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4/1/19 1:04:25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君臣关系,肯定绕不过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备托孤诸葛亮,称赞“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有“三顾茅庐”这样的佳话;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历来不论是封建统治者,还是民间,都把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奉为典范。然而,恐怕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实际上刘备内心里对诸葛亮其实是——敬而不爱!

证据一:刘备最喜欢的是法正庞统

刘备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人,刘备看中的是“智术”,诸葛亮则是堂堂正正!

《隆中对》中刘备是这样问诸葛亮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在刘备看来,之所以自己前半生颠沛流离、一事无成,是因为“智术短浅”。所以他希望的是诸葛亮能够通过“智术”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而诸葛亮是从宏观战略上堂堂正正地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

庞统、法正两人是更看重“智术”的。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因为他感觉这样做不厚道,而自己一直和曹操反着干,曹操狡诈,自己仁厚,趁机取益州不够仁义。

庞统却坚决劝刘备下定决心,不要有心理障碍,并且在进入益州后,为刘备献上上中下三条秘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

看庞统的计谋,都是非常诡诈狠辣的,完全靠的就是“智术”。而且在刘备刚入益州时候,刘璋前来迎接,庞统建议刘备在宴会上劫持刘璋,以此来迅速平定益州,这纯粹是“阴谋诡计了”。刘备是喜欢庞统这些道道的,所以取益州才会把庞统带在身边,而诸葛亮留守荆州(当然也有别的原因)。

证据二:诸葛亮深知刘备更喜欢法正

可惜庞统在取益州过程中意外身亡,法正于是逐渐成为刘备的“真爱”。刘备平定益州后,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时之间权势滔天。而法正这个人,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这段话意思是,刘备在公安,北有强大的曹操,东边孙权虎视眈眈,身边还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孙夫人(据说带刀婢女有上百人)。这样的局面,让刘备进退失据,非常狼狈,是法正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找法正的麻烦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这意思很明显,如果法正不死,肯定能够阻止刘备伐吴,即使不能阻止,也不会遭受如此惨败。

很多人质疑,夷陵之战前,连赵云都直谏刘备反对伐吴,为何诸葛亮不阻止刘备?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诸葛亮心理清楚,自己没法阻止刘备伐吴,因为刘备不会听自己的,因为刘备真正喜欢的是法正,自己即使阻止也没用。

公元220年,法正去世,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庞统的死,也让刘备非常伤心,一提起庞统就流涕(先主痛惜,言则流涕),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翼,意思是辅佐、护翼,可见刘备对法正的重视。

当然,并不是说刘备喜欢法正、庞统,就不重用诸葛亮,恰恰相反,刘备把最重要的责任都交给了诸葛亮,临终托孤也是选择诸葛亮(当然也有没人可选的原因)。刘备、诸葛亮这对君臣,仍然堪称历代君臣的典范,但从个人感情上,刘备和诸葛亮不是一样的人……

为了更好理解这种感情,可以做一个比照,诸葛亮就好比曹操阵营的荀彧,法正就好比郭嘉,曹操当然非常尊敬和重视荀彧,但曹操更喜欢的人肯定是郭嘉。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击蜀汉 司马懿是在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司马懿

    对姜维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

  • 历史上朱元璋病逝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死前有何叮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给地主家放羊,后来出家,二十多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因在作战中表现出色,能力突出,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朱元璋领导起义军推翻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中国。朱元璋一生,堪称传

  • 周亚夫帮汉景帝稳住皇位又平定七国之乱 皇帝为什么还要害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亚夫,汉景帝

    对周亚夫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保住汉景帝皇位,为何被皇帝害死?前言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能够被人们称赞的将领属实不算多,而西汉便出了许多军功卓绝又善于用兵的卓越将领,如齐王韩信、又如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人。这几人之中,周亚夫为保障皇权,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有哪些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肃,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还当了关羽单刀赴会的背景板,几乎没什么能力、没什么存在感。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关羽、鲁肃两人都是单刀赴会,而且鲁肃击剑骑射,智识超群,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都督!击剑骑射,射楯退兵据《吴书》记载“肃体貌魁奇

  • 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离世前的生活真的很悲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深刻

  • 康熙和乾隆都是盛世皇帝 两人名声为何相差那么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与乾隆同是盛世之君,名声为何相差很远?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

  • 诸葛亮每天三四升米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米,司马懿为何料定其命不久?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准备,发动第五次北伐,大军兵出斜谷,可结果不但北伐无功,就连他本人也被司马懿预测到了死亡的结局。蜀军在四月占领距郿县和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本来要渡过渭

  • 有哪些与张重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重华,前凉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太林,乃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前凉第五位君主(346年~353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重华自幼宽善端重,沉毅少言。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后,正式继位,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封西

  • 魏佳氏的后宫晋升之路是什么样的?权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佳氏,清朝

    魏佳氏的一生,可谓是清朝后宫中的一道传奇。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魏佳氏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皇帝整整小了十六岁。她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来被乾隆宠幸,才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包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满洲“家仆”的意思。也就

  • 代善不是和阿巴亥有暧昧关系吗 代善为什么不支持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代善,阿巴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代善与阿巴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但是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