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世民是于何时发动的政变?

历史上李世民是于何时发动的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36 更新时间:2024/1/15 14:19:43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应该说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确实不能够太早。因为他必须要有发动政变的理由。这个理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他逼得无路可走,他要不发动政变,就只是死路一条。如果政变发动早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没有逼迫李世民,他就开始行动,那就没有说服力。所以他必须等时间,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出手。而他们确实后来也不断地出手,比如给李世民喝毒酒,比如试图把李世民身边的大臣调开,比如试图夺取李世民的兵权等等。同时,李世民还要让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内心不满,等到他们极力怂恿李世民行动,李世民才能够做。如果他们不怂恿他,而是李世民主动劝说他们,那是不恰当的。

另一方面,李渊同情他,并且李渊多次主动表示要传位给他。只有这样,李世民才有法理依据。这样的话,李世民的皇位就不是依靠争夺的手段得来的,因此他的得位才有说服力。

事实上,在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争斗的过程中,摇摆不定的李渊,确实前后三次说过要传位给他的话。有了这个话,而且李渊三次说这个话,李世民才能那般理直气壮。

所以,李世民确实在等时机,等到这两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他才能发动行动,早了是不行的。

当然了,李世民也不能往后拖时间,比如等到李渊已经把皇位传给李建成以后。那时候肯定迟了。为什么说那时候迟了呢?因为一旦李建成当了皇帝,哪怕李世民依然兵强马壮,掌控着兵权,哪怕他发动政变,能够成功推翻李建成,夺取皇位。但是这时候他得位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

就算那时候,李建成把李世民逼迫得很厉害,乃至于想杀死李世民,李世民也没有权利这么干。皇权社会有一条定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建成当了皇帝以后,李世民就是一个臣子,李建成怎么处理李世民都理所当然。到那时候,他本来占有的那些理由,都全部没用了。所以,等到李建成当了皇帝以后,李世民才发动政变夺江山,完全是下下策。

除了时机选得非常恰当以外,李世民发动政变,选择的方式也是非常恰当的。

宫廷政变有很多种,最好的宫廷政变,是曹丕所采用的那一种。曹丕是让汉献帝“主动”传位给他了,这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稍次一点的宫廷政变,是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那样的。因为“陈桥兵变”,几乎是一个不流血的兵变,几乎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厮杀,政变就取得了成功。

但是这两种方式对于李世民来说,都是不适合的。一方面,李建成不可能“禅让”给李世民。另一方面,李建成也不是一个柴宗训那样的小孩子。所以,李世民发动的宫廷政变,必然只能是一种流血的方式。

既然李世民的宫廷政变,必然是要流血的,那么就得把这个流血事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不能拉着大部队打仗,一旦拉着大部队打仗,把声势搞大了,不可操控的因素就实在太多了。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他非李姓的人趁乱举兵造反。

李世民选择的方式,是把宫门关上,在内宫中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这是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整场战争就只在宫廷内部进行,也只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虽然说,宫廷外面还有延伸性的战争。但是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掉以后,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外面的延伸性战争,也很快结束了。

当然了,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李世民发动这场政变后,其善后工作也是做得非常好的。“擒贼先擒王”,当李世民已经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和他们的儿子们的情况下,对于剩下的那些追随者们,都采用了宽恕的办法,从而把矛盾变得最小。

可以说,李世民不愧是一个成熟的有着大智慧的政治家,这一场政变,除了在道德上他值得指责外,在政治上,他是获得了完胜的。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君臣关系,肯定绕不过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备托孤诸葛亮,称赞“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 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击蜀汉 司马懿是在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司马懿

    对姜维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

  • 历史上朱元璋病逝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死前有何叮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给地主家放羊,后来出家,二十多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因在作战中表现出色,能力突出,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朱元璋领导起义军推翻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中国。朱元璋一生,堪称传

  • 周亚夫帮汉景帝稳住皇位又平定七国之乱 皇帝为什么还要害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亚夫,汉景帝

    对周亚夫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保住汉景帝皇位,为何被皇帝害死?前言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能够被人们称赞的将领属实不算多,而西汉便出了许多军功卓绝又善于用兵的卓越将领,如齐王韩信、又如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人。这几人之中,周亚夫为保障皇权,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有哪些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肃,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还当了关羽单刀赴会的背景板,几乎没什么能力、没什么存在感。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关羽、鲁肃两人都是单刀赴会,而且鲁肃击剑骑射,智识超群,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都督!击剑骑射,射楯退兵据《吴书》记载“肃体貌魁奇

  • 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离世前的生活真的很悲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深刻

  • 康熙和乾隆都是盛世皇帝 两人名声为何相差那么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与乾隆同是盛世之君,名声为何相差很远?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

  • 诸葛亮每天三四升米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米,司马懿为何料定其命不久?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准备,发动第五次北伐,大军兵出斜谷,可结果不但北伐无功,就连他本人也被司马懿预测到了死亡的结局。蜀军在四月占领距郿县和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本来要渡过渭

  • 有哪些与张重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重华,前凉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太林,乃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前凉第五位君主(346年~353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重华自幼宽善端重,沉毅少言。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后,正式继位,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封西

  • 魏佳氏的后宫晋升之路是什么样的?权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佳氏,清朝

    魏佳氏的一生,可谓是清朝后宫中的一道传奇。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魏佳氏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皇帝整整小了十六岁。她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来被乾隆宠幸,才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包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满洲“家仆”的意思。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