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初诗歌派别分为哪几类?有什么代表人物?

清初诗歌派别分为哪几类?有什么代表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60 更新时间:2023/12/8 6:03:19

清代初期八十年间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比较活跃的时代,其成就也超过了明代。

这个时期的诗人很多,作品颇为丰富。钱谦益、吴伟业等老诗人继续写出了一些可读的诗,新起来的人物如陈维崧朱彝尊施闰章、曹贞吉、纳兰性德等,创作上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至于顾炎武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陈恭尹等人的爱国诗篇,尤为后人称颂。王士祯标榜神韵,成了钱谦益以后的诗坛盟主,虽然他的诗歌内容贫乏,却有一些清秀可诵之作。查慎行、厉鹗等人宗尚宋诗,浙西诗派,独树一帜。这些诗人的作品,除开那些平庸乏味的以外,最为突出的内容是关于农民生活贫困的揭露和民族气节的歌颂。但由于他们的出身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也极不一致。不过进步的诗人总是不满丑恶的现实的。有一位诗人说得好,“甘守时穷方是士,不为人忌便非才”(钱匡),在阶级社会里为剥削阶级所宠爱和豢养的诗人,诗歌大抵是庸庸碌碌的。只有为剥削阶级所排斥和压抑的人有可能写出好诗来。

关于清初诗歌派别,纳兰性德在《原诗》中说:“十年前之诗人,皆唐之诗人也,必嗤点夫宋;近年来之诗人,皆宋之诗人也,必嗤点夫唐...矮子观场,随人喜怒,而不知自有之面目,宁不悲哉!”这里透露了清初诗歌的三个派别,宗唐、宗宋和主张抒写个性。

实际上是模仿和创造的问题。吴伟业、屈大均等早期诗人,大抵学唐,或者学汉魏,忽视宋诗。查慎行、厉鹗等稍后一些的诗人则倾向仿宋。王士祯初学唐,后宗宋,晚年又复崇尚唐诗。

顾炎武、黄宗羲等则主张“诗以道性情”。黄宗羲《诗历题辞》说:“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他们反对模仿,。顾炎武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

断不能登峰造极。”(顾炎武《与人书十七》)要求文学有创造性和要求文学反映现实是这派作家的主张。

标签: 顾炎武黄宗羲

更多文章

  • 陶谦的儿子有谁,陶谦献徐州,是为自己子孙选了最合适的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陶谦的儿子有谁

    陶谦的儿子历史上记载有陶商和陶应,陶谦年幼时,父亲去世,平时游手好闲,并不受乡里待见。后得苍梧太守的甘公看重,娶甘公女儿为妻,陶商和陶应便是甘公女儿所生。而候,陶谦也不负众望,先是考上了诸生,在各州县做官,后来又被提升为茂才,拜尚书郎,先后担任舒县令、卢县令。后来,他迁幽州刺史,被徵拜为议郎。中平二

  • 袁枚简介,鬼才袁枚有多聪慧?让人一路为他开绿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枚简介

    袁枚简介,可见于《清史稿》,袁枚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出生。他天赋异禀,极擅写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袁枚7岁。得史玉瓒的教导,并开始了入私塾。由于他的才华和努力,12岁被时任浙江督学的王兰生录取到县学,15岁同史玉瓒同进秀才,15岁受到时任浙江巡抚李清植的赏识,18岁受到浙江程元章总督的赏

  • 张居正后代结局,张居正居功至伟为何会被万历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居正后代

    据记载张居正后代六子一女,张居正年轻时是抱着雄心壮志来到官场时。但他很快便心冷了。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松废弛有了直观的了解。正因如此,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提到血气壅阏”之一病,继之以“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的主要政治改革家张,这些都没有引起明世宗和严

  • 张宾是谁,张宾为何会放弃汉人政权,转而投奔胡人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宾是谁

    张宾是谁,可见于《晋史》,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在正统中国政权空缺的时候,士人选择胡人政权,尤其是汉化很深的胡人政权,是很正常的。他们也受到忠诚爱国思想的影响,会尽全力协助这个政权。此外,魏、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在晋朝很难跻身高门大户这个行列,即使弘农

  • 诸葛亮之墓在哪?墓中发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之墓

    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就是政治军事造诣特别高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可以说是声名显赫,而诸葛亮之墓,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据说南阳诸葛亮墓中有许多珍宝,诸葛亮把他生前用过的所有物品都放进了墓中。据说,只要能得到其中的一件就会受益无穷。所以传说里面设置了很多

  • 清代名家,娄东派诗人吴伟业介绍及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代末年参加过复社,官至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意见不合,辞官归隐。明亡后,清世祖福临强迫他入京,他也就降清出仕,一年后,他借口母病还乡,就再没有出仕过。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很有名,取法盛唐谐大家以及后来的元白,号为“娄东派”。他的思想基本上属

  • 王允是怎么死的,王允明知汉室起数将尽,为何依然不改其光复汉室之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允是怎么死的

    王允是怎么死的,可见于《后汉书》,王氏家族是山西名门,世代在朝廷身居要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很高。王允自小就立志高远,长大忧国忧民,造福东汉。后汉书记载: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虽然他出生在世族,但他生活并不奢侈,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良好环境,饱读诗书,泛阅经传,发愤图强。十

  • 顾炎武介绍,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顾炎武

    清朝初期,坚持民族气节的诗人首推顾炎武。顾炎武在当时的学术界远比他的诗名为高。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代里,他的诗写胸臆,洋溢着为恢复汉族的统治权而战斗的热情。他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一度曾化名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末曾参加过复社。清兵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先后参加过南明福王的抗清和昆山

  •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诗词有什么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纳兰性德

    清初诗人有钱澄之、杜璿、周亮工、吴兆骞、赵执信、吴嘉纪、朱彝尊、陈维崧和纳兰性德等。他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各有成就。在这些诗人当中,有的词写得比诗好,如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等人便是。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三十一岁早死,生平为人谨慎

  • 韩明浍简介,韩明浍是怎么靠着谋略成为首阳大君心腹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明浍简介

    韩明浍简介,韩明浍早年才华横溢,屡遭科举失败。后来受好友推荐,担任首阳大君(后来的朝鲜世祖)的卤簿。后成为首阳大君的心腹谋士,受到首阳大君的高度重视。朝鲜文宗在位仅两年就去世了,王位传给了他12岁的儿子李弘暐,也就是后来的端宗。尽管国王年幼,但有金宗瑞和皇甫仁等大臣辅国,国家有条不紊。然而,一个野心