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诗人高适介绍,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人高适介绍,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3/12/18 4:41:37

高适(702一765),

字达夫,今河北人。开元初,西游长安,希望能得一官职,但却失意而归。壮年时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漫游,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比较丰富,有名的《燕歌行》即成于此时。

天宝初年高适已经四十多岁,还是一个过着流浪生活的布衣,高适这时候已是有名的诗人,得张九泉的荐举,中有道科。高适十分激动,但他只得到封丘县尉的卑微地位。而县尉本是统治阶级可以直接凌辱欺压人民的工具,高适对此感到十分痛苦,他在《封丘作》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他并没有在这个难堪的职位上停留很久,便到了河西,被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为记室参军。

安禄山叛乱时,哥舒翰在潼关打了败仗,玄宗自长安出奔,高适间道遇上,见唐玄宗于河池,详陈潼关失败的内情;被任命为侍御史,后来又迁谏议大夫。他替唐王朝做了一些事情,因而官职累进,封渤海县侯。

高适漫游梁宋时,和劳动人民有过一些接触,因此,他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是有一些理解的,并在少数诗里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作过抨击与揭露。如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和《东平路中遇大水》等诗里,描写农民遭受水旱灾后,衣食无着,却还不能幸免租税,诗人为他们申非了不平,也表示了自己满怀隐忧的同情心。

感怀、脉史一类时在高适的集子里为数不少,大都咏叹历史遗迹,或在赠送友人的诗里表述个人的理想,慨叹遭遇。不过高适的这一类诗写得仍然慷慨豪放,如在《别韦参军》一诗写自己昂藏不凡的抱负和落魄不得其所的处境,毫无沮丧落寞的情错,而且抒发了他的傲岸自负的气概。

高适曾经两度出塞,去过辽阳,又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较深的体会。他自己又素有雄图大志希望“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所以,在他的边塞诗里,常常热情地描述着安边定远的理想,而对凯旋受赏更是充满了向往的激情。他的渴望保卫边土、建立勋业和他的蔑视平庸、向往自由的精神,给他的边塞诗带来了昂扬奋发的色彩。

标签: 高适

更多文章

  • 诗人王昌龄是怎么死的?他的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陕西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又于开元十九年中宏词科。开元二十八年被谪为江宁丞,后来又因为细故被谪为龙标尉。王昌龄很善于自遣,他用玩世不恭的态度,蔑视了统治者对他的迫害。在《龙标野宴》中说:“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而统治者对他的迫害却是愈来愈甚,安

  • 四知先生,杨震四知先生称号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四知先生

    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五代清郎,是后世对一些清官的简称,这些人为官时均清正廉明,在当时颇有盛名,如其中四知先生杨震拒金的故事。杨震,字伯起,东汉时期华阴人。八世祖杨喜,他在汉朝时被称为“赤拳候”,是汉朝开国名将之一。其父亲一生研习《今文尚书》,为当代名儒,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杨振虽出身官

  • 诗人李白是怎么得到玄宗的认可?为何之后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生长在锦州(今四川锦阳)所属彰明县青莲乡。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爱好剑术,善作诗赋,二十岁前后,游历峨眉山、成都等处,并在青城山读书;二十六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别了故乡。他临行时所作的《峨眉山月歌》以及同时期的作品《渡荆门送别》和《

  • 摄政王载沣,载沣是个怎样的人?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摄政王载沣

    摄政王载沣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晚清崩溃前,他在政治上非常活跃。然而,清朝灭亡后,载沣突然消失了。那么清朝灭亡后,载沣发生了什么?从满族人建立清朝政权到逐渐衰落,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清朝的衰落不仅标志着一个王朝的灭亡,也标志着封建王朝的终结。摄政王载沣并没有在清朝这座“大楼

  • 杜甫出生在什么时候?他和李白在哪里相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李白

    唐代发展到唐玄宗开元年代,曾经达到至盛的阶段,但是,随着专制统治者的日趋腐化和政治的急速败坏,封建社会所固有的种种矛盾,不断地激化和加深,终于在天宝十四载(755)首先爆发为“安史之乱”,从此,唐代封建社会转入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杜甫的作品里得到最充分最深刻的表现。杜甫的创

  • 《春陵行》作者是谁?作者的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陵行,元结

    元结,河南人(一作武晶人)。天宝十二年载进士,乾元二年,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米在鄂北、豫南一带招集义军抵抗史思明的南侵。唐代宗时曾任道州刺史。元结拥护儒家的仁政爱民的主张,对当时政治的腐败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深表不满。他的《时议》三篇,指责皇帝和将相们徇私、不顾大局的罪行。在道州刺史任上

  • 韦应物是一个怎样的诗人?他有什么作品?特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韦应物

    韦应物,长安人。玄宗时,曾经在宫廷中当过“三卫郎”的差使,狂放不羁。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诗集用江州或苏州为名,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官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的称呼。韦应物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复杂。他的生活经历是不平常的,始而豪迈非凡,继而折节读书。这两种极端

  • 韩愈生平经历介绍,他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愈,古文运动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德宗(李适)贞元几年(792)考中进士,开始卷入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政治斗争。韩愈的基本政治态度虽倾向于代表世族大地主阶层利益的保守派,但由于出身于中下级官僚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他和庶族地主阶层之间还有不少思想上和人事上的联系。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时,关中

  • 韩愈杂说的描写有什么特点?韩愈对文学发展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愈杂说

    “杂说”是韩愈论说文中唯一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但他的其他论说文字却更为历代的文章家所推崇。这类文章一般每篇只有数百字,然而说理透辟,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原道》、《原毁》、《本政》、《守戒》、《争臣论》、《师说》等都是有名的篇章。或论政,或说“道”,或谈学,宜扬作者儒家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

  • 柳宗元介绍,柳宗元的经历,他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德宗(李适)贞元九年(793)考中进士,便热情地广事交游,显示出这位年轻政治家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才华。唐顺宗(李诵)时,王叔文等执政,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所革新,以打击豪族地主集团以及与之相勾结的宦官、藩镇等反动势力。柳宗元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