谋屡出之人,而刘伯温则是他们中一等一的谋士。我们很多

  • 桓彝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为何能受到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桓彝,西晋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明帝即位,

  • 秦汉时期项羽为何没有选择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灭秦之后,项羽想通过分封诸侯确立新的政治秩序。可惜他没有采用众人协商或盟约讨论的组织形式,而是按照个人意志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西楚霸王,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项羽深受楚国贵族生活影响,试图恢复战国时代的

  • 乾隆禅让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期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清朝,嘉庆

    还不知道:乾隆太上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在养心殿当了3年太上皇,这3年他都在干什么?乾隆五十六年,79岁的愉妃被翻了牌子。太监一脸惊愕,以为乾隆老眼昏花,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愉妃娘娘已经79岁了,要不咱换个年轻的?”乾隆怒拍桌子:“79岁怎么了,今

  •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有几个女儿?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文帝,汉朝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太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为薄太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历史上众多公主的命运来看,皇家的公主们几乎都是父亲或者兄弟用来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工具。就连后来的平阳公主也不能免俗地嫁给卫青,成为汉武帝在卫青身边安放的一双眼睛。而作为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夫婿选择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才导致了蜀汉灭亡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祁山

    还不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六出祁山导致了蜀汉灭亡吗?有些人就喜欢盯着诸葛亮,找他的黑点,发表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见,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从而获取流量,赚取金钱。诸葛亮的黑点实在是不多,便随便给他戴上个穷兵黩武的帽子。诸葛亮六出祁山,那是《三国演义

  •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雄踞汉中近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东汉

    张鲁(?-216年、245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

  •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观,曹魏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

  • 蒯越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蒯越.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听到一个人投降后,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蒯(kuǎi)异度就是蒯越,这个蒯越到底有什么能耐,让曹操认为得到他比得到荆州更令人高兴呢?蒯越是荆州南郡

  • 清朝秘密立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的象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秘密立储

    还不知道:清朝秘密立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是进步还是退步?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代表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旧时代的逝去,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谓不是相当特殊的。而在清朝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